Monday, August 31, 2009

主後2009年8月30日國語禮拜講道講章

講題:培養好的習慣-愛
經文:路加福音書十章38-42
弟兄姊妹:平安!
你或許碰到這樣的難題,就是:你受洗了。照著聖經的教導,你已經是新造的人。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說:「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可是你發現你還是和以前一樣,只改進一些而已。倒底是怎麼一回事?是洗禮沒效?還是你沒有誠心悔改?或者是你已經被上主命定為沉淪之子?
有一個寓言故事說:
有一個人到山裡從老鷹的窩裡拿走一顆蛋。回到家裡,跟家裡的母雞開玩笑,把鷹蛋放進雞蛋裡,讓母雞孵。當小鷹破殼而出時,就認定眼前的母雞是牠的親生母雞,牠周圍的小雞就是牠的兄弟姊妹。小鷹漸漸長大,還一直認定自己是雞,常常抬頭看在天上翱翔的老鷹,用羨慕的口吻說,我真希望能跟牠們一樣在天空中遨遊。
有一天有一隻老鷹發現牠,就飛下來,問牠:「老弟,你在這兒幹什麼?怎麼不飛上來啊?」牠回答說:「飛?我是雞啊,我怎麼飛?」那老鷹驚訝萬分說,「誰說你是雞?你是鷹啊,你可以跟我們一樣飛。」牠試著鼓動翅膀,就真的飛起來,從此以為牠脫離雞的生活,和老鷹同伴在天空飛翔。
這是個寓言故事,所以我們就沒去追究這故事的合理性。這故事至少有一個不合理的地方,就是:相信大部份的人都知道老鷹怎樣訓練小鷹飛翔的方法。小鷹不是到了一個年歲,就自動會飛;牠們要經過老鷹的訓練。這隻從小就自認是雞的鷹,怎麼可能鼓動翅膀就能夠飛起來?
有一句成語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維基百科找到它的典故。
中國春秋時代,楚國國君莊王於主前613年 登基。登基後,沉迷於聲色,疏忽政事,並下令不得進諫,凡進諫者「殺無赦」。有一天大臣伍舉請教他說,楚國境內高地有一隻大鳥,棲息在木頭上三年,不飛也不鳴。不知是什麼鳥。莊王知道伍舉在說他,就回答說,這隻大鳥三年不飛,一飛則沖天;三年不鳴,一鳴則驚人。說完,莊王依舊耽於宴樂,不理國政。經過了好 幾個月,蘇從冒死進諫,莊王聽進去了,勤奮治國,任用賢能。楚國的國勢日漸強盛。
在主前611年,就是莊王憤發圖強的那一年,先後討代庸、麋、宋、舒、陳、鄭等國;主前606年,討代陸渾的外族,兵進入洛水旁,在洛陽向周王陳兵示威;主前597年擊敗強國晉國。主前594年,就是莊王在位20年,列國會師於楚,擁立楚莊王為霸主。
從在位第三年到在位20年成為中原霸主的,楚莊王費了17年的心血纔達成他人生的最大的事業。
所以呢?從受洗到生命有顯著的改變需要一段長的期間。至於多長,則因人而異。從楚莊王的故事,我們在楚莊王的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楚莊王回答伍舉說那隻大鳥「三年不飛,一飛則沖天;三年不鳴,一鳴則驚人」之後還沉迷了好幾個月。我們在受洗之後,還有一段期間沉迷在過去的壞習慣裡,被壞的習性控制著。大部份的基督徒到現在還被壞的習性控制著。這一系列的講道,就是要和大家一起來探討怎樣斬斷壞習性的捆綁。而斬斷壞習性的捆綁,除了強迫自己遠離壞習性之外,還得養成相對的好習性來替代。
首先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些關於愛的不好習性,當中有:沒有界限的愛、有條件的愛、恨、冷漠…
●沒有界限的愛
什麼叫「沒有界限的愛」呢?就是:不問是非的犧牲。愛一個人可以愛到不問是非,只要讓他高興,縱使上刀山下油鍋,縱使傷害社會大眾,也在所不辭。那種愛,就是「不問是非的愛」。
我們給自己的愛,通常是這種愛。明明知道暴飲暴食不好;但體貼自己的嘴吧。明明知道要多運動;但體貼自己的身體。明明知道機車排放廢氣污染空氣;但體貼自己的方便,就是不把機車牽去給人調整。這種「明明知道」卻「偏去做」或「偏不做」,就是「沒有界限的愛」。
不少父母給孩子的愛,是這種愛,通稱溺愛。明明知道打人不對;但為了讓孩子可以避免受罰,硬說別人不對。明明知道不能再給他錢揮霍;但怕孩子吃苦,就一給再給,連棺材本都給他。明明知道孩子不用功,卻說老師不會教。
不少人給情人的愛,也是這種愛,通稱迷戀。有人為了讓男朋友創業,不惜把積蓄借給他;等他把錢揮霍掉,又想東山再起,就不惜挪用公款。有人為了滿足女朋友的虛榮心,時常出入精品店、百貨公司、高級餐廳,把信用卡刷爆。明明期未考已經近了,好幾科有可能會被當,還替男朋友準備申請學校的資料。…
前幾天纔在一本書上讀到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一直夢想到某個遙遠的地方去發展,可惜沒有足夠的旅費。有一天,他接到一封信,裡面有一張船票,上面標明的地點就是他要去的地方。因為住的地方離港口有一段路程,那人就趕緊收拾就出發。趕啊趕啊,他來到一座橋。過橋時,迎面有一個人走過來,身上捆著麻繩。他覺得很奇怪,正想問為什麼的時候,那人把繩子的一頭交給他,說:「拿著!」他就伸手去拿,又看見那人往橋下跳。他緊緊握住繩子,免得繩子脫落。他大聲喊,「你在幹什麼?趕快上來,我要搭船,快來不及了。」橋下那人說:「你不能放手,你一放手,我就掉下去,穩死的。」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船就快要開了,如果沒搭上那艘船,他以後就沒機會到那地方發展,想到這兒,他趕緊對橋下的人說:「拜託!拜託!我的船快要開了。麻煩你爬起來,好不好?」橋下那人說:「你不能放手,你一放手,我就掉下去,穩死的。你不會見死不救吧?」怎麼這樣,他就看看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他把繩子綁上的,沒有;再看看有沒有人從那兒經過,也沒有。怎麼辦?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確定自己已經趕不上那艘船,可是他也不能一輩子待在那兒啊。於是他跟橋下那人說,「你自己要做決定,是要爬上來,或是掉下去?」橋下那人哀求說:「你不能放手,你一放手,我就掉下去,穩死的。你不會見死不救吧。」他等了一會兒,看那人沒有爬上來的跡象,就說:「那我尊重你的決定。」手一放,橋下那人就掉下去。他掉頭就走,回自己住的地方去。
我們可以愛到不求回報,但絕不能愛到沒有界限,絕不能愛到不問是非。
●有條件的愛
有條件的愛,是交易的愛,是買賣的愛。你要給我什麼,我就愛你;如果你不能給我那樣或那些我想要的,我就不能再愛你了。在我們周遭有太多這樣的愛。親子之間、情人之間、夫婦之間、朋友之間、同事之間、同學之間…這樣的愛處處可見。所以為了得到人的愛,我們就把自己弄成可以愛的樣子,好得著別人的愛。雖然得到了愛,但我們心底知道哪天條件不見了,愛也就不見了,那些愛我們的人就會離開,不再愛了。因此我們學會一定要擁有被愛的條件,哪怕失去了那些條件,也要 假裝擁有那些條件。
其實我們自己心知肚明,有條件的愛根本不是愛,而是交易,而是買賣。今天我用我的條件去換取你的愛,明天我用我的愛去換取我要的東西。只要條件沒有了,愛也沒有了。真正的愛是沒有條件,不求回報的。真正的愛,只是因為我有你缺少又需要的東西,又因為我可以給,所以我就把那東西給你。
●錯愛
什麼叫錯愛?我有你缺少又需要的東西,我誤以為可以給,所以我就把那東西給你。無論在職場或在學校,帥哥美女總是可以得到特別的寬容或優惠。這種寬容、優惠就是錯愛。剛才討論的沒有界限的愛,就是屬於錯愛。
另外一種錯愛,就是:我誤以為我有你缺少又需要的東西,因為我可以給你,所以我就那東西給你。馬大很愛耶穌,她想讓耶穌吃一頓豐盛的晚餐,所以她忙進忙出的。她萬萬沒想到耶穌最想要的,不是吃大餐,而是心靈的交流。也就是說,馬大很愛耶穌,可是卻用錯的方式表達她的愛。我們常在教會的服事上扮演馬大的角色,誤以為多做一些事工就可以讓上主高興。其實上主更想要的是你把心放進他的心裡,也讓上主把他的心放進你的心裡。或許你會很高興說,讚!以後我可以放掉許多累人的服事,每天都在上主面前讀經、禱告、默想。
不是這樣子的。當你的心和上主的心連結在一塊兒之後,你就更知道他要你做什麼,你就會更心甘情願、不求回報地為上主多做一些。那時你決不會因為別人不幫你什麼而埋怨,像馬大埋怨馬利亞一樣。
●恨
恨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而那個愛是交易,是買賣。我愛你,就是想要從你那兒得著什麼;我以為我愛你更多,你應該給我更多;可是,你卻不肯給我,我的心受到傷害;你既然這樣傷害我,我要報復,讓你也嚐嚐受傷的滋味是什麼。情殺,就是這樣發生的。曾經有個凶手在人家問他說,你為什麼殺她?他說:因為我太愛她了。
恨不是沒有愛,沒有愛不會恨。
●沒有愛叫冷漠,事不關己
古人說:「哀莫大於心死。」心一死,什麼感覺都沒有。有不少戀愛中的人喜歡耍些手段讓愛人吃醋,激起他更多的愛意。不少教人談戀愛的專家或書本也是這麼說的。但我勸你不要,讓愛人吃醋,就像搖晃一杯裝著水的杯子。因為杯子不是透明的,你不知道裡面有沒有水,所以就搖晃它,看有沒有水溢出來。但你要知道,水溢出來,杯子裡的水就少了。就因為水少了,下次你就得用更激烈的搖晃纔能證明裡面有水。你一而再,再而三玩這把戲,等把杯子裡的水都溢光了之後,你無論用多大的力氣搖晃杯子,你都看不見任何的水了。讓愛人吃醋就是這樣子,起先只要做出程度很輕微的背叛或嫌棄,就會引起對方強烈的反應;下一次,就得做出更強烈一些的背叛或嫌棄,纔可以引起同等強度的反應;再下一次,就得做出更更強烈的剌激;到最後,他會說,「我為什麼要忍受你這般的虐待,不要總可以吧。」
同樣的道理,不少人因為不斷地受到傷害,心中的愛就不見了。即使看見有人受傷、有人家破人亡,心也不會痛,因為他的心已經死了,愛不見了。
信耶穌、受洗之後,那不見的愛又回來了。只是他習慣對任何事、對任何人都漠不關心,不理不睬。所以他還是沒辦法愛。或者他還習慣愛是要求代價的,愛是有條件的,所以當他要付出愛的時候,他會想我能得到什麼好處?如果愛到極深處,對方卻不願意支付代價,於是我們還是會恨。
要除掉壞習慣的最好是養成好的習慣來取代之。我們要怎樣養成沒有條件地去愛一個人人呢?
●欣賞
人是情緒的動物,對一位有好感的人就會有愛。要對一個人產生好感,有一個方式,就是:找出他的優點、善行。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即使很少;每一個人都有做好事,即使罕見。憑著這個信念,在接觸時多留意;總會讓你發現優點,看見善行。記得和他分享你的觀察,他會讓你看見更多的善行,他會讓你發現更多的優點。於是你對這個人的好感指數愈來愈高,你對這個人的關心程度就愈來愈強。有了關心,愛就出來了。
●感恩
如果我們把別人做在我們身上的善行視為理所當然的話,你會對他有更多的要求、更多的期待,如果他達不到你的要求,如果他無法滿足你的要求,你就會覺得受傷。受了傷,你就不可能無條件地愛他。求上主讓我們看見別人做在我們身上的善行是他給我們的恩惠,教我們從心底感謝他;這感謝自然會引發好感。有了感謝,一定要找機會向那人表達,他會讓你看見更多的恩惠。一樣地,你對這個人的好感指數愈來愈高,你對這個的關心程度就愈來愈強。有了關心,愛就出來了。
●調整
在關心一個人之前,因著習性,我們會和以前一樣,問自己:「他能給我什麼好處?」或「這可以帶給我什麼好處?」發現自己這樣問的時候,就告訴自己說,不是他能給我什麼好處,我纔關心他,而是因為我正好有,他又有需要,我又能給他,所以我就可以給他。藉著這樣的調整,我們就漸漸地不會再去考慮到對方的條件,而是問自己有沒有可以幫助那人的?是不是適合去幫助那人?
當我們在意別人沒有給出我們所期待的東西或反應時,就問自己,當時我幫助他,是毫無條件,為什麼我期待他給我這些東西?或問自己:如果我的愛是無條件的話,現在他拒絕有什麼不對呢?或問自己:我期待他有這樣的反應或那樣的行動合理嗎?
●練習
人家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你要讓冰山融解,也非一天就可以達到。同樣地,一個已經有二十年、三十年或四、五十年歷史的習慣,怎麼可能在一夕之間,喊改就改,喊不見就不見。因此我們要一再地調整,不斷地練習,養成不求回報、有界限的愛。
弟兄姊妹:
有一個方法可以使我們更容易去愛人,就是在耶穌基督裡找到喜樂和滿足。想想看,如有你有一水庫的水,你會不捨得把一瓶水送給人嗎?在耶穌基督裡找到喜樂和滿足之後,還會計較別人對你怎樣嗎?想想看什麼樣的人比較不容易計較?熱戀中的情人是其中的一個。中了樂透的人也是。當耶穌成了你最愛慕的,他就會除去你的計較、私心,並賜給你智慧,教你如何地愛人,不會迷戀,不會溺愛,也不會失去自由。
願主耶穌成為你最愛慕的,願你在主耶穌裡找到喜樂和滿足。

主後2009年8月30日台語講章(請用台語讀)

講題:羨慕善工-長老
經文:提摩太前書31-7
弟兄姊妹:平安!
教會預定於九月13日 主日禮拜中舉行下一次的長執改選。在選舉的時,總有一些人會問這個問題-我欲選什麼人?關係長執候選人的資格,法規有規定;但滿足這個規定的兄姊未少,所 以咱會問選什麼人較好?在《使徒行傳》有記載,初代教會的選一個人來遞補加略人猶大放棄的職位,咱有看見使徒先設一個界限(門檻),然後大家推選二個人,又用拈鬮的方法選出其中的一個。這個拈鬮,就是乎上主的旨意顯於在這個選舉的頂面。
照法規,咱用投票的方法來尋求上主的心意,乎上主所定著的兄姊成作咱的長老、執事。但在投票的進前一、二禮拜,咱需要安靜於上主的面前,求祂乎咱看見許個他定著的人。今仔日講道的目的,就是欲乎咱明白成作長執候選人有什麼資格。通過諸個資格,咱尋找的範圍就會縮小。
倒底長老有什麼資格?
咱來看保羅安怎指導提摩太?
保羅在《提摩太前書》31節 安爾講:「『人若欣慕監督的職,他是益著好的工。』這句話是真實。」監督是指長老的職務的稱呼,長老是監督的身份。一個人若欣慕得著監督這個職份,是的追求更較多的服事。這句話-「人若欣慕監督的職,他是益著好的工」在當時教會界的流傳,保羅加提摩太講是句話是真實,也就是「真的」、「對的」。
保羅接續安爾講:「所以做監督的,應該著無可嫌。」勸勉眾兄姊是長老的職份,如果他若無行於正,許個受指正的一定會反問他講:「你有什麼資格責備我,要刮別人的鬍子,先把自己的鬍子刮乾淨。」
倒底作長老要安怎無可嫌?
作一個婦仁人的丈夫:基督徒的婚姻是一夫一婦。第一對的夫婦是亞當與夏娃,一男一女。人的肋骨有足多支,為什麼上主單單拿一支耳?在性開放的世代,這個條件就特別重要。信徒若搞外遇、劈腳都未當有好的見證,何況是長老?
呣可好酒:基督徒豈未得可飲酒?在加拿的婚筵,咱看見耶穌用水變作酒。如果上主禁止人飲酒,耶穌用水變酒就是害人犯罪。保羅不是講未得可飲酒,是講,呣可好酒,就是不可給酒綁的。現時政府提倡-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警察不時會在路旁臨檢,測酒精指數,超過標準的,就用「公共危險罪」送法辦。既然有這條交通罰則,即使很想喝酒,就是約束自己不是開車不喝酒,就是喝酒不開車。《傳道書》講:「天下萬般攏有他的期,萬項事攏有它的時。」在未使飲酒的場合或時機,就約束自己不可飲。長老要做會友的模範,呣可好酒。
守 己:守自己的本分。在生活中,咱有一些身份,親像囝仔的爸爸、媽媽,親像太太的翁婿抑是翁婿的太太,親像公司的頭家、主管或是員工,親像教會的長執或信徒…等等。有一個身份攏帶來或是大或是小的責任,作人上根本的道理,就是做啥親像啥,作老父的要有老父的款,作太太的要將太太角色扮演乎它好勢,作頭家的要有頭家的款,作員工的要將他的工作做乎它好勢…。如果一個人在家庭或是在職場不能將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勢,將來作長老,也無可能將他的角色做乎它好勢。
端正:無歪行,照規矩來。教會外的人目睛金金的找空隙來褻瀆上主、攻擊教會,信徒的歹行為都會許個人大做文章,何況是作長老的。
好款待出外人:創世記有記載亞伯拉罕招待三個出外人。這三個中間有一位是至高上主。他來就是欲滅罪惡的城所多瑪與蛾摩拉,就因為亞伯拉罕的代求,上主派天使將羅得,就是亞伯拉罕的孫子,的全家,從所多瑪城救出來。這個傳統留傳到初代教會。而且初世紀巴勒斯坦的客館呣若無多,又窄小,又衞生不是概好,而且有未 少是黑店。所以招待 出外人成作嫷的記號。作長老的要留落好的模樣乎信徒學,所以「好款待出外人」成作長老的一個條件。現時的旅社、飯店非常發達,出外人住旅社、飯店有時會比住於人家較方便。但是出外人到一個生疏的所在,總有他不知影的代誌。咱應該找機會問伊有什麼需要逗相共的否。若是咱做會到,就盡所會的加他逗相共。
善教示:長老有牧養的職責。牧養不若關心他肉體的欠缺,也著關心他心靈的需要。上主話命的話是人腳前的燈、路上的光。當兄姊失迷,行於歪行的時,作長老的著要用上主的話指出他的不對,並指示他去行對的路;當兄姊苦痛、失志的時,作長老的著要用上主的話安慰他,激勵他。
善教示,無抵抵要去讀神學院;但一定要每日讀聖經、一定要常常祈禱,一定要殷勤參加聚會。人若無和上主親近,就呣知持時纔是妥當的時陣,哪一段經文纔是合用的。又教示不是卸人的面子,是用疼講誠實話,有疼都會顧著別人的面子;若呣是必要,都未四處宣揚人的過失。疼的教示,不是出於我比你較四正、比你較善、較好的心態,是出於憐憫-你我攏是人,今仔日我無犯錯,干若是因為我無遇著。
無因為酒起事:為什麼飲酒未使駛車?因為酒精的關係,人的反應會變較慢,容易發生事故。因為酒精的關係,人較未顧前顧後,平常時不敢做的,飲酒了後都敢做;平常時不敢講的,飲酒了後攏傾傾出來。新聞曾報導講一對好朋友的飲酒,了後都大細聲,接續其中一個走去灶跤拿菜刀,將好朋友pub死。
無打人:若用現代人的話語來講,都是無暴力傾向的人。有一些人,khah未著都欲和人車拚;有一些人,他未起腳動手,但是他所講的話偌親像利刀一樣的刮你的心,殺你的肉;又有一些人,他不曾和人車併,但是他都是有辦法引起別人的車拚。這款製造混亂、製造紛爭、製造傷害的,在什麼所在,彼所在就成作戰場。這種人實在無適合作教會的領導者。
著溫柔
什麼叫做溫柔?會得可用泡泡糖來比併。泡泡糖是安怎吃法?你會使嚼,但是未使吞過去。溫柔,都是用寬容、吞忍對待傷害他的人;但是若超過限度,就起來拒絕繼續受害。在查某人的身上常常看見「溫柔」的特質,她的乾甫人安怎對待她,她攏忍受,期待他會變好;但是她的乾甫人若太超過,親像外面吃查某,或是侮辱她的後頭厝,她就絕然放棄婚姻。不過她的乾甫人若傷著伊的囝仔,她就加他大車拼。耶穌是世上上溫柔的人,他對待許個弱勢的非常寬容,親像以賽亞書所講的,「受傷的蘆葦,他無揭折;欲熄的燈火,他無打熄」(賽42:3)但是對於宗教領袖和聖殿當局就非常嚴厲抵敵伊,在清氣聖殿的過程中,咱可看見這個。
作長老的,應該有耶穌的款式,該然吞忍、寬容的時,就顯現溫柔;該然受氣的時,就要顯現勇氣和正義。
無相爭
《詩篇》133篇安爾講:看啊,兄弟和好相與企起,是何等的好,何等的安樂。…因為在許耶和華有定著賜福,就是永遠的活命。登山寶訓有記載耶穌關係八福的教示,其中一個是「乎人和平的人有福氣!因為伊欲稱作上主的子。」(太5:9)耶穌的新的誡命安爾講:「你宜相疼…尒若相疼,眾人欲從安爾知尒是我的學生。」(約13:34f
相爭的人未得可活出嫷的見證,未得可留落好的模樣。當然無適合作長老。
11無貪財
關係貪財,保羅曾安爾教示提摩太講:「若是敬虔兼知足就是大利路…獨獨許個想欲多多發財的,就陷落迷惑與羅網以及多多戇戇有損害的私慾。因為貪財是萬惡的根源。有人戀慕它,就受迷惑來離開道理,用多多艱苦自己剌鑿。」(提前6:6f)不若貪財是萬惡的根源,既若貪攏是萬惡的根源。有人貪財,有人貪色,有人貪名,有人貪權,有人沈迷於跮踱物仔,諸個攏會乎人受迷惑來離開道理。
12善整齊自己的家,用端莊乎子兒順服:
作長老的應該留落好的模樣來學,若無,他欲安怎在教會留落好的模樣給信徒來學?自古以來,人總是安爾講:「養不教,父之過。」父母若不肯教養自己的囝仔,實在無好的見證。但是「歹竹會出好筍,好竹也會出歹筍」。有些時候,咱未使用一個人的兒女來論斷一個人的信仰。不過咱要查驗,他是不是有在厝裡留落好的模樣?初世紀,老父對囝仔有極大的權柄,所以老父信耶穌,囝仔就隨他來信耶穌。囝仔若不信,就是表示老父無盡到作老父的責任來給囝仔降服。但是這時陣無同,強調個人,每一個人對自己的信仰有自主權,老父信耶穌,囝仔不抵抵要信。以前有要求長老的資格是要全家信主,但是現時咱不能用這個來解釋保羅所講的「善整齊自己的家」。如果有人的家庭出不信的囝仔或是歹德行的囝仔,咱要詳細去瞭解,他的囝仔的不信是出自囝仔的硬心抑是父母無見證?他的囝仔的歹德行是出自囝仔的不受教抑是父母留落歹的模樣給他有樣看樣?
在這12個條件以外,保羅講初入教的不可乎他作長老。教會法規有規定必須要作執事二任(八年)了後纔會得可受選。為什麼初入教的無適合作長老?
人的信仰總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纔知是真的抑是假的,總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纔會得可知他的本性、個性與行踏,親像俗語所講的:「日久見人心」。若無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和觀察,就選他作長老,日後若有什麼壞所行在教會或社會,就成作未信者攻擊教會、褻漬上主的藉口。
初入教會就被選作長老,容易有驕傲的心,講:就因為我善,我敬虔,我有恩膏,纔會被選作長老。到尾不但看輕兄弟姊妹,也悔慢上主。
看諸個條件,我相信有未少人心內會想,「條件許爾多,標準許爾高,我怎有資格作長老。」
講實在,我也不敢講我有資格。不過咱要知,上主給咱的標準總是超高的標準,要咱每一個人不斷追求靈命的更新,向這個超高的標準來努力。
豈採你會問:「安爾,我欲安怎選?」
我有一個建議,就是將長老候選人排名。彼個,你感覺,上符合聖經所記載的,將他排於第一;彼個第二符合的排於第二。親像安爾排七名。然後問上主講:「我欲選這七個,你有什麼意見?」然後等候上主的指示,看他安怎講。他若講安爾都好,就安爾都好;如果你講要調整,就是乎你想起某一個候選人也未鄙,比前七名中的幾個較好。你都做調整。然後再為著這代誌來來禱告。
我相信這次長老候選人中間也有人泏得等:我若被人選著下一屆長老欲安怎?你著要相信:你被選到是上主藉著兄姊的投票來表明他的揀選。既然他揀選你,你若甘願給他來差用,他的確會將夠額用的恩賜與才能賞賜給你。如果你感覺自己未堪得,就要又較要和上主相親近,相交陪。藉著讀經、祈禱和默想,和主交陪,他都欲更 新你的靈命。
兄弟姊妹:
保羅講:「人若欣慕監督的職,他是益著好的工。」這句話是真實的,是千真萬確的。咱若有心回報上主的恩惠,作長老是一條不至好的方法。

Follo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