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6, 2009

主後2009年10月25日國語禮拜講稿

講題:感同身受
經文:路加福音書10章25-37節
弟兄姊妹:平安!
●好的撒馬利亞人
耶穌的《好的撒馬利亞人》的比喻是被很多人喜歡的,也是一個常常被人引用的故事。不知我們用什麼方法讀這個比喻?在讀這個比喻時,最好能把自己想像成比喻中的人物,去體會他們的心情。譬如你把自己當成祭司或利未人,然後想像自己遇見一個人躺在地上呻吟,問自己:「要不要救他?」「該不該去救他?」
再想想自己是那位撒馬利亞人,看見一個猶太人躺在地上呻吟,想起猶太人非常瞧不起他們撒馬利亞人,那麼,要不要救那個猶太人?想想你為什麼要救那個猶太人?
或者把自己當作那被強盜搶走所有的財物,剝光衣服,又打得半死,躺在地上。那時會有什麼感受?又看見有人走過來,那時又是什麼感受?又看見那人走過去,那時又是什麼感受?當有人過來,做初步的急救、簡單的包紮時,那時又會是什麼感受?
讀完這個《好的撒馬利亞人》的比喻之後,你會期待自己是比喻中的哪一個人物?或許我們期待的就是那個猶太人,雖然我們不願意被搶又被打,但我們總期待萬一碰到不幸或需要救助的時候,有個好的撒馬利亞人懂我們的心,知道我們的需要,伸出援手來幫助。
其實我們也可以成為一個好的撒馬利亞人,懂別人的心,知道他們的需要,伸手援手救助他們。
有幾個方法可以讓我們成為好的撒馬利亞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假設你進到禮拜堂來,找到一個位置坐下,發現前排椅子後頭放聖經詩的地方有張衞生紙,顯然已經用過。你會有怎樣的感覺。或者搭火車,上了車,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發現前排椅子後頭的網袋裡有一個塑膠袋,裡面放滿果皮、果核或食物的碎碴兒,或是衞生紙,你的感覺會是怎樣?如果你的感覺不太好,那麼你自己不喜歡的事就不要做在別人的身上,有了垃圾就帶走。在遊覽區最煞風景的就是垃圾,隨處亂丟的垃圾若讓你心煩,就務必把自己的垃圾帶走或丟在垃圾筒裡。
從家裡到附近的運動場,會經過一個公園。從家裡到公園的路上,總會發現一、二坨痰;從公園到運動場的路上,總會發現一、二坨狗大便。如果他們不希望在家裡的地板上看見一、二坨的痰或是狗大便,就不應該留下那些東西。
每一個人都有令他討厭的東西或事情。你不要把那些你討厭的東西丟給人,不要做那些令你不快的事在別人身上。因為你討厭的,很可能也會引起別人的不快。
●己所欲施於人
二、己所欲施於人
「不做」,很難去讓人感受到自己的善意,因此要增進人際關係,就得做一些事或給一些東西,藉著這些事或東西釋放出你的善意,讓對方可以接收到。
譬如朋友生病,要不要去探視他?去或不去,都有正當的理由。不去,是因為讓他好好靜養、完全得到休息;可是病人可能會對你的不去解釋成不關心。所以比較妥當的選擇是,去但不要待很久。誠意到了,也顧慮到對方的需求。不過有些人生病,是非常不喜歡人探視,除非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所以如果是這樣,就不要硬闖。譬如加護病房是有時間限制的,住在裡頭的人很可能想和他的親人相處,或是他的親人很想把握機會跟病人相處,外人不要為了展現自己的誠意,佔用了人家的寶貴時間。
倒底要做哪些事或給哪些東西可以釋放出自己的善意?
①對方喜歡的事或東西:這就為什麼人說:「送對禮比送大禮更重要。」我相信有人會說送大禮比送對禮重要,因為可以把大禮變買,然後買自己喜歡的。不過,送對禮,對方心裡會有甜甜的感覺,說:「他懂得我的心!」
②自己喜歡的事或東西:如果不知道對方喜歡的是什麼,那麼就做或給自己喜歡的,除非對方已經很清楚表示他不喜歡。除了虐待狂,自己喜歡的一定是讓自己覺得舒服的或是快樂的或是滿懷希望的,所以做或給自己喜歡的,至少可能表達自己的善意-我想藉著這件事或這個東西讓你覺得愉快、舒適或滿懷希望。
●觀察人的反應,進入他的處境
要讓人知道我們關心他、懂得他的心的第三個方法是
三、觀察人的反應,進入他的處境
1.以自己的經驗判斷
你坐在那兒,頻頻看錶,東摸摸西摸摸,手中的週報看了又看。依我的經驗判斷,今天這篇信息不能吸引你。所以往後我會更用心準備把你整個注意力都吸住。
2.以別人的經驗判斷
你坐在那兒,頻頻看錶,東張西望,身體動來動去。依據我在電影或小說上所吸收的經驗判斷,待會兒你有約會或要緊的事待辦。所以我會期待你不要把約會訂於太早。
3.環境或情境是否有引起他反應的因素
你坐在那兒,頻頻縮著頭往上拉你衣服的拉鍊,或是搓揉你的手掌心。我知道你覺得冷。是什麼東西讓你覺得冷?應該是冷氣。如果大家都覺得冷,我會請人把冷氣開小一點;如果只有你覺得冷,禮拜後,我會勸你下次多穿一些衣服。
人體的結構大致相同,在相同的環境中,形成了共同的經驗。因此,我們可以就自己或他人的經驗去判斷某個人的反應是出自什麼需求。你若能陳述他的需求,他就知道你感他的心;你若能滿足他的需求,他就知道你關心他。在這個時刻,你就是那個人的好的撒馬利亞人。
●開口問:你要什麼?你感覺如何?
藉著觀察人的反應、進入人的處境之後,在表達關懷之前,最好再確定一下對方是否真的有那樣的需求。例如「你是不是覺得冷?要不要給你找件衣服披上?」
不過有些人的反應,我們實在難以推測,那時就要開口問,「你怎麼呢?」「是不是不舒服?」「能為你做些什麼?」譬如一個通常是嘻嘻哈哈、很搞笑的人突然沒聲沒息,或是平常笑容滿面的,卻眉頭緊鎖,應該是出了狀況。是什麼狀況?有很多可能。如果你想釋放你的善意,就問他說:「還好嗎?」「發生了什麼事?」
尼希米是波斯王亞達薛西王的酒政。有一天尼希米照往常一樣為王擺酒,調酒,把酒端給王,王對他說:「你既沒有病,為甚麼面帶愁容呢?這不是別的,必是你心中愁煩。」尼希米在王面前一向是沒有愁容,一有愁容,王就很容易發現,也推斷他心中有愁煩。可是為什麼愁煩,王不知道,所以他求證。尼希米回稟他說:「願王萬歲!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荒涼,城門被火焚燒,我豈能面無愁容嗎?」王不知要怎樣幫助他,就直接問:「你要求什麼?」尼希米又回稟他說:「僕人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喜歡,求王差遣我往猶大,到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去,我好重新建造。」
●體貼上主的心意
希望我們在成為人的好的撒馬利亞人時,也能成為體貼上主的心意的人。上主不需要我們的幫忙,但他讓我們與他同工;要與他同工,就是要體貼他的心意,讓他說:「你懂我的心!」
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來到什亭的地方紮營。有摩押的女子勾引以色列的男子去敬拜摩押的神明,又吃敬拜神明的祭品,又和那些女子發生肉體關係。(這件事,據外傳的說法,是巴蘭唆使摩押的女子這麼做的,為的是讓以色列人受到上主的唾棄。在這之前,這位巴蘭,被請去咒詛以色列人,那知上主卻要他祝福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參與外族的祭祀又發生邪淫的這二件事,引起上帝的大怒,降下瘟疫在以色列人當中。就在以色列各族大老集聚在會幕前求上主赦免時,有個以色列人竟然帶著摩押女子,大剌剌地在眾目睽睽之下進入一個亭子裡,打算做愛做的事。當眾人還在錯愕中,亞倫的孫子,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手裡拿著槍,跟著進入亭了裡,把他們剌死。因此,上主止息了瘟疫在以色列中傳播,也大大褒獎非尼哈說:「…祭司亞倫的孫子,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使我向以色列人所發的怒消了;因他在他們中間,以我的忌邪為心,使我不在忌邪中把他們除滅。因此,你要說:『我將我平安的約賜給他。這約要給他和他的後裔,作為永遠當祭司職任的約;因他為 神有忌邪的心,為以色列人贖罪。』」(民數記25章11f)非尼哈體貼上主的心腸,以上主的忌邪為心,上主就賜福他和他的代代子孫。
要體貼上主的心,保羅給我們一個良心的建議,就在《羅馬書》12章1,2節。他說:「所以,弟兄們,我以 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 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 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當你願意獻上自己,不是照著世界標榜的去做,而是照著上主命令的去做,聖靈就會更新你的心意,你的心就愈來愈能體會上主的心意。
●把人的心意當作上主的心意
或許在你的認知中,體貼人的心意與體貼上主的心意是兩回事;但實際上,人常把體貼人的心意當作是體貼上主的心意。這個人,通常是自己或是自己所迷戀的人。想想看在過去,你的原則是不是常常因為遷就自己所迷戀的人而改來改去?想想看在讀聖經或聽講道時,你是不是常常只抓住上主的應許而忽略了上主的勸勉?
●耶穌都知道
我們應該藉由體貼上主的心意來體貼人的心意。
人家說,「心事若無講出來,有啥人會知?」如果人不肯將他的心事告訴你,你很難猜得著他在想什麼。人都知道這一點,但為了保護自己,通常會隱藏一些或很多東西在心裡。既使他說他是這麼想或是那麼感覺,也不表示那就是他的想法或感覺。可能他不想讓你知道他真正的感受和想法;可能連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啟示錄》說執掌權柄的耶穌,他的眼睛像火焰一樣。這不是說有火從他的眼睛裡噴出來,而是說他能看見你內心的最深處,那些地方常放著一些你不想讓其他的人知道的想法和感受。就因為耶穌知道你關心的人的一切,所以,當你能體貼上主的心,你就能藉著聖靈的引導,給那人他最需要的東西,或是將他最想要遇見的事情做在他身上。
弟兄姊妹:
●搔不著癢處
有對戀人到郊外野餐,俊男用魚子醬塗在一塊餅乾上,送到美女的嘴唇邊,美女遲疑一下,張開口把那餅乾吃進去。就在俊男轉身之際,美女露出反胃的表情,迅速地把口中的食物吐掉。毫無痕跡地處理掉。後來,美女發現自己愛的不是俊男,在分手之際,美女說出許多心底的話,其中之一就是「我不喜歡你餵食,我討厭魚子醬。」
我們如果無法感同深受的話,很可能就會鬧出像「餵魚子醬」的笑話來。雖然人體的結構大致相同,在相同的環境中,形成了共同的經驗;但是每個人又是獨一無二的,又加上特別的境遇,就會有不同的經驗形成。不同的經驗會讓我們鬧出像「餵魚子醬」的糗事來。因此,對別人在這方面的糗事要多寬待;不過,既然上主為我們開了一條瞭解人的心的路來-就是藉由體貼上主的心意去體貼人的心意,我們就不要放棄「獻為活祭」的權益,讓聖靈更新你的心意,你就能藉著這個四個方法: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②己所欲施於人;③觀察人的反應,進入他的處境;④開口問:你要什麼?你感覺如何?成為一個好的撒馬利亞人,教人覺得很窩心。因為你懂得他們的心。

主後2009年10月25日台語禮拜講稿(台語部份,請用台語閱讀)

講題:為主所用
經文:出埃及記4章10-12節
弟兄姊妹:平安!
台>上主的使用人,足奇妙。他不是照人所想的款式,是照他所要的款式。
國>上主使用人,非常奇妙。他不是按照人想要的方式,而是按照他自己決定的方式。
國>今天的戲劇-《第四個博士》就是一個例子。
國>第四個博士打算變賣所有的家產,換成寶石當作禮物,和三個博士去看耶穌。這是他送禮物給耶穌的方式。於是他照著他的計劃進行,把所有的家產都變賣了,然後買了三個寶石,一個是紅寶石,一個是藍寶石,一個是綠寶石。
國>原本他以為自己會很順利地到達會合的地點,然後和同伴一起出現去看耶穌,哪知「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他為了幫助人耽擱了行程,趕到會合地點時三個博士已經先走了,而且他也送出了二顆寶石。等他到了伯利恆,耶穌的爸爸媽媽已經帶著耶穌離開那兒,他撲個空。問啊問,找啊找,終於打聽到消息,知道耶穌去埃及了。於是他趕往埃及,要把最後一顆寶石送給耶穌。可是很不幸遇見強盜。當他知道那些強盜中很多人患了痲瘋病,本身是醫生的他就留下來,幫助他們。為了買藥和食物,他把第三顆寶石也變買了。
國>三十年過後,他聽到消息說耶穌在猶太地傳教,就趕緊跑來猶太地找耶穌。很不幸他耶穌已經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夢中,他夢見耶穌來找他,他看見耶穌覺得非常不好意思,因為沒有禮物可以送給耶穌。耶穌卻告訴他說,他已經收到他的禮物,因為「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
台>按照第四位博士的計劃,他欲將他準備的三粒寶石親手送給耶穌;這是他的計劃。但是上主的計劃不是安爾,上主是要他用這三粒寶石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又用他的醫術去幫助痲瘋病人,藉著這款的方式,將禮物送給耶穌。因為上主在聖經內有安爾的啟示-既然行它於我的兄弟至微細的一個,就是行它於我。
台>這個故事的寶貴在於它教示咱一個非常要緊的道理,就是:咱做於人身上的好事,就是做於耶穌的身上。換句話講,咱所做的服事,就照咱目睭所看見的,是做於人的身上;但是也是做於耶穌的身上。
台>服事是要了時間、體力或是金錢,服事是會減少咱息睏的時間,會減少咱和厝內的人逗陣的機會,會減少咱賺錢的機會。但是咱要會記得,服事是做於耶穌的身上。想看嘜,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或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來到咱中間,你是不是會想欲為他╱她服務?無論是握一個手,或是替他╱她翻聖經詩,或是捧一杯滾水,或是導他╱她認識環境,是不是會給你感覺足光榮?如果你的囝仔有囝仔,當你的孫仔的黏你的囝仔,你是不是會將孫仔抱走,給你的囝仔有機會服務他╱她?咱的主耶穌是身為萬王的王、萬主的主的上主的獨生子,他滿滿有上主的榮光,他來到咱的中間,是不是比馬英九、蔡英文更較值得咱為他服務?彼個服務是不是會帶給你較大的光榮?若安爾,咱是不是又較要用心、用時間、用體力投入於教會的事奉?若安爾,咱是不是又較要鼓勵咱的是小,用心、用時間、用體力投入於教會的事奉?若安爾,咱是不是要替咱的是小照顧伊的是小,使伊有又較多的機會投入在服事的頂面?因為做在人身上的,就是做於耶穌的身上。如果馬英九或是蔡英文來到咱中間,咱是不是會抱咱的是小去和他╱她握手,然後介紹你的是小,講:「這是我的囝仔」抑是「這是我的孫仔」。主耶穌比馬英九、蔡英文又較偉大,因為他的天地的主上主的獨生子,咱是不是要導咱的是小來就近他?為著咱的是小好,咱一定要導伊來上主日學。
國>我們都很愛耶穌,想替耶穌做點事或送點東西給耶穌。可是我們看不見耶穌,也不知道去哪裡找耶穌。《第四個博士》的故事就是告訴我們耶穌在哪兒?耶穌就在我們的旁邊,我們替幫助人就等於做好事在耶穌身上,我們送東西給需要的人就等於送禮物給耶穌。
國>孫中山先生告訴當時的年輕人說,「不要立志做大官,要立志做大事。」在我們這個年齡,有一件大事可以做,就是「把福音傳出去,讓人認識耶穌。」你想想看,如果你的朋友認識了耶穌,耶穌會照顧他們,會引導他們做對的事情,還會供給他們一切生活所需。像這樣的事是不是很好?我們可以把「耶穌」當成禮物送給我們的好朋友。
國>要怎樣做纔能把福音傳出去?要怎樣做纔能讓人認識耶穌?其實不難。你可以把你在主日學聽到的故事跟你的朋友分享;你也可以把禱告的結果跟人分享。譬如說,明天學校要去旅遊,可是氣象報告說明天會下雨,你就為這件事情禱告。如果上主成就了你的禱告,後天你就可以告訴你的朋友說:前天我禱告上主求他給我們好天氣,上主聽了我的禱告,昨天一整天都沒下雨。哪天教會有活動,我們就可以邀請他們來參加。
台>咱也會得可用同款的方式將福音傳出去,將耶穌介紹給人認識。你會得可將聖經的故事,或是在屬靈書刊所讀著的故事,或是在講道中所聽著的故事,和你的朋友、親戚或是厝邊分享;你也會得可將祈禱的結果和人分享。你不免煩惱,上主未為著成就你的祈禱去損害別人的權益。親像有一個祈禱未鄙,是咱頂回欲去飛牛牧場野外禮拜的前幾日聽見-「在我落車跮踱的時,求你不可俾阮遇著雨;若上車,都無要緊。」豈採有人會質問咱是不是每一回祈禱攏得著成就,其實坦白加伊講無要緊。若祈禱無得著成就,就講:上主一定有他好的意思。當然叨一天教會有活動,咱也會得可邀請未信的朋友來參加。
國>很多時候,我們不敢傳福音,不敢帶領人來信耶穌,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要怎樣開口。摩西也碰到同樣的問題。摩西是一位很偉大的人,以色列人對他是非常尊敬,因為他把在埃及當奴隸的以色列人帶出來,而且他把上主的法律頒佈給以色列人。我們想,當領袖的人口才一定很好;但是摩西這樣說自己-「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可是上主怎樣對他說?上主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嗎?現在去吧,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只要我們有心去傳,上主就會把口才賜給我們;如果上主沒把口才賜給我們,也不必擔心害怕,因為保羅說,「因為 神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能。」(林前4:20)
台>真多時陣咱不敢傳福音、不敢導人來信主,是因為咱不知影欲安怎開口,欲安怎回答人的問題。摩西也有這款的驚惶,他對上主安爾講:「主啊,我平素不是會講話的人,從你加你的奴僕講話了後,也是安爾。我是嘴舌鈍的人。」上主安怎回答摩西?「創造人的嘴是是誰啊?俾人啞口、臭耳聾、目睭金、睛瞑的是是誰啊?豈不是我-耶和華嗎?昑你去啊,我欲賞賜你口才,教示你所應該講的。」
台>摩西也是一個例來說明上主的使用人,不是照人所想的款式,是照他所要的款式。
台>摩西四十歲的時,想欲用自己的方式來給主用,他為著欲救自己的同胞將一個埃及人打死,無打算他被自己的同胞出賣,為著欲閃避法老的追jip,他逃亡到曠野。他掠做上主無要用他,他掠做他的一生都是顧羊。無打算在他八十歲的時,上主呼召他,要他導以色列百姓離開埃及到應許的地。上主的使用人就是即爾奇妙,所以,咱不可限制上主的權能講:這個我未曉,彼個我未當。咱宜講:我試看嘜。
國>各位同學:
國>上主使用人就是這麼奇妙。他不是按照人想要的方式,而是按照他自己決定的方式。所以我們不要限制上主的作為,講:我不行!而是當上主的呼召來到的時候,說:「我在這兒,請差遣我。」要記得,我們做在別人身上的就是做在耶穌的身上,所以上主要我做什麼的時候,不要拒絕,要說:「我在這兒,請差遣我。」
國>有一次我們的王詩涵老師帶第二堂的敬拜讚美時,呼籲大家,當有人邀請你當同工時,就不要推辭,要說:「好啊!」這個建議非常好,所以當主日學老師邀請你做什麼事工時,盼望你說:「好啊!」當你的父母請你做什麼的時候,也盼望你說:「好啊!」如果那件事是你不曾做過或沒把握做好的,你就說:「好啊!我試試看。」

Monday, October 19, 2009

主後2009年11月18日國語禮拜講稿

講題:學習典範
經文:哥林多前書11章1節
弟兄姊妹:平安!
●能力的養成
有些能力,天生就會,譬如哭、笑、呼吸、腸胃的消化、血液的流通…我們稱這些為本能。除了本能之外,任何的能力都是後天養成的。要養成,就必須學習。
●不需要本事嗎?
能力愈多,存活的機率就愈大;能力愈強,就愈能實現自我,就愈能肯定自我,也愈能得到人的敬重。
不少基督徒沉醉在一個迷思中,就是:「我何必需要本事?天塌下來,有上主頂著。他必供應我所需的一切。」等到碰到困境時,他們又說:「若是出自於上主的旨意,我必順服。人要知足常樂。」或陷入危機時,他們又說:「沒關係,上主必救我脫離險境。」這種信靠有問題。
相信我們都知道大衛殺死歌利亞的故事。為什麼上主不直接取走歌利亞的生命?這樣不是省事多了麼?大衛必須到溪裡撿五顆石頭,然後拿甩石器上戰場去。那甩石的本事,大衛天生就會嗎?不,那是他平時在看守羊群時練的。為什麼大衛敢去單挑歌利亞?是憑著「戇膽」?是出自逞強好鬥的個性?不是,都不是。是因為他經歷過上主的恩典。我們來看他對掃羅王說的話-「34…你僕人為父親放羊,有時來了獅子,有時來了熊,從群中啣一隻羊羔去。 35 我就追趕牠,擊打牠,將羊羔從牠口中救出來。牠起來要害我,我就揪著牠的鬍子,將牠打死。 36 你僕人曾打死獅子和熊,這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向永生 神的軍隊罵陣,也必像獅子和熊一般。… 37 …耶和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撒上17)就因為他在看守羊群和野獸爭鬥時上主救他脫離野獸的攻擊,所以他相信上主必救他脫離歌利亞的手。
你看!如果大衛沒本事的話,他不但不能保護自己,也不但救別人。
再來,能力愈多,就能愈多的方面幫助人:如果你只有一個本事,你就只能用這一個本事幫助人;如果你有十個本事,你就能用這十個本事幫助人。而且能力愈強,幫助人的力道或程度就愈大:你生病,會不會隨便找醫生看?如果是小病,或許會;但若不幸罹患重症,那麼,你不會隨便找,你會期待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來為你看診。為什麼?
為了給自己的生命更有保障,為了實現自我,肯定自己的價值,也受到人的敬重,為了幫助更多的人,也給人更有效的幫助,我們必須盡心盡力培養自己的能力。要培養能力,就得學習。
要怎樣學習呢?
●研究典範
第一步要研究典範。有學習,就有傳授。傳授有三種方式,口語的、文字的和示範的。學校的上課是口語和文字的綜合傳授;實習是示範的傳授。書籍,就純粹是文字的傳授;不過現在不少書本是附光碟或DVD,那就是文字、口語和示範的綜合。在職場,口語的、文字的和示範的傳授都有。不管是哪一種方式的傳授,都是告訴我們一個典範,然後要求我們向典範學習。
在學習之前,一定有先有一個典範。而學習的第一步,就是研究典範可以給我什麼,或是研究典範在告訴我什麼。譬如你很欣賞教會的一位長者或學校的一位老師,你很期待能跟他一樣有那樣的風範。那麼,你就得花時間去觀察他,他怎樣說、怎樣做。或是你很欣賞公司的長官或同事,你很期待能跟他一樣有那樣的作為。那麼,你就得花時間去觀察他,他是怎樣處理公事、怎樣和人相處。
在聖經的記事裡,我們可以找到下列的師徒組合-摩西和約書亞、以利亞和以利沙、耶穌和十二個門徒,還有保羅和提摩太。這些當學生都跟隨著老師一段時間,在跟隨的期間,他們觀察,研究他們那身為典範的老師在說什麼、在做什麼。在課堂上,書本就是我們學習的典範;在職場上,作業程序、公司規章、先進同事和上司,都可以成為我們學習的典範,我們要學得能力,就得先觀察、研究。
●模仿典範
經驗告訴我們,「知道是一些事,做又是另一回事。」
上個禮拜到綜合運動場去參加晨間的讚美操。過去有不少機會看教會的弟兄姊妹跳,也跳過一兩次,覺得要學不難。可是上禮拜的那二天,特別是第二天的動作,對我而言,特別難。所以呢,打退堂鼓,回去騎腳踏車。光看,如果沒有實際去做,是學不到什麼東西的,特別是技術性的東西。
看電視新聞總會聽到一些術語或新名詞。在聽的當時,都以為自己懂那些東西的意思。可是每當師母在問我那是什麼意思的時候,我想解釋就解釋不來,愈解釋愈心虛。那時候纔知道自己不懂。很多時候我們是在做中學,因為你不做就不知自己哪兒不懂或不精。
聖經告訴我們要彼此相愛,在報章雜誌也看到許多關係愛的故事。在做之前,很多人覺得愛一個人有什麼困難。但是當真的用行動去愛一個人之後,你會發現愛人真的不容易做到,特別是去愛一個不可愛的人。這也是為什麼耶穌告訴我們要背起十字架跟隨他的緣故。你若真的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之後,你纔能明白耶穌的愛是多麼浩瀚。許多人在當了父母之後纔知道父母難為;許多父母在回鍋讀書、考試之後纔知道學生難為。
我們再回到讚美操的話題。如果我真的要養成讚美操的能力,成為種子老師的話,那我就得不斷地跟示範的老師學,甚至要買教學DVD在家裡學,藉著不斷地模仿示範的老師,把動作練得正確、純熟,纔可以成為種子老師。
以前學英文時,有位老師勸我們要背誦課文。那時候我非常討厭背誦,好在老師只是說說而已,並沒要求我們一定要做。那時候不明白為什麼要背誦課文,現在纔明白因為好的文章就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典範。背誦它就是在模仿典範。如果當時我有把老師的話聽進去的話,說不定現在我們教會就有第三場禮拜-英文崇拜。
●創新典範
耶穌曾教導說:「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路6:40)如果我們只一再模仿典範,或以模仿典範,那麼我們只不過是那典範的分身而已。耶穌跟他的學生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裏去。」(約14:12)為什麼信耶穌的人能夠做比耶穌所做的更大的事呢?因為在世的時候,耶穌的能力受到肉體的限制;但聖靈的能力,沒有可以限制他的,所以聖靈要在人身上做出更大的事。耶穌並沒有因為自己是上主的兒子,對學生說:「不准你們做比我所做的更大的事。」反而期待聖靈通過他們做出更大的事來。
而且上主是創新的上主,是不斷行新事的主。上主說:「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43:19)又說:「你已經聽見,現在要看見這一切;你不說明嗎?從今以後,我將新事,就是你所不知道的隱密事指示你。」(賽48:6)聖經也教導我們說:「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
我第一次聽到facebook這個名詞是在一年前。當時我認為那是外國人的玩藝兒。在今年開始聽到教會有人在玩facebook。對它,我不感興趣,因為我即有的網頁空間,也沒常使用;再多一個,只是給自己添麻煩。後來,應該是八月的時候,但以理團契在找一個聯絡平台時,我纔知不少人在玩facebook。聽說它可以用來傳福音,所以我設一個帳號。愈使用,覺得它很好用。我怕沉迷在網路裡,所以不敢玩裡面的遊戲。不少人很愛護我,不時給我邀約,除了登錄生日之外,我一概婉拒。希望愛護我的人,不要以為我大牌或臭屁。最近我在裡面成立了一個社團,也公告了二個活動。我覺得它是牧養和宣教的一個好工具。
十年前應該沒facebook吧!也沒聽過有哪間教會透過這個平台在運作,如果我們教會能藉由facebook這個平台,增進契友的聯結和加強事工的推動,就創造一個新的典範。我相信十年後,或是不到十年,會有一個比facebook更好用的平台出現;我也相信上主會要我們抓住時代潮流創造另一個牧養和宣教的方式。
有一句話這麼說:「青出於藍,勝於藍。」上主就是藉由這句話告訴我們和其他的人可以在自己的職場上、服事上創新,不要以目前的典範為滿足,為終極目標。還有一句話,「學無止境。」還有「活到老,學到老。」
接著我們以兩個例子來說明「學習」。
●牛頓站在巨人的肩頭上
牛頓是位很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位很虔誠的基督徒。當人家在讚揚他的成就時,他把自己的成就歸功於過去傑出的科學家,這些科學家他稱之為「巨人」。他說:「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後的科學家也站在他這位巨人的肩膀上看更遠的地方。
牛頓口中的「巨人」,就是我們說的「典範」。他研究典範,模仿典範,然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創新典範,看到比典範能看到的更遠的地方。
●約書亞站在摩西的肩頭上
摩西把以色列人帶出埃及,因以色列人悖逆,上主不准成年的男子進入迦南地,所以摩西又帶領在曠野繞40年。這40年,他栽培一位接班人,就是約書亞。約書亞用40年的時間觀察、研究。摩西死後,他就接續摩西的工作,要把以色列人帶進迦南地。他是摩西所栽培的,自然模仿摩西的作風來帶領以色列人。這就是模仿典範。他的學習比較特別,因為他一接任之後,就要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那是和曠野截然不同的境遇。他必須一面模仿典範,又要創新一個典範。所以上主應許他說:「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裏去,耶和華─你的 神必與你同在。」(書1:9)
●學習基督
世事的變化常是瞬間的。不少時候,我們會碰上約書亞的狀態,在一個能力還沒有學成時,狀況就衝上來,教我們措手不及。那時怎樣辦?就是要尋求上主的同在。要尋求上主的同在,就得以基督為典範,因為基督的另一個名字叫「以馬內利」-上主與我們同在。整本聖經都要把我們引向基督,所以我們要從聖經去研究耶穌,然後在日常生活中模仿耶穌,實踐聖經的道理在生活上。可是聖經給我們的是幾千年前的文字,要瞭解這些文字蘊藏的涵意是不太容易,所以上主就用另一種方式來引導我們認識基督,就是通過歷代的聖徒。這些聖徒活出創新的典範,讓我們來學習,正如保羅所說的-「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11:1)這創新的典範,不是有別於耶穌基督這個典範,而是立基於耶穌基督,符合當代環境需求而產生的典範。
因此在培養信仰時,你必須研讀聖經,如果能找到一位敬虔的信徒當作你的典範會更好。當然有朝一日,你也要成為別人的信仰典範,可以跟他說:「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
●培養學習的習慣
弟兄姊妹:
不管是要餵飽自己的肚子,或者是要實現自我,肯定自己,還是要成為上主的器皿,榮耀上主的名,我們都必須不斷地藉著學習得著能力。就因為上主不斷地在創新,所以我們必須培養出學習的習慣,讓我們跟得上時代的步伐。而學習的三個步驟就是①研究典範,②模仿典範,③創新典範。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藉著學習的三個步驟,讓自己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也能不斷地享受上主的創新所帶來的驚喜。

主後2009年10月18日台語禮拜講稿(讀用台語閱讀)

講題:使他走當行的路
經文:箴言22章6節
弟兄姊妹:平安!
●子不教,父之過
有一句安爾講:「子不教,父之過。」意思就是:囝仔若無受教,就是父母的過失。因為囝仔出世偌親像白紙,這張白紙頂面是什麼款的線條,是什麼的色緻,是咱作父母造成的或容許人在頂面留下的。所以《箴言》勸勉咱作父母的,「教養囝仔,著用合宜的法,就他到老也無歪斜。」一欉樹仔或是一個盆栽,在它尚細欉的時,咱若調俾它直,大欉了後,它就直直。
●合宜的法?
什麼是教養囝仔的合宜的法?
如果咱的囝仔的頭殼是電腦,安爾,都好辦;咱會得可去市面上選一些咱看做好的軟體,買轉來。然後將軟體一個一個灌入囝仔的頭殼裡;然後又設計一個自動程式,來控制諸個軟體,咱的囝仔都成作咱所意愛的款。安爾是足省事,咱也未操煩;但是咱的囝仔都不再是人,是電腦,是機器人。人的可愛就在於他的變化是在咱的意料之外,平平是笑容,一個是在咱的意料中來發生,一個是在咱的意料外來發生,帶給咱的感受都無同。
倒底什麼合宜的法?
在舊約有一段經文的加咱講這個合宜的法,就是《申命記》6章6-9節。
我今仔日所命令你諸個話著記於你的心,也著用這勤勤教示你的子兒。無論你坐於厝內,行於路裡,睏抑是起來,攏著講論。也著縛於你的手作記號,戴於你二蕊目睭的中央作紀念;閣寫於你的厝的門豎,以及你的門。
這段聖經節加咱講的合宜的法的第一個,就是教示。
●教導
摩西對以色列百姓安爾講:「我今仔日所命令你諸個話著記於你的心,也著用這勤勤教示你的子兒。無論你坐於厝內,行於路裡,睏抑是起來,攏著講論。」也就是講,咱著將咱所知的傳授給咱的囝仔。這個傳授,不是上課,不是說教。這個傳授是機會教育。你看摩西安爾講?「無論你坐於厝內,行於路裡,睏抑是起來,攏著講論。」「行於路裡」的時,譬如看見好人好事,你都要加囝仔講:「這個人是好人,我期待你會得可和他同款。」若看見壞人壞事,你都對囝仔講:「這款歹代,咱不可做。」又「睏」的時,以色列人古昔一家口仔睏作伙,囝仔難免受要求父母講故事,若親像咱現時的床邊故事。床邊故事講了,鼓勵囝仔親像故事中的主角一樣做對的代誌。橫直就是找機會向囝仔展示好的模範給他來學。囝仔上會得可接受的展示的方法,就是故事,或是人的經歷,或是尒的共同經歷。
想看嘜,過去你較常在什麼情況的教示囝仔?是不是在囝仔犯錯的時?彼時你的面chiung豈會好看?囝仔看見你的面chiung都嚇到破膽,豈有可能將你的話聽入心?
《申命記》6章6-9節加咱講的合宜的法的第二個,就是示範。
●示範
摩西勸勉以色列百姓講:「也著縛於你的手作記號,戴於你二蕊目睭的中央作紀念;閣寫於你的厝的門豎,以及你的門。」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要咱將經文抄於紙裡,縛於咱的手或是二蕊目睭的中間,也不是要咱將它寫在門豎邊或門楣,是講咱的做啥、的看啥的時,或是出門、入門的時,攏要將上主的誡命行出來,留落好的模樣給咱的囝仔看。我舉幾個例來說明。
有一回我去某一間病院探訪病人。了後,就坐電梯落樓,欲轉去。電梯溜到某一樓的時,停落來,門打開,有二位在病房服務的人入來。這是真正常的代誌。電梯門關起來,又繼續溜,又停落來,門打開,彼個人出去。彼時我的心情足無爽快,因為電梯只有溜一樓耳。我心內想,只有一樓,為什麼不行樓梯?尚未離開病院進前,想講怎著因為別人的錯誤來影響自己的心情?都無又為這件事受氣。後來在一個機會和教會的青年分享這件事。有一位青年加我講,「不過,我攏坐電梯到禮拜堂。」這句話摃醒我,我也三不五時也會坐電梯從一樓到禮拜堂,或是從禮拜堂至一樓。然後我想起古昔以前的一個廣告-要刮別人的鬍子,先刮自己的。
如果咱責備別人的歹所行,自己卻的行。你想咱的囝仔會安怎想?如果你教示囝仔講什麼歹代未使行,彼項歹代卻是你的做的,你想你的囝仔豈會心服?
在座有青少年。盼望你們聽見這個道理之後,遇見你的父母有類似的行為,你要感念他們對你的養育之恩,不可頂嘴說:「要刮別人的鬍子,先刮自己的。」你的父母是人,人總會犯錯。你只要將這種事放在心裡,勉勵自己:「以後我教養孩子一定是『要刮別人的鬍子,先刮自己的』。」
有一日欲坐車去辦代誌。在車牌仔附近等車的時,看見我欲坐彼路的車來,我都揮手。又看見後面又有同路線的一班車來。頭前彼班車,人較多,我都想欲坐後面彼班,都加它揮手。彼時我好親像變作隱形人,公車的司機無看見我的揮手,駛過去。
如果你遇著這款情形,你會安怎?你若為著這件事的受氣,四處tau乎人聽;另日,你的教示囝仔「萬項事相與來俾疼上帝的人得利益」,囝仔會安怎想?
彼日遇著這件代誌,坦白講,我不是聖人,彼一瞬間,我足想欲開講罵。但我忍落來,自我消遣講,「我若是美女,司機一定會停落來。」無偌久,一台別路線的車來,猶原會得可到我欲去的所在,我就坐起去。在車上,我的想:如果彼台車若停落來乎我坐,有可能我有另外一個人生,但是上主無要我遇著彼款的人生,就安排這這台車給我坐。換句話講,這項事是欲俾我得著利益。
我的準備這篇道理的時,我有一個相信,上主欲藉著我這個經歷俾你又較明白什麼是「萬項事相與來疼上主的人得著利益」。
前幾日讀著一篇文章,它講:囝仔這個時需要倚靠你,所以無論安怎無願意,到尾他會屈服你。但是當他的翅股硬,他都不睬你。又另天,你若要倚靠他的時,無論安怎無願意,到尾你都要聽他的。
這篇文章是的提起:咱所做的,囝仔看了就囥在心底,有樣學樣。伊不若用咱的方法對待伊的囝仔,當咱需要依伊的時,伊也會用咱的方法對待咱。
今天我會講這些,是希望提醒你不要在你翅膀硬的時候,對你父母恩斷情絕,不要在你父母要仰賴你時「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你父母是人,是人就不完全。上主讓你碰到不完全的父母,不是要懲罰你,而是要你對人更寬容;同時,也是要提醒你將來教養孩子時要小心,不然你會在你兒女的身上犯同樣的錯誤。
《申命記》6章6-9節向咱透露二個教養囝仔的合宜的法,一個是教示,一個是示範。但是這二個法欲發生功效,要又加一味,就是關心。
咱知咱的骨頭需要鈣質的補充,若無到老都有可能發生骨質疏鬆。欲得著鈣質,牛奶是一個真好的來源。但是咱人體欲吸收牛奶中的鈣,需要維生素D。咱的身體需要曬日頭,纔會製造維生素D。關心都偌親像陽光,教示和示範若親像牛奶的鈣。有關心,教示和示範,攏纔會發生效果。
●關心
我相信咱中間絕大部分的人的聽我的講道,是揀尒介意聽的來聽,若是尒無介意聽的,尒會囥在邊仔,心內想豈有影是安爾?但是若換尒的林傳道抑是張簡傳道來講這篇信息,尒的反應一定無同,尒不若揀介意聽的來聽,彼個尒無介意聽的,尒未囥在邊仔,尒會囥在心底,因為尒知尒的傳道疼尒,關心尒,一定未害尒。
同款的道理,囝仔若知咱的關心伊,伊的心門都打開。就算伊聽著伊無介意的,伊也會聽入去,因為他知咱未害他,咱未苦毒他,咱未利用他。如果囝仔若未得可體會著咱的疼,伊的心門都關的,他的耳仔也關的,你講千次萬次攏是白講,反轉乎他嫌嚕嗦,嘮叨。
咱攏關心咱的囝仔,為什麼咱的囝仔未得可感受著咱的關心?因為咱的關心不是伊所要的。想看嘜,咱是安怎的表示咱的關心?「功課做了抑否?」「不可又玩電腦,入去房間做功課。」「這個時是什麼時陣,你尚有時間看電視?」「後回你若又拿這款分數倒來,你的皮的pi較緊。」「你嘛較差不多le,一個月的通話費二、三千元?你不掠作我是的開銀行、印銀票的?」…
講到即,你心裡一定會不服講:「無你講看嘜,阮宜怎樣表示阮的關心?」
坦白加咱講,我嘛不知。但是我知,我要為著我的囝仔祈禱,我要為著我的教養祈禱主。盼望咱常常為著咱的囝仔、為著咱的教養祈禱。
在此也盼望咱在座的少年人,「如果你的父母不瞭解你的話,不要太苛責你的父母。你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人,在你來到這世界之前,他們從來沒有碰過跟你一模一樣的人,他們對怎樣扶養你一點經驗都沒有,他們對怎樣關心你一點概念都沒有,他們必須在沒有任何的資訊中摸索,從錯誤中去學習。希望你們對他們多寬容一點,對他們的不關心多擔待一些,因為至少他們很努力賺錢,沒讓你餓著、凍著。就因為他們是生手,所以你多少幫忙他們一點,用你能夠的方法去表達你的愛,用愛去打通你們之間的障礙。」
弟兄姊妹:
在《使徒行傳》有記載一位埃提阿伯的太監到耶路撒冷敬拜。敬拜息,就坐車轉去。在這進前,聖靈吩咐腓力去路裡等他。等彼張車進倚的時,聖靈要腓力依過去。腓力一倚過去,聽見他的讀以賽亞的冊,就問他:「你所讀的,你會明白嗎?」彼人應講:「無人指示我,豈可會?」
對,無人教養咱的囝仔,伊欲安怎會?今仔日,聖經已經教示咱安怎教養咱的囝仔二個方法,合宜的方法,就是①教示、②示範。但是要教示與示範發生功效,一定要有關心。如果你的關心囝仔體會未著,你一定要來到上主面前,求他的幫助。

Wednesday, October 14, 2009

主後2009年10月11日國語禮拜講章

講題:專注
經文:腓立比書3章12-14節
弟兄姊妹:平安!
●專注夠厲害
一根筷子和一根針有什麼不一樣?
為什麼用筷子去接觸氣球,氣球不會破,而用針輕輕的一碰,氣球就破了?
從這個經驗,我們就知道「專注」的厲害了。所以無論如何,我們要培養「專注」這個好習慣。
●什麼是專注?
什麼叫「專注」?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上,然後完成它。專注可以分成二個範疇:①在一段不長的時間,可能是10分鐘或是幾個小時,集中精神在某一件事情的處理上;②在一段不短的時間,可能是半年、1年或10年、20年,朝著固定的目標去達成它。
●集中精神
我們先來看「集中精神」在某一件事情的處理上。我很多時候在電腦寫文章或講稿,會放一些器樂,當背景音樂;我不會放人聲的音樂,因為只要有人聲,我的注意力就不會集中,會想要知道人在唱什麼。看書的時候,我就連器樂也不行,因為很多時候會分神。當一分神時,就無法很順利把所看過的東西放進腦袋裡。很多時候,看了一段之後卻沒有印象。
我們吃東西最容易分神,結果佳餚美食被我們糟踏了。我們很少安安靜靜地吃東西,品味它的美味;我們用了很多的注意力在人在說什麼和我要說什麼,我們用了很多的注意力在電視在播放演什麼,我們用了很多的注意力在思索、研究在工作上或在人際工作上所碰到的難題。於是我們只能用少少的注意力去品味嘴吧裡咀嚼的食物。真的是暴殄天物,糟踏上主賞賜的。我們有沒有辦法找個可以不說話的場合,拋棄一切的掛慮,用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你嘴吧裡的東西上?
有人說:「覺得好吃最重要,只要覺得好吃,就不是浪費。如果吃得不開心,那纔浪費錢呢。」我不是說我們一定要花三、四千塊到頂級的餐廳去用餐;我是說我們一定要把食物的好滋味吃出來。如果沒有把它的好滋味吃出來,就是浪費。如果我們無法從吃的當中得到快樂或滿足的話,那麼那頓飯等於是糟踏了。我們要活在當下。吃的時候就專注在你的吃的東西,把它的滋味吃出來。即使天快要蹋下來,即使世界末日快要到來,你還是要活在當下,把一切的憂愁掛慮都交給耶穌,好好品嚐上主所賜的美味。
在工作的時候,在讀書的時候,就像享受佳餚美食一樣,活在當下。把心頭的煩悶放下,把人所說的閒言閒語放下,把人的心的奸詐、陰毒、醜陋…通通放下,只讀你手上的書,只做你手頭上的工作。
我們真的可以活在當下,把一切攪擾我們的心情的都交給耶穌。耶穌應許我們說:「28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29 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 30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11)上主也應許我們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賽30:15)
你知道嗎?為什麼耶穌在教導不要憂慮時,會引用天上飛鳥和山裡的百合、花草當例子呢?因為牠們在享受生命時,不會去擔心這個,不會去煩惱那個,更不會去悔恨這個那個的。雖然我們不是飛鳥,不是花草,我們不可能不為未來擔心這個那個的;但是我們可以在吃飯、睡覺、工作、讀書時活在當下,不要為將來擔心這個那個的,不要為過去悔恨這個那個的。不過,如果你覺得不擔心一下,不煩惱一下,不悔恨一下,就不像活著。那麼,我不反對你擔心、煩惱、悔恨一下;但你千萬不要挑你讀書、工作的時段,也不要挑你吃飯、睡覺的時段。
●鎖定目標
保羅對腓立比教會分享他的追求心態,說:「12 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 13 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 14 向著標竿直跑,要得 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我們都想得著上主的獎賞。我們若想要得著上主的獎賞,就得「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
想想如果一輛車沒有方向盤,發動之後會發生什麼?沒有目標的人生,就好像沒有方向盤的車子一樣。再想想看,如果你要旅遊,欲沒有計劃行程,沒有預定路線,會發生什麼事?非常可能敗興而歸。雖然你的人生有目標,目標卻一變再變,一日三變,最後的結果非常可能是一事無成。
有一個實驗,是用一顆小鐵珠去撞一個大鐵球。這個大鐵球是用鋼絲吊者,那小鐵珠用細繩吊著。起先撞的時候,這顆大鐵球紋風不動。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撞擊之後,那顆大鐵球竟然動了起來,當然是小小的震動。
理想、抱負就像大鐵球一樣,而人像小鐵珠一樣,必須花心血,不斷地努力奮鬥,纔能實現。而且愈大的理想、愈大的抱負,需要更多的心血去實現。人的一生只不過是7、80歲,頂多120、130。你能用這麼短暫的人生去完成幾個理想,抱負呢?
有一次耶穌帶著門徒退到泰爾、西頓的邊境去,有位迦南婦人來找他,因為她的女兒被鬼附。這婦人大聲呼求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路15:22)耶穌聽見卻不理會。門徒看了不忍心,就求耶穌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她走吧。」(路15:23)你知道耶穌怎麼說嗎?他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路15:24)
即使神子耶穌也把自己的工作範圍限制在以色列迷失的羊,沒有打算到世界各地去宣教;保羅也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是向外邦人傳福音。所以我們要把把自己的夢想限制一個範圍內,最好是一個,全心全意投入某個夢想的實現上,等這個夢想實現後,還有餘力,再進行下一個夢想的實現。
因此,我們可以拿出一張紙,把你想要實現的夢想一件一件的寫上去。過一、二天,再把這張拿出來,再檢視一下看看上面所寫的夢想是不是你真的想要的,把不是真的想要的刪去。再過一、二天做同樣的事情,把不是最想要實現的夢想刪去。
等到最後一個出爐之後,你就開始設立你實現夢想的行程。第一步、第二步…到最後實現夢想。然後再估量一下自己的實力,看看這些步驟你能不能做到。如果鐵定不能的話,那麼這個夢想你只好放棄,把最後刪掉的那個夢想拿出來,設定實現夢想的行程。其實在檢核行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時,會有的誤差。可能會高估自己的能耐,也可能會低估自己的潛能。而且那些誤差可能會很大。
因此,與其自己來設定人生的目標,不如讓上主來設定。因為他最知道我們的狀況,最知道我們的個性,也最知道我們的潛能。而且如果那目標是由上主來設定,即使我們的能力不夠,即使我們的狀況不好,他會增添力量給我們。正如保羅說的,「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3)
弟兄姊妹:
●存活的目的
我們存活的目的就是要榮耀我們的上主。因此,讓上主來設立我們人生的目標是最合理的。當我們得著這目標之後,就必須設立行程,並按照這個行程全心全力去實現。唯有這樣纔不會浪費上主所賜的生命。
●創造的目的。
上主創造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和我們分享他的創造。因此,在享受他所賜的佳餚美食時,要活在當下,專注在嘴裡的食物,把食物的滋味吃出來;在享受他所賜的睡眠時,要活在當下,專心享受睡眠的甜美,不要擔心這個那個的;在享受上主所賜的知識時,在享受上主所賜的實現自我的時候,也都要活在當下,好好享受。唯有這樣,纔不會糟踏上主的賞賜。

主後2009年10月11日台語禮拜講章(請用台語閱讀)

講題:警醒
經文:啟示錄3章1-6節
弟兄姊妹:平安!
●你的靈命狀況如何?
你的靈命狀況安怎?
咱通常是通過自己的感覺或是別人的評價來評估自己的靈命狀況。
倒底咱的靈命的狀況安怎?咱來看聖經安怎講。
●虛有其名
主耶穌對撒狄教會自我紹介講:「有上帝的七個神與七粒星的,…」「有」就是持有。「七」,對以色列人來講,是圓滿的數字。所以耶穌「持有七個神」就是講他有無限的權柄和能力。耶穌「持有七粒星」就是講所有的天使攏在他的掌理之下。既然所有的天使攏降服於他,教會的守護天使當然也降服於他。
主耶穌在紹介了後,對撒狄教會講:「我知你的所做,…」主耶穌的目睭親像火焰,他鑑察人的內心,所以他非常清楚撒狄教會的所做。又繼續講:「你名是活,實是死。」在過去,撒狄教會因為好所行有真嫷的名聲,了後,她的靈命漸漸變質,所行的愈來愈偏離上主的心意,漸漸步入死亡的地步。但是存留在人的心中的,尚且是以前的印象。也因為漸漸偏離上主的心意,所以她雖莽有基督教會的名,卻無有活命在她當中。所以就名來看,她是基督的教會,是活的;但是實質上,她已經失去活命,漸漸踏入死亡。
●要警醒
就因為撒狄教會沉迷在往日的榮光,無看見自己的狀況,掠作自己尚且是活的,而且活得真好勢,所以耶穌勸勉伊要警醒。「你著警醒,堅固許個其餘的欲死的事;因為我看見你的行做,於我上帝的面前,無一項完全。」倒底撒狄教會的狀況是怎樣?就是「她的行做無一項完全」。「完全」是指符合上主的心意。「無一項完全」就是無一項行做是符合於上主的心意。這就是為什麼主耶穌講這個教會是「名是活,實是死」的緣故。
為什麼耶穌講「在上帝的面前」撒狄教會的行做無一項完全?因為她本身對自己的印象,或是別人對她的印象,尚停留在過去。在過去,這個教會是一個有好所行有真嫷的名聲的教會。但是在上帝的面前,在上帝的眼中卻已經是無有好所行的教會。為什麼耶穌欲強調「在“我”上帝的面前」,表明他的判斷就是上主的判斷。
主耶穌勸勉撒狄教會「你著警醒,堅固許個其餘的欲死的事」。撒狄教會並無完全的敗壞,尚且有一些些好的行為,伊的靈命偌親像欲熄的燈火一樣。耶穌勉勵伊「著警醒」,從的睏,或是的tu-ku的狀能,醒起來。看自己的狀況,趕緊將許個尚剩的好行為留的,顧給它無流失。這偌親咱的燒炭一樣,當炭的欲熄的時,咱著顧乎它不可熄去。若熄去,欲給它燃,都要又起火;若無熄,煽風它,都又me起來。
●回想過去,重新來過
主耶穌又勸勉撒狄教會「所以,你著記得你有怎樣受、怎樣聽,復執守,也著反悔。」因為撒狄教會一直停留在過去的記憶中,主耶穌就勸勉她講「你著記得」當年「你有怎樣受、怎樣聽」。在過去,她有好所行,是因為她對上主的教示有聽見,有領受;所以,現今她若欲有好所行,著在記憶中尋找她在過去所聽見的,並尋找她在過去領受上主的教示的經驗,然後照樣學樣,將所聽見、領受的行出來。「執守」除了遵行以外,尚且包含「從心底」將上主的教示活出來,就算遇著大的阻擋或困逐,也無改變。接續主耶穌勸勉講「也著反悔」。若照次序來講,勸勉應該是「你著反悔,著記得你有怎樣聽、怎樣受,復執守」;但耶穌將「反悔」囥在後面,是表明「反悔」是轉變的關鍵。若無「反悔」,就算講記得以前有怎樣受、怎樣聽,復執守,也真快又敗壞。這偌親像一個賊仔,若無反悔,在被關又出獄了後,他真緊都復去加入偷拿一樣。也偌親像一個人,無掠做自己有什麼錯,雖莽受人指正,也會一錯再錯。
●審判必如賊臨到
如果撒狄教會不警醒,猶原迷迷糊糊,繼續敗壞落去。當她的靈命無去,偌親火熄去的時,主耶穌的審判都欲臨到。彼時,撒狄教會尚沉迷於過去的榮光,她不打算審判會臨到,都偌像人無打算賊仔會來偷一樣。
●穿白衣
撒狄教會不是完全的敗壞,尚且有真少數的信徒執守上主的教示、照上主的心意的行做。當主耶穌來審判的時,許個離開真道無行上主的教示的受刑罰,諸個真少數無打拉墋自己的,主耶穌欲賞賜伊白衫穿。主耶穌用「衫」的表明一個人的靈命狀況。就算講人無打拉墋自己,在上主的眼中,猶原不是概清氣。但是在審判的日,主耶穌欲將一個完全新、完全清氣的靈命賞賜給許個無打拉墋自己的。主耶穌講:「總是於撒狄,你尚有幾若名未曾打拉墋伊的衫,伊欲穿白衫與我四處行,因為伊是會堪得的。」
「與耶穌四處行」是什麼意思?咱會得可想像,主耶穌帶著一陣天使從天降臨,萬民giau-giau泏伏在土跤,耶穌若行若找許個無打拉墋自己的,找著,就叫天使扶他起來,給他白衫穿,然後將他導入彼陣隊伍,然後又繼續尋找。上路尾,耶穌欲帶天使,導彼陣穿白衫的人,上天,進入上帝國。
耶穌講諸個人是「會堪得」穿白衫又與他四處行。這個「會堪得」是出於伊無打拉墋自己。就因為伊無打拉墋自己,所以上主獎賞伊,賜給伊白衫,又導伊加入前往天國的隊伍。
●悔改的人
穿白衫加入前往天國的隊伍的,不若許個無打拉墋自己的衫的,尚且有一些人,伊雖莽打拉墋自己的衫,但是聽主耶穌的勸勉,緊緊「記得以前他是怎樣受、怎樣聽,復執守,也反悔」。諸個人,主耶穌猶原賞賜給伊白衫穿,也導伊加入天國的隊伍。
照理來講,諸個人在伊打拉墋自己的時,上主都會從活命的冊將伊的名擦掉。這本「活命的冊」若親像咱選舉的時政府機關所造的名冊,有名在這個名冊內的纔有權領選票。主耶穌都是按這本「活命的冊」,在眾人的當中找許個有名在這本「活命的冊」的人,找著,就叫天使hiang白衫給他穿,又導他入隊伍。
但是當人打拉墋自己的時,上主攏寬容他,盼望他會悔改,無即時將他的名從活命的冊擦掉。但人若硬心,不肯悔改,超過期限,上主就將他的名擦掉。他都無機會穿白衫,也無機會進入耶穌的隊伍,當然都無機會進入天堂。但是許個悔改的人都無同,耶穌欲給伊有白衫穿,又導伊入隊伍,又導伊到上帝國。諸個人,耶穌稱伊作「得勝的人」。不過,諸個人在天堂會遇著天使的指責,講:這個人在地上做了什麼什麼的歹,他無資格來天堂。彼時耶穌都在上主與眾天使的面前講,這個人是我的人,我已經用血洗清他的罪,我已經從罪贖回他。
同款,主耶穌對撒狄教會的勸勉與警告,也適合於許個已經偏離上主的真道的教會,猶原對伊講,「著警醒!」
●二件重要的事
咱要常常省察自己的靈命狀態,是不是與撒狄教會一樣?咱是不是常常想起過去咱的榮光-「與上主相與同行,照他的話的行做,多多信徒謳樂咱講是虔誠的基督徒」?咱是不是掠作自己現時的狀況與以前相款?
在今仔日的經文中,聖靈的加咱提起一件非常要緊的是,「以前的好,不能彌補現時的歹。上主欲就咱現時的歹來刑罰咱。」雖然你以前是足虔誠的基督徒,如果現時你已經偏離上主的真道、違逆上主的心意,又不肯悔改。寬容的期限若過,主耶穌的審判就臨到。
聖靈也對咱提起另外一件也是非常要緊的代誌,就是:「以前的悖逆,未塞礙現時的好。上主欲就咱的悔改來獎賞咱。」就算講以前咱是罪惡不赦的大賊ko,如果現時咱肯認罪悔改,順從上主的心意,遵行上主的真道,主耶穌欲賜咱白衫穿,又欲導咱進入天堂。
所以咱「著警醒」。當聖神光照咱,俾咱看見自己的罪惡的時,趕緊悔改,回想過去咱所受、所聽的,然後誠心來遵守。上主的確會賞賜咱白衫穿。
●事不關己?
弟兄姊妹:
不可講今仔日的信息與你無關係。你無認自己有什麼歹所行,無表示你都真正無歹所行。
撒狄教會也認為自己是一個未鄙的教會,甚至是不至好的教會。在當代的人的眼中,她也是一個真正未鄙的教會,有主的榮光的教會。但是主耶穌對她講:「你名是活,實是死」,因為她的行做在上主的面前,無一項完全。
咱要常常謙卑在上主面前審核自己的行踏是不是合於上主的心意,是不是遵照他的教示。咱要常常誠心懇求聖神光照,並開咱的心目,俾咱看見自己靈命的狀況,並回憶過去所受、所聽,並執守,也悔改。

主後2009年10月4日國語禮拜講章

講題:挑戰新事物
經文:約書亞記3章1-6節
弟兄姊妹:平安!
●別讓自己後悔
在英國,有個牙醫師,名叫艾瑞克。他的太太名叫桃樂絲。有一天,他們決定要搬家,搬回桃樂絲的娘家-紐西蘭。因為桃樂絲想念家鄉。
其實,這不僅是搬家,而且也是移民。移民,對我們而言,或許有點特別,但絕對不是非常特別。只是最特別的地方是他們當時的年齡,艾瑞克102歲,桃樂絲87歲。當他們來到桃樂絲的家鄉,鄉親為他們舉行一場非常盛大的歡迎會。等安頓下來之後,艾瑞克就等著過103歲的生日。
來到一個新的地方,人總要許多地方要適應。適應,就是學習新的生活模式,接受不一樣的東西。而艾瑞克適應得非常好,當記者訪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時,他說:「我可不願意當我105歲、不能走路的時候,纔後悔自己沒有在102歲時,搬到地球的另一端去;如果你打算做一件事,那就趁自己還能做的時候,立刻行動吧!」(見10月號蒲公英)
●亞伯蘭面臨的挑戰
在將近四千年前,在中東也發生類似的事件。主角名叫亞伯蘭,75歲;他的太太撒萊,65歲。他們的搬遷更具挑戰性,因為上主必沒有告訴他們目的地在那兒,而且他們要離開自己本族,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去。或許亞伯蘭跟艾瑞克說同樣的話,「我可不願意當我80歲、失去上主祝福時,纔後悔自己沒有在75歲時,搬到上主所指示的地方去;如果你打算做一件事,那就趁自己還能做的時候,立刻行動吧!」
當人在做一件過去從未做過的事時,他必須面對新的事物的挑戰,他必須學習新的事物,他必須接受不一樣的東西。
●以色列人面臨的挑戰
在五、六個世紀之後,亞伯蘭的子孫以色列人,在摩西的領導之下,從為奴的埃及地來到約旦河東岸。摩西死後,約書亞接下領導權要帶領以色列人進入上主所應許的迦南美地。你想想看,他們進入迦南地之後,住在迦南地的原住民會乖乖地把土地拱手讓給以色列人嗎?勢必會遭受到他們的抵抗。戰爭,是以色列人必須面對的挑戰。在曠野,他們根本沒機會學習農耕,進入迦南地安定之後,他們要學習農事。在迦南地一定有許多他們在曠野所沒碰到的東西或事情,他們必須接受不一樣的東西。可是在面對這一些之前,他們碰到一個非常棘手的事,就是「渡約旦河」。那個時候,約旦河是滿水位。你想想看,要渡河的,不僅是大人,連老弱婦女都要;不僅是人要渡河,連家當、牲畜也要。那群人不是十個、二十個,也不是一、二百個,而是以百萬計。
這群以色列人怎樣渡約旦河?造船?造橋?挖隧道?都不是,上主命令他們跟著約櫃走,又命令扛約櫃的祭司,去站在河的中間。開玩笑,那不就是要他們投河自殺?如果當時的以色列人不肯面對新的挑戰,不肯學習完全信靠上主,不肯接受上主的命令,他們就無法過河,進入上主應許給他們的迦南美地。
●挑戰帶來的祝福
在十月號蒲公英雜誌裡有一篇文章,題目是「更棒的明天」。人生的旅程中,總有許多需要我們做抉擇的時候。有些抉擇是容易的,有些抉擇是困難的。在難以抉擇的時候,有些人猶豫、遲疑,就是不敢做決定。這篇文章鼓勵人「放手繼續往前行,勇敢地選擇一個方向前進」,說:在路上,你可能會碰上意想不到的冒險,裡面蘊藏著希望和夢想。下面的這段話,我非常喜歡。
「當你挑戰現狀:你將從新事物中發現朋友,了解到生命有許多面向,有很多方法可以成長!你將到達許多未曾想過的地方,見到未曾見過的事物,悠遊於未知的美好之地。」(見10月號蒲公英)
不過人傾向安逸,拒絕改變;然而挑戰總是帶來改變,大的改變或是徹底的改變。因此當挑戰來的時候,絕大多數的人的反應是逃閉,能閃就閃,能躲就躲。你知道逃閉挑戰的結果如何嗎?
想想看,如果約瑟拒絕接受挑戰,整天哎聲嘆氣,以淚洗面,他就一輩子當奴隸。怎麼可能成為埃及的宰相,救了他父親的全家?如果但以理拒絕接受挑戰,和其他的猶大少年人一樣吃王的膳食,那麼他頂多是巴比倫王朝的一個辦事而已。怎麼可能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下的總督?如果以斯帖拒絕接受挑戰,藏身在王宮裡。那麼她頂多救自己的性命。說不定改天她的猶大身份曝光,就見光死;或者像隻小狗趴在哈曼腳下求饒。怎麼可能救所有的猶大人的性命?
或許你說這跟我有什麼關係?那麼我們就來談談跟你有關係的。
●不要拒絕挑戰
在以色列南北國時,有一位先知名叫以利沙。有一天亞蘭國的元帥乃縵將軍求見,要求以利沙治好他的皮膚病。以利沙要他到約旦河洗澡七次。對乃縵而言,這帖藥是個戲弄。如果河水真的能治好他的病,那麼他何必千里迢迢來到那兒求醫。他的家鄉有二條河,河水比約旦清澈許多。如果他真的拒絕這個挑戰,他就一輩子與那皮膚病共存。幸好他有一位好僕人,開導他,他接受挑戰,皮膚病不見了。
在這之前,以利沙的一個門徒死了,生前欠了一屁股的債,債主就找上他的遺族,要把他兩個兒子賣為奴來償債。門徒的妻子就來找以利沙幫忙。以利沙問她家裡還有什麼,她說就剩下一瓶油。以利沙要她向左鄰右舍借容器,愈多愈好,然後把門關上,把油倒到容器裡。當這一家人把油往容器倒的時候,奇妙的事發生了,就是油倒不完。一直到所有容器都倒滿了,那兒子說:「再也沒有容器了」油就止住了。
當我們拒絕挑戰,就等於是跟上主說,「再也沒有容器了」福氣就止住了,恩典就止住了,神蹟就止住了。
「那是不可能的」或是「我不行了」這類的話少講。上主是全能的 神,在他沒有難成的事。耶穌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9:23)只要你相信你要做的事是上主要你做的,那麼那件事一定做得成;只要你相信你想要碰上的好事是出自於上主,那麼那件好事一定會發生在你身上。不要說「那是不可能的」。
前些日子,師母跟我說有一位殘障人士跟一位健全的人結婚。我心裡想,一個非常制式的想法,就是:一定旦那位殘障人士用他的殘障博取那位健全的人的同情,然後猛烈追求。那個健全的人出於同情,就和他結婚。這次野外禮拜,我看完了真情部落格-我的大寶貝-陳健孝和曹聖桃,纔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麼地制式。陳建孝是一位無法照顧自己的重殘人士,從不敢想會和一位健全的女孩子結婚。他們的相戀,是從曹聖桃跟一位同事說她對一個男生有好感開始,那同事把曹聖桃對他有好感的事告訴了陳建孝,陳建孝直覺是不可能,還親自向曹聖桃求證。雖然曹聖桃點頭承認,可是陳建孝一直說:「我們是不可能在一起的。」曹聖桃反駁他說:「沒有什麼可能或不可能,就看上主的心意。」於是他們向上主尋求三個印證。有一天他們在讀《荒漠甘泉》時,第一句話就是「上帝能將不可能的變為可能。」後來有一天,一位印度牧師到他們的辦公室帶領晨更,信息是「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那牧師告訴他們說,那信息是他踏入他們辦公室時聖靈給他的,要他放棄 準備好的題目。再過幾天,他們中心的牧師回國,他們把他們的事告訴了牧師,結果牧師沒有要他們好好考慮,卻說「為什麼不能?」
我們不要把「這是不可能的」掛在嘴吧上,在上主沒有難成的,只要是出自於他,即使是不可能的也將變成可能。
●雅比斯的禱告
相信在場有許多人知道雅比斯的禱告。那個禱告記載在《歷代志上》4章10節,說: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 神說:「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 神就應允他所求的。
上主是在沙漠開江河、在曠野開道路的 神。他要擴張我們的境界。我們若不拒絕他的賜福,我們的境界就不斷地擴張,教眾人因我們的擴張而蒙福。
●值得挑戰的
新的事物,不全都是好的,也不全都是來自上主。所以當我們願意挑戰新事物時,一定得選擇。
什麼樣的新事物纔值得我們挑戰呢?在接受挑戰之前,要問自己:
①那事物能榮耀上主嗎?
上主在《以賽亞書》說道:「凡稱為我名下的人,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是我所做成,所造作的。」(43:7)既然上主是為他自己的榮耀而創造了我們,我們當然要在各樣的事上榮耀他的聖名。
既然我們是為榮耀上主而活,所以不論做什麼都要榮耀上主。因此,在挑戰新的事物上,要問自己:這件事可以榮耀上主的名嗎?
②那事物能讓你自己樂在其中嗎?
上主要擴張我們的境界,這個擴張可能要花半年、一年或十年、二十年;而且要付上許多的心血。如果沒有持續,就等於是半途而廢,或功虧一簣。而要持續做一件事,就必須有一個持久的動力,而樂在其中可以促使人從上主那兒領受這持久的動力。
我們都知道笛卡兒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釋彩虹現象。你知道他為什麼要研究彩虹呢?依據諾貝爾物理獎的得獎者費曼的看法是「因為彩虹很美麗」。
唯有你樂在其中,纔能持續地接受挑戰,把事情做完成。
但你千萬不要聽了這篇信息之後,回頭跟你老爸老媽說,做什麼事都要樂在其中,所以我可以不可以不要讀書,不要做家事,不要…。在這兒我要澄清一下,接受挑戰與展履行責任是兩碼子的事。不管你願意或不願意,不管你喜歡或不喜歡,你要履行你的責任或義務。
③那事物能教人得益處嗎?
在呼召亞伯蘭離開吾珥時,上主對亞伯蘭說:「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亞伯蘭就是亞伯拉罕,而亞伯拉罕是我們的信心之父。所以我們做的事也要讓周遭的人得到上主的賜福。
●獻上活祭
弟兄姊妹:
依我個人的看法,不用刻意去尋求新的事物和挑戰,倒要和上主保持親密的關係,讓上主來引導我們前面的道路。他是創造我們的主,他最知道怎樣成就他的計劃在我們生命中;他是全知的主,他最知道什麼時候把我們帶入挑戰。
不過,我們要敞開心胸,不要限定自己的人生怎麼走,讓上主來帶領。還有,在陷入困境,遇見艱難時,我們要勇敢接受上主的安排,去接受境遇的挑戰,即使那挑戰是全新的經歷。但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當作聖潔的活祭獻上。你一獻上,你的生命就不再是自己的,而是上主的,他必為他的負責,他必為我們的一生負責。所以他必定會給你足夠的勇氣去面對,足夠的智慧去判斷斷,足夠的才能去解決,足夠的毅力去克服。

主後2009年10月4日台語禮拜講章(請用台語閱讀)

講題:總要持守
經文:啟示錄2章18-29節
弟兄姊妹:平安!
●多多的誘惑
在咱現時的生活中,充滿多多的誘惑,要咱離開信仰、離開上主。面對諸個誘惑,上好的策略就是「持守咱的信仰,無放棄,無妥協,無改換」。因為主耶穌總有一日會又再來。
●上帝之子
在寫給推雅推喇教會的批的起頭,《啟示錄》的作者約翰長老介紹耶穌基督安爾講,「上帝的子目睭親像火焰、腳親像光亮的銅的」。
推雅推喇城的守護神是阿波羅,阿波羅是宇宙的主宰宙斯的子。約翰介紹主耶穌是「上帝的子」就是向推雅推喇教會澄清一項事,就是耶穌是宇宙的主宰耶和華上帝的子,阿波羅不是。阿波羅是太陽神,人總是用戰士的形像打扮他。所以主耶穌用「火焰」的形像來顯明他是照於人內心的光,用「銅」的形像來顯明他是和歹相交戰的勇士。主耶穌的目睭親像火焰,就是講他會得可看到咱的心上隱密的所在,咱掠作許暗暗,無人看會著;但是主耶穌是光,他照到咱的心底,咱藏於心底的念頭,他攏知。主耶穌的腳親像光亮的銅,就是指他和歹相交戰的決心,絕對無妥協,而且一定戰到將歹消滅。
●謳樂推雅推喇教會
主耶穌講:「我知你的所行、你的疼,與信,與服事,與吞忍,復你路尾的所行,比起頭的較多。」
這是主耶穌對推雅推喇教會的肯定,肯定她的行踏,也肯定她的品格。「所行」就是行出的好;「疼」就是追求對方的利益;「信」就是全心信靠上主,就算遇著困逐也無改變;「服事」就是盡心照顧別人的生活;「吞忍」就是在患難中保持對上主的忠心,也保持對人的寬容。而且推雅推喇教會是順服的教會,知錯必改的教會,將來會行出又較多的好所行。
●容忍耶洗別假先知
肯定推雅推喇教會了後,主耶穌責備這個教會的過失。主耶穌講:「若是我有所責備你的,就是你容允彼個婦仁人耶洗別自己稱作先知的,她教示又迷惑我諸個奴僕行姦淫,又食祭偶像的物。」
這個被稱作耶洗別的婦仁人,咱無辦法查考出她的名字與身份。在古早以色列南北兩國的時代,有一個名稱作耶洗別的婦仁人,她是北國以色列亞哈王的王后。她將巴力宗教帶進北國以色列。主耶穌會稱彼個婦仁人作耶洗別,足可能是因為她將教會的一些會友帶入當地阿波羅神廟參與於其中的祭祀、宴樂。
推雅推喇教會內有一些信徒是生意人。生意人為著搶生意,往往會邀請客戶到神廟參加祭祀,又參加祭祀後的筵席,未免得又招待伊粉味的。諸個信徒信主了後,原本和神廟的活動切斷關係,也拒絕接觸粉味;但是看見對手藉著諸個招待將生意搶過去,心內都躊躇。在這種兩難的情境下,這個初世紀的耶洗別順勢傳揚一些道理,替諸個生意人開活路。有可能是類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或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教導,也就是:為了拯救許個失喪的靈魂,伊都要進入虎穴、進入地獄,和許個失喪的靈魂做同款的事,得著伊的認同,然後慢慢將許個失喪的靈魂從罪當中救出來。若有人指責她或反對她的時,耶洗別就講她所傳的是來自上主深奧的事;真可能她接續會安爾講:人保羅也講過,「向猶太人,我就親像猶太人,欲得著猶太人;向法下的人,我雖然本身無於法下,就親像法下的人,欲得著法下的人。向法外的人,我就親像法外的人,欲得著法外的人;其實我不是於上帝的法外,就是於基督的法內。」(林前9:20f)咱若將保羅所講這段經文的前後文詳細讀,就知這個耶洗別的硬拗。但她敢自稱作先知,一定有她的本事。在後面咱會解釋這點。
●報應
主耶穌責備推雅推喇教會容允這個耶洗別「教示又迷惑我諸個奴僕行姦淫」。這個行姦淫有雙層的意思,第一層是指參與在阿波羅神廟的祭祀中,第二層是指隨許個客戶去沾粉味。因為行肉體姦淫通常發生於眠床,所以主耶穌欲將這個耶洗別拋於眠床。也就是講:這個耶洗別迷惑一些信徒“在眠床”和鬼神行姦淫,所以主耶穌欲這個耶洗別拋於魔鬼的眠床,在許和魔鬼同受地獄的刑罰。不過在刑罰的進前,主耶穌寬容她一段時期,盼望她會悔改,離開歹代。但是她無反悔,無欲離開她的歹所行,繼續迷惑信徒去行姦淫。
許個受這個耶洗別迷惑去參與阿波羅神廟的祭祀的,或是和客戶逗陣去吃粉味的,或是參與於廟中的筵席的,主耶穌欲將伊拋入大患難中,受刑罰。許個作彼個耶洗別的徒弟徒孫的,主耶穌也欲將伊拋落地獄,受地獄的刑罰。
有的是暗中作彼個耶洗別的徒弟徒孫的,主耶穌講他「是鑑察人的心腸的」,他「也欲照各人所行來報應」許個人。在較早的時,咱有看見耶穌的目睭親像火焰,照光人心底上深沉的所在,人一切的心思意念攏無辦法隱瞞於他。而且他的腳「親像光亮的銅的」,他一定徹底執行他公義的審判。
●賞罰分明
對於其他的信徒,主耶穌安爾講:「若是尒在推雅推喇其餘的人,凡若無承受這號教示、也不識伊所講撒但深奧的事,我加尒講,我無用別號的擔互尒擔。」諸個容允彼個耶洗別在教會內興風作浪的信徒,若反悔,主耶穌也無欲追究。但是主耶穌特別交待講:「獨獨尒所有的,著持守它到我來。」
在古早的彼位耶洗別,靠著她是王后,運用朝庭的武力來對付上主的先知,強迫伊向巴力跪拜。主耶穌會將初世紀的這個假的女先知比併作早時的耶洗別,又交待推雅推喇教會講「尒所有的,著持守它」,顯明初世紀的這個耶洗別通過阿波羅神廟的祭司,和羅馬地方政府勾結,來困逐教會內許個對敵她的。莫怪信徒不敢講啥,出在這個耶洗別在教會內耀武揚威。
面對這個耶洗別的陷害和地方政府的壓迫。主耶穌勉勵許個信徒「尒所有的,著持守它到我來」,主耶穌若來,就欲攻破一切的勢力和邪惡的權勢。
●對咱講啥?
在批信的最後,主耶穌講:「有耳孔的,著聽聖神給諸個教會所講的。」所以這張批,不若寫給推雅推喇,也寫給其他遇著和推雅推喇教會同境遇的教會,包括現代眾教會。
安爾,通過這張批,主耶穌的加咱講啥?
●不可和世俗妥協
一、不可和世俗妥協
在職場,咱常常會受引誘去做不對的代誌。昨在路中,看見類似門聯的紙,頂面有二行的字,第一行寫:做對的代誌,是智慧;第二行寫,做不對的代誌,是愚戇。看見同事用無正當的手段搶著生意,或是製造高的業蹟,或是加薪、升官。咱的心頭總會癢癢,想講:他敢安爾做,我怎不敢。咱是基督徒,歹代不是敢做抑是不敢做,根本是未使做。
在咱拒絕的時,魔鬼或是許個做歹的人會煽動咱講,「信仰歸信仰,業績歸業績」或是「馬無野草不肥」或是「做了纔懺悔認罪」或是「你一定要和伊同款,若無你欲安怎去救伊的靈魂」…不管安怎,不對都是不對,上主講未使都是未使。不可掠作自己是特殊,會特別得著上主的寬容。做歹的人總盼望會得可將人「拖下水」,安爾做,至少許個人不敢將他做歹代的事暴露出去。所以伊叫咱做歹,無論理由是偌好聽,歹代絕對不可做。
●不可因為人在做而做
二、不可因為人在做而做
「除罪化」的代誌不斷在咱的社會發生,只有較多人的做,不對的、違法的,漸漸被接受、承認。譬如「通姦」,在咱的國家尚且是告訴乃論的罪,但是在一些國家已經不再是罪。但是加加減減有一些人的推動「通姦」的除罪化。在民主國家,就是不可避免的代誌;因為在民主國家,多數人的意見就會形成國家的政策。但是上主的誡命,未照人的心意來改變,就算講所有的人攏的做的歹,在上主來看,都是違背他的誡命;上主無因為所有的人攏的做,都改換他的誡命。
●你是兄姊的守望者
三、你是兄姊的守望者
推雅推喇教會容允彼個假先知耶洗別在教會引誘兄姊去與異教的神明交湊,行姦淫。伊會安爾做,是因為彼位耶洗別勾結地方政府困逐許個反對她的。就算安爾,推雅推喇教會猶原受到耶穌的責備。如果咱容允假的道理、歪泏的教示在教會引誘會眾跋倒,犯罪,咱都比推雅推喇教會較害。因為咱現時無受著宗教或政治的壓迫。咱每一個人攏是其他的兄姊,包括長執,包括牧者,的守望者。如果伊有什麼違背聖經的行做或傳講,咱著用溫柔勸勉伊。伊若聽,咱都得著咱的兄姊;伊若不聽,就用禱告將伊交給上主。
●做對的事
弟兄姊妹:
主耶穌一定再來,早慢耳。無論是早抑慢,咱攏要面對上主的審判。咱要知耶穌的目睭親像火焰,他看透咱的內心,看入咱內心上深沉的所在。咱的心思,咱的動機,他攏詳細知。他講他是鑑察人心腸的,也欲照咱各人所行的來報應。咱要知耶穌親像光亮的銅的,他一定會徹底執行他的審判。所以無論環境如何,無論其他的人安怎做,你我攏只有會得可做對的代誌,親像耶穌所講的,獨獨咱所有的,著持守它到主耶穌來。

主後2009年9月27日野外禮拜(請用台語閱讀)

講題:祢真偉大
經文:羅馬書1章19-20節
弟兄姊妹:平安!
這幾天比較卡注意氣象報告,真驚今仔日的天氣落雨。落雨,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需要雨水的人,總是歡迎天落雨;無需要雨水的人,抑是欲跮踱的人,總無盼望落雨。不過,雨是上主的恩典。
咱每天排放多多的拉撒水,洗腳手面的拉撒水,洗衣的拉撒水,洗碗筷的拉撒水,洗菜、洗魚肉的拉撒水,流土跤的拉撒水,排洩體內廢棄物的拉撒水…諸個拉撒水流於水溝,流到河川,流到大海。咱無煩惱咱排放偌多的拉撒水,因為水道頭一轉,清氣水都來。水道頭的清氣水從自來水廠來,自來水廠的水是從水庫來,水庫的水是從山裡的溪溝來的,溪溝的水是從雨水來的。
上主的創造非常奇妙,他在地球設立一個水的淨化系統。炎熱的日頭照於海面上,海水蒸發成作水氣,將內面的雜質攏除掉。水氣沖高,遇著冷空氣變成細細的水滴成作雲,有的變成黑雲,然後落雨。雨水聚集於溪溝,流到水庫。有的變成雪,落於山頂。天氣一熱,就融掉,成作水,聚集於溪溝,流到水庫。
雨水落在土頂,土將它吸收。它將土裡面有機肥溶在它裡面,植物藉著根通過毛細作用,將含有營養份的水送到體內的各所在。毛細作用,對植物來講,是一個真奇妙的功能。你若站在二樓的陽台,用一支長長的吸管吸囥在樓跤的飲料。可能你「用盡吃奶的力量」,吸無半滴。但是一樓高的樹仔滿滿是,在原始森林,四、五樓高,五、六樓高的樹仔也滿滿是,它竟然有辦法從土跤吸收水分,就是通過毛細作用。
雖莽在八月初八,大水重創台灣的東部、南部,造成多多的死傷,多多家園的毀壞;但是咱猶原需要水。咱的生活未得可離開水,咱的身體也需要水來送氧氣、營養份和排洩物。水在咱的體內的運作又是另外一個奇妙。自然現象非常奇妙,水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項。諸個奇妙攏的加咱證明,這個天地一定是一位超權能的神所創造的。奇妙的自然現象的向咱證明:宇宙中有一位神。
每一個宗教攏有它的創造故事。咱加減會遇著這款的挑戰,都是:彼位宇宙的神豈是尒基督教的上主?
有一種松樹,它的果子叫毬果,殼非常硬,就算用鐵鎚去摃,它也未開。全年通天偌親像石頭掛在樹上頂,有可能十年、二十年攏無動靜。咱會想,這款果子有啥路用。但是萬不一發生森林大火,經過火一燒,它就小許打開。等候大火將大一片樹林燒掉,周圍的溫度降底了後,果子完全打開,裡面的籽掉落來,因為有二片若翼的物件,就隨風飛。經過一段時間,就有新的生命在彼片被火燒兮臭火乾的土地又出現。
咱基督教的信仰和一般正統的宗教一樣,攏是的勸咱作好。咱基督徒也和一般人同款,有病痛,有艱難,有死失;但咱基督教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所在,就是在疼痛、艱難或死失…諸個逆境中,上主欲將勇氣和氣力賞賜給咱,俾咱藉著這個勇氣,站在彼個氣力,去面對逆境,在逆境中展現咱的生命力。
有一個人信主半年。有一日住於他的隔壁的問他,講:「老李,老李,自從你去教會了後,我都一直的加你chin-chio。我看你去教會了後,與以前同款,無較好額,也無較順事,與阮同款,嘛是會遇著破病;但是我發現你比以前較快樂。為什麼?」
老李都加他的厝邊小林講:「信主了後,我對代誌看法無同。以前,遇著無順事,就怨天怨地怨自己命歹;若遇著破病,就掠作自己得罪什麼神明。但是這嘛無同,我相信諸個代誌是上主的磨練我,加添我的價值。」
小林聽了霧煞煞,問:「我聽嘸,你是不是解釋一下?」
「比喻講,有人將一塊大石頭放在尒兜的門邊。你的感覺是安怎?是不是嫌thin-the?如果有一個藝術家將這塊大石頭做成一組桌仔椅仔,又送倒轉來,放在尒兜門邊。你的感覺又是安怎?你豈會嫌thin-the?是不是找一個所在來下這組石頭桌仔椅仔?如果彼位藝術家是朱銘,他將彼塊大石頭做成一個藝術品,又送倒轉來。你的感覺又是安怎?豈會嫌thin-the?豈會請裁找一個所在來下彼個藝術品?為什麼你欲安怎做?豈不是因為價值無同款?平平是一塊石,經過大師的摃、鋸、刻、磨,價值都加添千倍、萬倍。上主是超級大師,他用各種的境遇的加我雕刻,的加添我生命的價值。」
就偌親像毬果一樣,上主將多多潛在的能力囥在咱的生命內。諸個潛在的能力,偌親像毬果裡面的子一樣,平常時它沕於咱的體內,未走出來;等候遇著逆境、艱難,一部分的潛在能力就走出來,幫助咱面對逆境、艱難,也加添咱生命的價值。
就因為上主通過環境的捏造,加添咱生命的價值。所以咱知彼個創造天地的主宰就是耶和華上主。
弟兄姊妹:
在大自然的奇妙,咱可看見有一位神;在咱生命的改變,咱可講彼位神就是耶和華上主。願咱常常謳樂他,敬拜他。大衞曾安爾對上主講過,「你是我的主;你以外我無福氣。」(詩16:2)既然在上主以外,咱無福氣,安爾咱是不是要常常謳樂他,敬拜他?

Follo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