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 2009

主後2009年11月15日國語禮拜講稿

講題:責任總是在我
經文:希尼米記1章
信息:
弟兄姊妹:平安!
●誰的責任?
在八八水災之後,哪一句話最常被人提起?我猜是「誰的責任?」不只八八水災,只要有傷亡,這句話就常常被提起。在災難之後,哪一句話是大家期望聽到,卻很少聽到的?我想是「這是我的責任。」
不過,這句話「這是我的責任」卻是我們應該常常告訴自己的,以此為自己負責。有三方面是我們要扛起責任:
第一:自己的過錯。
●自己的過錯
在《撒母耳記下》6章,我們看見身為以色列王國的王的大衛,要把在巴拉猶大上主的約櫃移到耶路撒冷城。這個喬遷大典的陣仗非常大,大衛王挑選了三萬人來參與服事。烏撒和亞希約預備了一台新車,也就是沒有人用過的,把約櫃擺在上面,然後一個引路,一個在旁護送。沿途,帶著各式各樣的樂器的樂隊吹奏美妙的聲音。起先都非常順利,隊伍來到拿艮的禾場時,牛失前蹄,牛車大晃動,車上的約櫃隨著晃動,烏撒眼看約櫃要掉下來,趕緊用手去扶。他沒有惡意,反而是怕約櫃掉落在地上;上主卻向他發怒,擊殺他。大衛看見這件事情,非常恐懼,說:「耶和華的約櫃怎可運到我這裡來?」倒底誰是主?誰決定約櫃安放的地點?
身為國家的領導者,也是這次約櫃喬遷的主導者,目睹這慘劇,應該要細察慘劇發生的原由;而不是把「約櫃」看成瘟疫般地拒絕約櫃與他同住。他把約櫃遷到迦特人俄別以東的家。等到三個月後,有人向他報告說上主大大賜福俄別以東的家,他纔知道約櫃不是災禍的根源,烏撒的死不能怪罪上主。這次他負起了責任,細察慘劇發生的原因,後來知道約櫃必須由祭司扛,不能放在牛車上運送。
前些日子,在報章上看到一篇文章,覺得滿辛酸的。一個家庭主婦,總想把家裡整理得乾乾淨淨,把孩子教好,因為她的先生很辛苦在事業上衝剌,盼望帶給他們的家幸福。這位家庭主婦總是把家整理得井然有序,卻沒辦法把孩子教好。每天她緊盯著孩子寫作業,背書。作業,寫不好,重寫;書,背不熟,重背。孩子的成績總是中下。有一天,孩子的表現讓她失望透頂,就罵她孩子說,「我怎麼會有你這樣的孩子?」說完,就離開孩子的房間,坐在沙發上生悶氣。過了一陣子,孩子把作業錯誤的地方更正好,拿來給她檢查。她隨意看看,沒給孩子好臉色。孩子好難過,抱著她,哭著說:「媽媽,你明知道我這麼笨,為什麼要把我生下來?」
孩子笨,不是孩子的錯。錯在這位家庭主婦急著要證明自己是好媽媽、好太太。我們常像這位家庭主婦,把自己的過錯往別人身上推,好證明自己是個好人。
犯了罪之後,要負責。有了好表現,要不要負責?怎麼負責?
●自己的好表現
有一個不義的管家被他的主人解僱。為了往後日子的生活,他把欠他主人債務的人找來,改了借條,譬如欠100簍油的,改成50。他想藉此有恩於那些欠債的人,將來他失業的時候,這些人為了報恩,會接他過去住。主人知道這件事,就誇獎這個管家說他做事聰明,又說:「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較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路16:8)
在職場上有一些今世之子的作為,是我們這些光明之子應該學習的。在職場上犯了錯,當然要負起責任;如果完成任務或創下佳績呢?一些今世之子會這麼做?他們會說:「老闆(董事長或頂頭上司)英明,領導有方,我們纔會創下如此業績,完成這艱鉅任務。」他們會把一切的功勞送給他們的老闆。這是一個我們光明之子要向今世之子學的榜樣。在做了任何好事或做了對的事,或是完成了使命之後,我們的任務,我們的責任,就是要把一切的功勞、一切的榮耀都歸給我們的天父。
不要說,這是拍馬屁。這絕對不是拍馬屁,我們能做對事,能把事情做好做對,是因為有聖靈的指引和扶持,特別是他將生命賜給我們,也賜給我們聰明、才智。沒有生命,沒有才能,我們能做什麼?《約翰福音書》15章,耶穌說他是葡萄樹,我們是枝,枝如果沒有連在樹上,就不能結果子;它的結局就是被人拿去燒了。
上主是為榮耀自己來創造我們,《以賽亞書》43章7節說:「凡稱為我名下的人,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是我所做成,所造作的。」而上主自己說:「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詩50:23)所以做了好事或是把事情做好,我們要負起責任,獻上感恩的祭來榮耀他。
《詩篇》105篇1-3節說:「你們要稱謝耶和華,求告他的名,在萬民中傳揚他的作為!要向他唱詩歌頌,談論他一切奇妙的作為!要以他的聖名誇耀!」稱謝上主,不僅能榮耀他的名,也能將他奇妙的作為宣揚出去。記得感謝上主時,不要僅僅說,「謝謝您,您真的很愛我。」若不是牽涉到個人的隱私,你一定要大聲說,「主啊,謝謝您!在準備這篇講章的開頭,我真的不知道要說什麼,也不知道要怎麼說,後來他把信息放在我的心中,教我說什麼,教我怎麼說。主啊,謝謝您,您真的很愛我。」
再來,我們要在自己的使命中扛起責任。
●自己的使命
在今天的經文中,我們看見尼希米在上主所託負的使命中扛起責任。
在那一天,幾個猶大人從猶大地來。這些人是從被擄之地歸回故鄉的,去了又回來的。尼希米問他們關於耶路撒冷城和住在那兒的人的近況。他們回答說,住在那兒的人受到外族的凌辱、欺壓,城牆被拆毀,城門被放火燒。尼希米聽見這些話,就坐下哭泣,悲哀數日,禁食禱告。
在尼希米的身上,我們學到這個功課:在別人的災難中,我們有責任要為他禱告。在一開頭,我們有談到:在大災難發生之後,很多人共同做的一件事就是問「是誰的責任」或是「是誰要為此負責」。在知道一個人碰到不幸之後,人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問:「是誰造成的?是他,或是別人?」因為大家心裡有個底,就是:做錯事情的人要負責。但是尼希米卻教導我們說,要為這件事哀傷,要禱告。這是我們的責任。
或許有人會問:在別人的受難中,我要禱告什麼?
Ⅰ跟上主說在這個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Ⅱ設身處地地去想,受難者的心情是怎樣心情,然後跟上主說;Ⅲ設身處地地去想,受難者在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什麼;Ⅳ問上主說:在這個事件中,我能做些什麼?Ⅴ在上主面前安靜,等候聖靈跟你指示如何為受難者禱告。
在尼希米禱告之後,上主將一個負擔放在他的心中,就是重建耶路撒冷。我們不知道他花多少時間去抗拒,但他最後還是扛起這個重責。為什麼我猜他會抗拒,而不是立即承接下來?因為那是一個大的挑戰。Ⅰ他要放棄優渥的生活:他身為酒政,經濟狀況一定不錯。如果去耶路撒冷,他就非得跟受苦受難的同胞住在一起不可。Ⅱ他得面臨外族的欺壓和凌辱;雖然他有皇帝當靠山,但是天高皇帝遠,遠水救不了近火。
很可能在你為受難者禱告之後,上主將一個負擔放在你的心中。那是一個挑戰,可能是個大挑戰,你多少會抗拒。愈大的挑戰,你的抗拒會愈大。你願意扛起這個負擔嗎?既然上主將這個負擔放在你的心中,你就應該扛起這個責任,完成上主所交託的使命。或許你會埋怨說,「為什麼要找我,不找別人?」別埋怨了,你不想扛起這個責任,上主也不會硬迫著你去扛,他會興起別人,把這個負擔放在他的心中,交託他來完成。不過,你拒絕之後要覺悟,你的人生就少了這一個精采的故事。
蘋果公司的創辦人,也是皮克斯動畫公司的創辦人,Steve Jobs是個非常幸運的人,在他17歲時,他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大多數的人沒他那麼幸運,可能到了三、四十歲還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甚至有人到了退休,到了最後一口氣,還不知道。但我相信,上主既然給了人生命,一定會把某個負擔放在人的心中;只是人忽略了,或是把它推掉了,因為他倘若扛下那使命,他就要面臨很大的挑戰。可是,有哪個傑出的人在他的生命中不遇見挑戰?若研究那些傑出人士的一生,你會發現他們傑出的程度往往跟挑戰的難度和廣度成正比。沒有挑戰的人生總會是渾渾噩噩過一生。
你要在渾渾噩噩中過你的一生嗎?如果不願意,你就要祈求上主把負擔放在你的心中,你就要反省過去是不是忽略了那負擔?還是你把它推掉,因為你不喜歡挑戰?你要多關心你周遭發生的事,因為上主常常藉著周遭的事把負擔放在你的心中。
●願意扛下嗎?
弟兄姊妹:
上主要我們在這三方面扛下責任,Ⅰ自己的過錯;Ⅱ自己的好表現;Ⅲ自己的使命。你願意扛下這些責任嗎?

主後2009年11月15日台語禮拜講稿(請用台語閱讀)

講題:著奮志來反悔
經文:啟示錄3章14-22節
信息:
弟兄姊妹:平安!
●無冷無熱
相信咱曾聽見人的講,啥咪人無冷無燒,抑是啥咪人無冷無熱。
這個「無冷無熱」是什麼意思?
如果有人咱教會無冷無熱,你會認同否?
●耶穌的自我介紹
這張批和頭前的六張批一樣,一開始榮光的主耶穌攏會介紹自己,而且他的自我介紹攏與收批的教會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榮光的主耶穌安爾介紹他自己–作阿們,作忠信真實的干證,作上帝造化的源頭的,…
「阿們」的意思就是真的,真實可靠的。耶穌用「阿們」和「忠信真實」雙重保證他的干證是真的,是可靠的。他在干證什麼?他在干證上主的慈愛、權能與救恩。他將上主的慈愛、權能與救恩完全、透徹表明出來。無親像一些生理人,一再強調產品的優點,卻淡化產品的缺點,甚至完全無提起它的危險性。上主的慈愛、權能與救恩攏非常齊全,無啥咪缺點,但是他會要求人完全的獻身、完全的順服與完全的信靠。
耶穌是上帝造化天地萬物的源頭。在《約翰福音書》1章3節有安爾的記載–萬物從道來創造;既若受創造的,無一項呣是從他來創造。《歌羅西書》1章15-16節安爾記載–他是未得可看見的上帝的像,他是頭一個生的,於攏總受創造者的代先。因為萬物於他來創造,…萬項有攏是從他,也為著他纔受創造。在《箴言》8章22-31節,也有類似的記載。足多人將他所積聚的或是所經歷的攏歸於他自己的能(gau)與辛勞,但是榮光的主耶穌講,一切攏從我此去的。
●無冷無熱的教會
自我介紹了後,榮光的主耶穌責備老底嘉講:「我知你的所做,你是無冷無熱。…」老底嘉城無水源,需要從Denizli引水。但是附近的二座城歌羅西城與希拉坡里城卻因為伊的水泉出名。歌羅西城出冷泉,希拉坡里城出熱泉。泉水若無冷無熱,因為這款的泉水多多,未引起別人的注意。水泉若欲出名,不是要冷,就是要熱。主榮光的耶穌責備老底嘉教會「無冷無熱」,就是講伊未會引起人的注意,來為主作見證。「熱」是指什麼?敬拜火熱,事奉火熱,奉獻火熱;「冷」是指什麼?安靜靈修,理智教導,深沉關懷。「熱」與「冷」是指信仰生活的二種方式。什麼叫做「無冷無熱」?就是:請裁(隨便,馬馬虎虎)。敬拜請裁,事奉請裁,奉獻請裁,靈修請裁,教導請裁,關懷請裁。一切攏無用心,攏是在做給人看耳。
在《約翰福音書》4章,有記載耶穌與一位撒馬利亞婦仁人的對話。在對話中,耶穌傳授敬拜的秘訣–若是時欲到,現今就是,真實敬拜的,卻用神用真實敬拜父,因為父是要這號人敬拜他。(23)真實的敬拜是出於心底(真心,誠實),用敬虔的態度(神魂)。表面、無心、請裁的敬拜、事奉、奉獻、靈修、教導、關懷…上主怎有可能接受?所以榮光的主耶穌講:「我欲吐你出我的嘴。」在《約翰福音書》15章,主耶穌有安爾的教示–我就是葡萄樹,恁就是枝。待於我,也我待於他的,就結果子多多;因為若與我相離,恁就未會做啥咪。人若無待於我,就受棄捨於外面親像枝續枯焦,人撿伊拋落火就燒去。「吐出…嘴」就是無待於主耶穌。
●教會的窘況
為什麼老底嘉教會會變成略溫燒(la-lun-sio),無冷無熱?榮光的主耶穌診斷的結果是–因為你自己講:我是好額,已經發財,攏無欠缺;也呣知你是困苦、可憐、宋鄉、睛暝、褪裼。
老底嘉城是羅馬帝國弗呂家省的行政、貿易和交通中心;政治、商業和運輸為這個地區製造多多財富。這地區出產的羊毛和一帖眼藥非常出名,為多多人帶來好額。會使安爾講,老底嘉城是一個藏有寶藏的礦場,等候人去挖掘。老底嘉教會的信徒,拜一到拜六,全日無閒於掘寶;主日,身於聚會的所在,心卻在外面,計劃禮拜息,就欲去賺錢,欲邀什麼人倒陣吃飯,交陪、講生理。這款全心一意想欲賺錢的人,頭殼裡面所盛的是賺錢的念頭,伊感覺他會得可來禮拜已經給教會足大的面子,欲叫他服事、靈修,那是無可能的代誌。在他心底所想的就是,「我已經有夠好,若無,上主未俾我即好額。」這款的思想可能來自《約伯記》。約伯是一位「完全又正直,復敬畏上主,離個諸個歹」的人,上主賞賜給他多多的財富。特別在苦難了後,上主給他的財富又較多。老底嘉教會因為上主的賞賜夠額,所以「攏無欠缺」;也因為「攏無欠缺」,所以就伊的心裡來講,既然錢會解決一切,上主對伊來講,有無攏無差。
事實上,老底嘉教會是「困苦、可憐、宋鄉、睛瞑、褪裼」。
老底嘉教會在一般人的眼中,是「光鮮亮麗」、行路有風,但在上主的眼中卻是落魄、可憐,若親像流浪漢一樣。因為伊「宋鄉」,伊無積聚財寶於天裡;伊「睛瞑」,伊看未著自己靈命衰微的狀態與屬天的福氣;「褪裼」,伊無為自己所行的歹懺悔認罪。
●治療
榮光的主耶穌診斷了後,就提出治療的藥方,講:「我替你想:著從我買過火鍛鍊的金,可得著好額;復買白裳可穿,俾你無露現褪裼的見誚;復買藥膏來抹你的目睭,俾你會看見。」
老底嘉教會無遇著政治或宗教的困逐,伊受著的困逐是宴樂的困逐,要伊離開上主。針對這個困逐,榮光的主耶穌要伊過簡僕的生活,幫助宋鄉人,積聚財寶在天裡。因為伊無用心於敬拜、事奉與靈命的追求,又縱容自己浪費,繼續犯罪,榮光的主耶穌要伊懺悔認罪,可從他許得著白裳穿。因為看未著自己屬靈的狀況與屬天的福份,榮光的主耶穌要伊懇求聖靈的膏抹,打開伊心靈的目睭。
●疼她,就責備她
榮光的主耶穌已經預見老底嘉教會未堪得承受著他的責備,打消行天路的意願,就又勸勉伊講:「既若我所疼的人,我責備來警戒伊…」在《約翰福音書》6:37有記載耶穌的應許–「既若父所給我的欲攏就近我;就近我的人,我決斷無棄捨他。」在《希伯來書》12:6有記載講:「因為主所疼的,就警戒他,復凡所接納的子,就用鞭打他。」雖然老底嘉教會是無冷熱的教會,雖然主講欲將伊吐出他的嘴,但是她猶原是主所疼的教會,每一間教會攏是主所疼的教會。就因為主疼伊,所以纔責備來警戒她。
榮光的主耶穌勸勉按算放棄行天路的意願的老底嘉教會「著奮志來反悔」。「奮志」就是將欲熄的意願又煽乎它旺(me),然後用心於敬拜、事奉與靈命的追求,避免浪費,節省開銷,又離開歹代,慷慨賙濟,積聚財寶在天裡,又懇求聖神的膏抺,又將心門打開,俾打門的耶穌入來。安爾,伊就欲成作得勝者,伊就欲得著這個大福份,就是:和榮光的主耶穌同坐桌於天堂,享受天頂的筵席。
●有關係否?
這張寫給老底嘉教會的批與咱有關係否?
有。榮光的主耶穌講:「有耳孔的,著聽聖神加諸個教會所講的。」「諸個教會」,不是一間,是幾若間甚至幾若十間、幾若百間。凡是和老底嘉教會有相款情況的教會,就是掠作自己是「好額,已經發財,攏無欠缺」、卻是「困苦、可憐、喪鄉、睛盲、褪裼」的教會,榮光的主耶穌的勸勉是為伊來發出的。
●現世代的老底嘉
到底咱的教會是不是榮光的主耶穌所勸勉的教會?
問咱自己:「敬拜有用心否?」「事奉有用心否?」「靈修有用心否?」「關懷有用心否?」抑是只不過是表面,做乎人看的耳?
如果咱無用心於敬拜,無用心於事奉,無用心於靈修,無用心於關懷,只不過是做乎人看的,安爾咱就是掠作自己是「好額,已經發財,攏無欠缺」、卻是「困苦、可憐、喪鄉、睛盲、褪裼」。安爾,咱就是現世代的老底嘉教會。
或許你欲講,「無啦,不是安爾。我無好額,我有多多欠缺。」安爾,我欲問你,如果你無好額,有多多欠缺,為什麼你無要用心去經營你與上主的關係?你若按算將來需要某咪人的幫助,是不是會代先經營你和彼個人的關係?若進前忽略,無做到;在拜託的進前,是不是會先送禮物或是帶伴手禮?你無用心去經營你與上主的關係,豈不是在表明你無需要上主的逗相共,因為你有非常強的人脈,有代誌找伊都好,不免找上主;或是因為你有非常強的能力,有代誌自己解決,不免勞煩上主?
咱常常掠作自己偌親像約伯一樣,是一位「完全又正直,復敬畏上主,離個諸個歹」的人,也遇著無緣無故的災害,但是不知安怎上主的報答一直無臨到。咱會安爾認為,那是因為咱心靈的目睭睛盲,無看見自己靈命敗壞的情況。有時,咱發現自己不是親像約伯許爾敬虔、完全、正直又離開歹代,但是咱卻講:我已經比多多人較好千倍、萬倍。咱會安爾講,那是因為咱心靈的目睭花,看不清。
求聖神打開咱的心目,俾咱看見自己靈命的狀況。
●跟隨主耶穌
21節是一節非常重要的經文,它講:「得勝的人,我欲俾他與我同坐於我的座位,親像我得勝,來與我的父同坐於他的座位一樣。」主耶穌「得勝」,上主「高升他極高,賞賜彼個名盤過於萬名的頂面的,俾既若於天、於地,與於地下的,於耶穌的名無一個腳頭窩呣跪拜」。咱人「得勝」,榮光的主耶穌和咱同坐桌於榮光的天堂。在此,榮光的主耶穌要咱照他的款式來得勝,也就是跟隨他的腳步,抬十字架行天路來得勝,也就是順服於上主的旨意完成上主交託的使命來得勝。換句話,咱若欲進入天堂,和榮光的主耶穌同坐桌,就是要照他的款式來行。在你做代誌的起頭,你要問自己,「如果是主耶穌,他會安怎做?」在代誌做息,你也要問自己,「我有照耶穌的款式做否?」若無,又問自己,「為什麼我不肯照耶穌的款式來做?」
●良藥苦口
咱的讀榮光的主耶穌寫給七間教會的批的時,咱的心情安怎?聽了《啟示錄》系列的講道了後,咱的心情又是安怎?
絕大部份的信徒要聽的信息是「信耶穌有水牛」,不是「信耶穌有永生」。這隻水牛,會得可換作人想欲得著的,親像錢財、權能、順事、勇健、愛情、親情…等等。但這不是上主應許欲給咱的。聽了見證了後,你要想看嘜,伊的經歷有可能複製於所有的人的身上否?他有可能又複製同款的經歷在他的身上否?若不是,那就不是上主應許給咱的。譬如有人見證講,他駛車來教會來參加聚會,驚歹停車,就祈禱主幫助。在他的車駛近教會的時,發現有一台車抵仔駛離開停車格。這個經歷,可以複製於其他的人的身上否?我知,有多多人找車位找足久了後不得不要停於收費停車場。我想,彼個見證的人也不是逐回來教會,上主攏為他備辦車位。所以那不是上主的應許,是上主對彼個人在彼個時的特別恩寵。上主所應許的只有永生–平安、喜樂,與永遠的活命。
《約伯記》所在表明的,就是咱信仰的歷程。1:1-2:10,是咱人生的實況,就算咱是完全又正直、敬畏上主、離開歹代,猶原會遇著災難、艱難、逆境。2:11-37:24,是人在找求人生的答案。38:1-41:34,是聖神引導人去看見上主的權能與榮光。42:1-6,是人發現自己的有限,誠心順服於上主。42:7-17,是預表人進入天堂所享受的屬天福氣。
我瞭解,聽了《啟示錄》系列的講道了後,咱大家的心情大部分是非常沉重,心裡講,若安爾,咱豈欲又行天路?在這個時,聖神勸勉咱講:「既若我所疼的人,我責備來警戒伊;所以著奮志來反悔。」
如果你尚未可接受這個勸勉,聖神又用一個例,俾你來想,就是:你去做健康檢查,是要醫生隠瞞你的病情,抑是指出你的病情?你豈會因為醫生指出你的病情,就拒絕給彼個醫生來治療你的病?

主後2009年11月8日國語禮拜講稿

講題:發現生命中的樂趣
經文:以弗所書5章14-21節
信息:
弟兄姊妹:平安!
●為著什麼感謝?
假設有一天你的手被鋒利的刀子割到,非常痛,而且流了許多血。就在那時候,聖靈感動你要為這件事感謝。請問你會怎樣做?
要為你活著這件事來感謝。就因為活著,你纔會痛,而且流了血。像這樣,每一個信主的人都能在生命中發現樂趣,並享受之,藉由:
●相信–God is wonderful
上主是創新事的 神;祂可以在沙漠開江河,在曠野闢道路。上主命令他的子民要常常喜樂,所以他必定是位喜樂的  神。祂把生命賜給人,就是要人享受生命;享受必定帶來歡樂;沒有歡樂的,哪算是享受?所以你要發現生命中的樂趣並享受它,一定得相信掌管我們生命的主必定在我們的生命中藏著樂趣,等待我們去挖掘。
《詩篇》33篇5節說:「遍地滿了耶和華的慈愛。」換句話說,我們生活在充滿上主慈愛的環境中。或許我們的肉眼看不見,它們就在我們的四週。只要我們心靈的眼睛被打開,就能看了。我們一定要相信愛我們的上主,將祂的慈愛充滿我們的四周,只要我們想要,就可以得著。
《詩篇》81篇10節說:「你要大大張口,我就給你充滿。」上主要我們大膽地跟他求,他必將歡樂充滿我們的心。上主會發出這個命令,上主敢發出這個命令,就是因為祂是全能的 神,在祂沒有難成的事。
有個父親帶著他的孩子去登山。在出發前,他告訴他的孩子說,要帶他一個奇妙的地方。在登山的過程中,他們二個人吃盡了苦頭,衣服破了,手掌皮也摩破了,腳又酸,全身又累。雖然如此,那孩子相信他父親會帶他到一個奇妙的地方,一句怨言都沒有。等到站在山頭往下望時,一幅難忘的美景出現在他們眼前。所有的疲憊都不見了。回家後,那孩子把當天的經過滔滔不絕地告訴了他的母親;隔天到學校,他又把登山的經過和山頂所看見的美景看見他要好的同學。
如果這孩子不相信他父親的話,就看不到那難忘的美景,也沒有那段精采的登山經驗可以跟人分享,也不能在分享中享受成就感和自信心。
《詩篇》66篇這麼說:「 神啊,你曾試驗我們,熬煉我們,如熬煉銀子一樣。你使我們進入網羅,把重擔放在我們的身上。你使人坐車軋我們的頭;我們經過水火,你卻使我們到豐富之地。」(10-12)許多事情讓我們覺得苦,但是上主卻是要藉由那些事情引導我們到豐富之地,讓我們的生命充滿歡樂。走過那艱辛的路程之後回頭看,你會發覺自己還算不錯。在分享這段經歷時,你從聽眾崇敬的神情中得到上主為你預備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主導–from Don't to Let's
有人會說,「有一些事是我不想做的,別人卻硬要我做。我怎麼可能在這些事當中發現快樂?」
如果你這樣問我,我會反問你,「為什麼容讓別人強迫你做那些事?」別人會把我們不喜歡的事堆在我們身上,常常是因為我們無法決定自己要做什麼或是我們不想做什麼。我們自己不決定,別人就替我們決定。
譬如說,開會要準備便當。總務問你要吃什麼。你說隨便。所謂隨便,就是你決定就好。等便當買回來了,不合你的胃口。你明明不喜歡吃,也得勉強吃了。像這樣子,你能怪誰呢?你如果要在吃便當中享受樂趣,當人問你要吃什麼的時候,你就問他有什麼選擇。或許選項不多,但至少稍微合你的胃口。不然,你就勇敢接下買便當的任務,那麼,你就有更多的選擇。
工作,對某些人來說,是個樂趣;對某些人而言,卻是苦差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人可以把工作當成樂趣,是因為那工作符合他的興趣、個性,或者他在那工作找到意義;相對的,人把工作當成苦差事,是因為那工作不符合他的興趣、個性,或者他在那工作找不到意義。
或許你會問,「他為什麼不找個符合他的興趣或個性的工作來做?」或許有些人會告訴你說,「別天真了,工作哪有那麼好找?」這個回答可以算對,也可以算不對。我們都知道職場的生態就是–不是你挑人,就是人挑你。如果你有本事,就可以挑選你的工作,看看哪一個比較適合你;而且本事愈強愈多,你挑選的範圍就愈大,挑選的機會就愈多。沒有本事,只好等人來挑。人家挑你,就是給了你人情,你還能嫌什麼。
為什麼我一再鼓勵你們要不斷地裝備自己?就是希望你們在將來挑選工作時,有更多的機會選擇,可以找個合乎自己期待或要求的工作,來享受工作的樂趣,不會像死鴨子被趕上架般地,忍受你的工作。
我們也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在一些情況下,人無法伸展壯志,必須「為五斗米折腰」。那時,你必須在你從事的工作中找到意義。有了意義,自然會得到樂趣。我非常誠心向大家推薦《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這部影片。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來說,它告訴你要在工作中找到意義;對享受工作的人來說,它告訴你專業的重要性;對未踏入社會的人來說,它告訴你工作有快樂的一面,也有它辛酸的一面;雖然行行出狀元,但都得付代價。
不要讓人把你不想要(Don't)的工作加在你身上,而且讓自己(Let's)為自己喜歡的工作賣命。
●珍惜時光–I have to do something
「賣命」在現今的社會,並不是一個受歡迎的名詞;但在基督教信仰中,賣命卻是信徒在工作或服事中應有的態度。「賣命」不是不要命,也不是輕視生命,而是「用生命換取那最重要的東西」。那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基督的生命,也就是榮耀上主的生命。華人古書中有一句話說「死有重如泰山,輕如鴻毛」。社會所排斥的就是「輕如鴻毛」的賣命,只為個人的生活享受或名聲權勢,就把命賣了。上主所獎賞的就是「重如泰山」的賣命,如果「珍惜生命」與「榮耀上主」不能兩全時,寧可犧牲生命。但通常「珍惜生命」與「榮耀上主」是劃上等號的。
什麼叫珍惜生命?
大衛在《詩篇》131篇1節說:「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這個「測不透」的事就是沒有意義的事。一件事情若找不到意義,就不要把生命浪費在其上。所以「珍惜生命」就是不把生命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上。做了一件事之後,你不覺得上主的名得著高舉,你不覺得他人得到好處,而且你的自信和自我價值也沒到提升。那就是沒有意義的事。
大衛口中的「測不透」的事還有另一層的意思,就是不知道那件事會有什麼樣的結果。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冒險。冒著生命的危險,去做危險的事,只為了滿足感官的剌激,是大衛不會去做的。所以「珍惜生命」就是不把生命浪費在尋求剌激的冒險的事上。
就因為上主是為了要榮耀自己的名而創造了我們,所以「珍惜生命」就是把每一時每一刻的生命用於有意義的事情上,不但上主的名得著榮耀,而且自己也能提升自我價值和自信。心理學家Maslow說,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自我的實現。當人達到自我實現,就享受到生命的喜悅。其實當人達到自我實現的同時,也榮耀了上主;因他的生命是上主所賞賜的。
●挑戰新事物–I can do this
人要自我實現,必須不斷地用新的事物來激發自己的潛能–藏在生命的能力。人總是告訴我們,人的能力就像一座冰山,我們所見到的是水面上的,佔總體積的百分之二十或三十,剩下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在水面下。同樣的,我們的能力有一大部份藏在生命裡,可能一輩子都不會使用到。所以上主不會以我們現在的表現滿足,祂總是不斷地告訴我們說,你還可以更好。這也就是為什麼雅比斯的禱告得到上主成就的原因。上主願意激發我們潛在的能力擴張我們的境界。
上主激發我們的潛能通常是用下列幾個方式:
1.把我們放在困境中:為了面對、解決或適應,我們必須挑戰自己,去學習新的東西,去做不曾做過的事。這是比較激烈的方式。
2.帶領我們到不熟悉的環境:在職場上換跑道,或是在公司裡職務的調整,或是在求學過程新的課程的學習,或是在教會裡投入新的事工。為了適應環境或應付別人對們的要求,我們必須調整自己的處理事情的態度,並用一些新的技巧去掌控。
3.讓我們接觸到新的東西:世界不斷在創新,不斷有新的東西出來。如何使用這些東西,讓我們在工作、學習或服事更如魚得水,你就得挑戰自己去學習。剛接觸電腦時,電腦只不過是被我用來玩遊戲的機器。後來電腦的功能提昇,我發現它能幫助我處理講章,就去學中文輸入法。後來網路不斷地開拓我的視野,從寄收電子郵件,到使用MSN、部落格、Skype,最近在facebook發現新大陸,藉著裡面的功能,做到一些以前要費很多心神纔能做到的事,滿開心的。
4.把挑戰自己的意念放在我們的心中,引導我們投身在新的工作、新的學習或新的服事;或是引導我們用不一樣的方式去處理同樣的事:惠玥的兩位阿嬤,都是願意挑戰自己的人。惠玥的爸爸的媽媽吃素50年,常和道親來往,但是在兒孫的帶領下,她到教會來,改掉吃素的習慣,每個禮拜都來做禮拜。惠玥的媽媽的媽媽,小時候因為家境的關係,沒有受過多少教育。信主之後,為了能讀聖經、唱詩歌,她努力地學認字。後來她去上松年大學,學素描,水彩畫。光看她的作品,你會誤以為纔三、四十歲。這二位長者,從她們的臉龐,你可以看見她們內心的喜悅。
這二位長者都八十幾歲了,雖然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卻仍願意挑戰新的事物。我相信在座的都少於八十歲,如果這二位長者都願意挑戰新事物,我們這些後輩實在沒有藉口不接受新的事物的挑戰,好領受上主為擴張的境界,好享受生命潛能被激發的樂趣。
弟兄姊妹:
●擴張境界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藉著:1.相信上主的全能的;2.主導自己的生活;3.珍惜時光;4.挑戰新事物,擴張自己的境界,挖掘出更多奇妙的恩典,享受生命的樂趣。

主後2009年11月8日台語禮拜講稿(請用台語閱讀)

講題:忠心
經文:啟示錄37-13
信息:
弟兄姊妹:平安!
在末日上主獎賞所有的教會的時,你想叨一間教會會得可得著上大、上多的謳樂?
咱的答案有可能是美國的馬鞍峰教會,有可能是韓國的純福音教會,或是其他咱所知影的大間教會…;咱的教會非常有可能無在咱的答案中。咱的教會豈無可能在末日得著上主上多、上大的謳樂?
咱來看聖經安怎講?
這張寫給非拉鐵非教會的批,與頂面五張批一樣,榮光的主耶穌做自我的介紹。諸個自我介紹與收批的教會所遇著的情景有密切的關係。榮光的耶穌安爾向非拉鐵非教會介紹他自己:「是聖、是真、有大衛的鎖匙、開就無人會關,關就無人會開的」。
●是聖
「是聖」是指榮光的主耶穌與這世界的神明完全無同款,而是人唯一敬拜的對象。「聖」這個字,舊約將它用在「上主」的身上。在這張批用多多舊約的名詞或觀念,有可能是因為非拉鐵非教會面對著猶太教的排斥。榮光的主耶穌將舊約用於上主身上的字眼用於自己的身上,是的表明自己就是上主的獨生子,和上主同體同質。猶太教無承認耶穌就是伊所期待的彌賽亞,所以榮光的主耶穌用「聖」來表明自己就是救世主彌賽亞。
●是真
「是真」有兩層的意思。頭一層的意思是「真的」,不是假的。猶太教徒講排拉鐵非教會所信的耶穌是假的彌賽亞;榮光的主耶穌講,我是「真的」,真的救世主彌賽亞。
「是真」的第二層的意思是「信實」。
非拉鐵非城的土地非常肥,適合栽種葡萄。葡萄為伊帶來足大的經濟利益。這個城有一項鄙,就是接接地動。在主後17年,一個大地動將這座城搖到東倒西歪。羅馬政府為著幫助這座重建,就容許伊五年免繳稅。這個政策使得非拉鐵非的百姓非常感激羅馬政府。但是在主後92年,羅馬政府下令非拉鐵非百姓將一半的葡萄樹剷除,改種其他的農作物。但非拉鐵非的土質只有適合於葡萄,無適合其他的農作物,致到收成減少一半;而且葡萄欲大欉到會結果子,需要幾若年的時間。這個錯誤的政策使得非拉鐵非的百姓非常痛恨羅馬政府。
榮光的主耶穌講他是信實的,是和許個為著顧著自己的利益來犧牲人民的君王作一個對比。榮光的主耶穌講他是信實的,就是講他對他的子民的疼是從頭到尾,絕對未在半途將疼收回。
●有大衛的鎖匙
接續榮光的主耶穌介紹自己「有大衛的鎖匙、開就無人會關,關就無人會開的」。
非拉鐵非城的猶太人排斥基督徒,不准伊踏入伊的會堂,又講:基督徒無資格進入天堂。榮光的主耶穌講,「我有大衛的鎖匙。」大衛的鎖匙是什麼?咱知救世主彌賽亞是大衛的後裔,他的國度就是天國,就是天堂。所以「大衛的鎖匙」就是打開天堂大門的鎖匙。榮光的主耶穌有這隻鎖匙,他若為非拉鐵非教會打開天堂大門,無人會關得;他若將天堂大門關的,不准許個困逐教會的猶太教徒進入,無人會開的,連猶太教徒所誇口、所依靠的亞伯拉罕也無才調。
榮光的主耶穌在自我介紹了後,就勸勉非拉鐵非教會講:
「我知你的所做…你有淡薄氣力,已經守我的道理,未曾不認我的名。」
●忠心
榮光的主耶穌會得可看見人內心上深沉的心思意念,他看見非拉鐵非教會對他的忠心。非拉鐵非城常常遇著地動,在主後17年大地震了後,雖然在羅馬政府的協助之下,家園受重建,但是百姓對這座失去信心,有機會就搬徙到外地。所以這座城的人口愈來愈少;相對的,非拉鐵非教會的會友數也漸漸的流失。在主後92年, 羅馬政府野霸的政策破壞這座城的經濟,百姓失去財源,成作宋鄉。非拉鐵非教會的信徒本來就是弱勢的一群,城的經濟受破壞,伊都更較宋鄉。在這種只有「淡薄氣力」的情況下,遇著猶太教徒與地方政守的壓迫,伊猶原堅持伊的信仰,猶原告白耶穌是主。在彼當時,羅馬政府對猶太教徒特別優待,保護伊,給伊敬拜上主的 自由。所以彼當時,猶太教徒若肯接納基督徒,承認教會從猶太教出來,安爾,教會就未受地方政府的困逐。但猶太教不肯承認耶穌就是救世主彌賽亞,批評教會是撒但的一會,就不肯容許教會依伊,致到教會受著地方政府的壓迫。非拉鐵非教會並無為著依猶太教來逃閃地方政府的壓迫,就講耶穌不是彌賽亞。
就因為非拉鐵非教會忠心,所以榮光的主耶穌獎賞伊。
●獎賞
第一個獎賞是「進入天堂」的權利。榮光的主耶穌安爾講:「我在你的面前已經有加你開門,是無人會關得的。」
第 二個獎賞是「參與末日審判」的榮光。榮光的主耶穌安爾講:「我欲賞賜你俾伊來仆於你的腳前。」「伊」是指猶太教徒。在末日的審判,上主邀請非拉鐵非教會的信徒坐於審判台來審判,受審判的猶太教徒就仆在伊的腳前。在進前,非拉鐵非教會是何等懇切祈求猶太教徒保護伊,在末日的審判,猶太教徒仆於伊的面前受審 判。
許個拒絕保護基督徒的猶太教徒,榮光的主耶穌責備伊是撒但的一會。為什麼安爾責備伊?因為伊講伊是上主的選民,卻拒絕耶穌作伊的救主,所以伊不是。伊不是卻講伊是,這就是白賊。魔鬼是講白賊的,是講白賊的的老父。所以耶穌纔會責備許個猶太教會是撒但的一會。
第三個獎賞是「被疼」的榮光。上主藉著邀請非拉鐵非教會信徒坐於審判台來參與審判,向許個受審判的猶太教徒證明,伊就是上主所疼的。
第四個獎賞是「不免又受試」的權利。在榮光的主耶穌來審判世間的進前,上主會降落一個大試煉在世間。通過這個試煉的都受迎接進入天堂,無通過這個試煉的都和不信的攏拋入地獄。但是非拉鐵非教會已經通過試煉,伊已經證明自己的忠心,所以伊不免又受試。
●勸勉
在四個獎賞了後,榮光的主耶穌又勸勉非拉鐵非教會講:「我緊緊到,你所有的著持守它,免得有人搶你的冕旒。」這個勸勉就是的提醒非拉鐵非教會講,煮熟的鴨子還是有可能飛走。雖莽已經有四個獎賞為非拉鐵非教會備辦下的,但是伊若在困逐中失警醒受迷惑來跋倒,上主就欲將彼四個獎賞收回。在彼個時,非拉鐵非教會尚的承受猶太教和地方政府的困逐。
如果非拉鐵非教會通過這個困逐。有一個大大的福氣的等候伊。榮光的主耶穌講:「得勝的人,我欲使伊作柱於我上主的殿內,決斷無復出去外面。」
得勝的人,就是通過困逐的。榮光的主耶穌欲俾伊永永住在上主的殿內。咱知厝的柱仔若徙開,厝尾頂就會崩落來。所以咱未去徙柱仔,除非欲改建。榮光的主耶穌就用這個圖像的加非拉鐵非教會講,伊若得勝,就永永住在上主的殿內。
榮光的主耶穌又講:「我也欲將上帝的名以及我上帝的城(新的耶路撒冷從天、從我的上帝降落的的名),又用我新的名,攏寫著伊的頂面。」將名寫於人的身上,就表示這個人是我的。在此榮光的主耶穌保證,非拉鐵非教會的信徒若通過困逐,上主就欲講,「這個人是我的!」;主耶穌也欲講,「這個人是我的!」;上主的城,就是新的耶路撒冷,就是天堂,也欲講,「這個人是我的住民。」
●同樣的應許
最後主耶穌講:「有耳孔的,著聽聖神給諸個教會所講的。」意思就是講,無論叨一間教會,若所遇著的境遇和非拉鐵非教會同款的,給非拉鐵非教會的應許,也欲給伊。
●上主看重的教會
咱一向認為一間增長的教會纔是上主所歡喜的教會,而且愈增長的教會俞是上主所歡喜的。教會是不是有的增長,咱非常清楚在教會界是用下列幾個標準的評定:Ⅰ人數的多少;Ⅱ事工的多少;Ⅲ建築物的大小與豪華的程度。
這款的標準是有它的根據。一間教會偌親像一個人的身體一樣,身體若健康,自然就會生長、生涎。同款一間教會若健康,就會生長、生涎。健康的教會一定有多多靈命非常嫷、非常勇壯的信徒,因為疼主的關係,伊願意奉獻伊的金錢、時間,貢獻伊的才能,來給主差用。所以教會的事工愈來愈多,愈來愈大,教會的奉獻也愈來愈多,教會的建築物愈換愈大間,愈起愈豪華;因為伊疼主,所以主將得救的人額賞賜給伊。
不過諸個標準是出於人,不是出於上主。若用這個標準來檢驗非拉鐵非教會,這間教會就排未著頂來得著上主的謳樂。這間教會,因為地方的人不斷外移,人數愈來愈少;而且這間教會,在當地,因為對社會無有什麼影响力,受著猶太人的排斥,也受著本地方的人的輕視。如果用咱一般的用的標準來看,這間教會不偌不是增長的 教會,而且是的衰退的教會。
但是在今仔日咱所看的經文中,這間教會卻得著主耶穌的大大謳樂和報償–為什麼?為什麼她會得可得著即爾大的榮光?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在耶穌所設的一個比喻,就是《領五千、二千與一千》這個比喻中。在這個比喻中,咱可看見主人對彼個領五千又賺五千的奴僕的謳樂,與對彼個領二千又賺二千的奴僕的謳樂是同款。換句話講,上主所看重的不是才能,是忠心;不是成就,是盡心。彼個領二千的盡心去做生理,賺二千;彼個領五千的盡心去做生理,賺五千。就因為平平攏是盡心,所以上主給伊的獎賞攏同款。彼個領一千的受責備,不是因為做生理了錢,是他無用心去運用主人所交託的錢銀去賺錢。如果他有用心去運用彼筆錢,就算他驚自己無作生理的才調來了錢,也會將錢lo在錢店生利息。
所 以非拉鐵非教會會得可得著上主的謳樂,是因為她的忠心,對上主的忠心。雖莽教會遇著困逐,雖莽教會在社會受看輕,伊猶原堅持伊的信仰。就因為上主看重的不 是才能是忠心,不是成就是盡心,所以就算咱的教會有一百萬以上的會友,就算咱的教會的事工不偌遍滿全台灣,在世界每一個國家攏有宣教團隊,就算咱的教會的土地有三重埔許爾闊,如果咱無忠心於上主,咱不但未得著上主的謳樂,反轉受上主的責備。
●上主看重的服事
在教會的事工也是安爾。咱總掠作有才能的,有傑出表現的,是上主所放的;但上主對事工的要求,不是才能是忠心,不是成果是盡心。保羅於《哥林多前書》有安爾講:「所盼望於管家的,是愛得他盡忠。」(4:2)咱常常會因為驚了做不好來推辭教會的事工。「驚了做不好」是人對事工負責任的表現,若有人會做得比咱較好,咱當然要將事工讓給他做;但若事工無人做,無人欲做,咱宜拿來做。只要咱有盡心的做,上主都會獎賞咱,講:「好又盡忠的奴僕。」
咱做一項代誌無可能攏頂所有的人的意,加減有人會嫌。「嫌」,是的加咱講,咱有進步的空間,咱有改進的機會。咱著感謝他的「嫌」。如果咱是的嫌別人的人,咱要問自己,明明咱比伊較會,為什麼咱不出來服事?咱有心來服事上主與他的教會否?咱若無心,啥事批評彼個有心的?
在《加拉太書》6章,保羅對加拉太教會有安爾的勸勉–「咱行好,不可失志;因為若無chih-cham, 到期會收成。所以尚有機會,咱著行好於眾人,於許個從信成作一家的人又較著致意。」這個「尚有機會」就是無論什麼時陣,機會若來就馬上抓牢。在教會事奉,就是行好於兄弟姊妹。聖神通過保羅的嘴勸勉咱著抓牢機會來事奉。所以人若不肯做的,咱都撿起來做。咱若用心的做,為主來做,上主的確欲獎賞咱。
●持守信仰,熱心服事
弟兄姊妹:
咱的教會的排名應該不是在頭前;但是咱猶原有可能得著上主的謳樂與獎賞。所以咱不可因為教勢來失志。咱若忠心,無論在什麼境遇,無論遇著什麼遭遇,永永無棄捨咱對上主的信。安爾,就有大大的獎賞的等候咱。
咱也不可因為自己的才能無夠來失志。如果有比咱較能才能的,他若欲做,都給他做。豈採因為都合的關係,他若未當做,咱就撿起來做。上主不是看咱的才能,是看咱的忠心;上主不是看咱的成就,是看咱的盡心。而且有可能因為你肯卻服事,上主就將事工需要的能力加添給你。上主安怎對摩西講?他講:「創造人的嘴是是誰啊?俾人啞口,臭耳聾,目睭金、睛盲的,是是誰啊?豈不是我耶和華嗎?」(出4:11f

Wednesday, November 4, 2009

主後2009年11月1日國語禮拜講稿

講題:珍惜情緣
經文:以弗所書六章5-9節
弟兄姊妹:平安!
你有没有想過,為什麼人不能永遠活著?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人不能要什麼就有什麼?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人不能想要做什麼就能做什麼?
你有没有想過,死亡、匱乏、有限都是上主的恩寵,要你珍惜所有的情緣?
①死亡-人的情緣
我們都不想遇見死亡,因為在世上有我們最寶貝的人,有我們最珍愛的東西,有我們最喜愛的事情。如果死了,什麼都沒有了。可是如果没有死亡,會發生什麼事?
當然會發生許多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你不會珍惜你周遭的人。你會想,今天罵他、氣他、不理他没關係,改天再來疼他、“惜”他,再來修補我們之間的關係。可是人的個性就是這樣:總是把看為不重要的或是討厭的事能拖就拖,於是明天又明天。
有個姊妹,有一天和她的先生嘔氣,先生出門去上班,還是不理他。那天她先生沒有回家,不是離家出走,不是落跑,而是不能回家,因為工廠發生事故,他不幸喪生。這個姊妹的姊姊說,從那天開始,在她的先生或孩子出門之前,絕對不會讓他們帶著負面的情緒出門,一定會盡量修補他們的關係。她不願意留個不可彌補的遺憾在她或家人的心中。
我不是烏鴉嘴,我說的是事實。你打開報紙,打開電視新聞,就知道每一天總會有一些人出了家門就不再進家門。我們是個平凡人和其他的人没啥兩樣,別人碰到的,我們也可能會遇見。今天遇見的人,有可能過幾天就天人永隔。何必讓自己終身帶著遺憾呢?
有位醫生在照顧許多臨終病患之後,發現一件事,就是很少病患為自己没賺到很多錢、沒有出名而遺憾,卻有很多人為著來不及修補他和親人或朋友之間的關係而遺憾。
就是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活著,我們所愛的人也不可能永遠活著,而且人的生命就像《雅各書》四章所說的,像雲霧一樣說不見就不見,所以我們要珍惜我們身邊的人,不要讓自己帶著一輩子的痛。
華人世界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就是要我們珍惜人的情緣。它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雖然不認識,但能搭同一部車,已經是非常難得的情緣,更何況是在同一個單位服務、在同一個班級上課、在同一間教會敬拜,或在同一個家庭成長,那就更難得的。最最難得的就是在芸芸眾生中,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彼此相愛而結合成夫妻。上主已經將這些禮物送給了人,難道我們要把它們蹧踏掉嗎?
人蹧踏的不只是人與人的情緣,現代人更蹧踏了人與物的情緣。
②匱乏-物的情緣
想想自己丟掉多少東西、多少食物,想想在倉庫裡、在櫥櫃裡堆了多少東西,就知道自己蹧蹋物的情緣的程度。
當父母的,有許多人以為讓孩子一無所缺,滿足孩子的需要,就是愛。當父母的,有許多人以為自己若不能讓孩子過一般水準的生活,就是遜,就是虧欠。可是他們沒想到他們的愛竟然養成他們孩子的浪費。人會浪費,就是因為不珍惜;人會不珍惜,就是擁有太多。現代有很多人真的很好命,不僅挑食,還會嫌東嫌西的。在四、五十年前,許多人家是飯菜一上桌,家人就搶著吃,吃完了就沒有了,要吃等下一餐。哪像現在,要人家「姑成」;,飯菜沒有了,還有泡麵或是到外面去吃。
我不是說,為了讓孩子懂得珍惜,就故意的不給或少給。而是說,該給的就給,不該給的就不給;能給的就給,不能給的就不用給。很多孩子向流行看齊,向同儕看齊,大家在流行什麼,就要什麼;同儕有什麼,他也要什麼。流行之後,那些東西就擺在櫥櫃或儲藏室裡。東西擺著不用,就是浪費。
現在有很多打工的機會,你不給,孩子可以從打工賺到的錢去買他要的東西。在這兒奉勸在座的學生:你的本份就是把握這段人生的最精華的時段充實地裝備自己。打工的目的是讓你賺得生活費或學費,而不是讓你去瞎拼。除非是家裡没辦法提供生活費、學費,或是為了將來的深造儲備學費,不然的話,給你個良心的建議,就是:不要打工,把時間省下來用在功課、教會事奉或是社會服務。
其實孩子浪費,我們當父母親的也有責任。因為我們給了壞榜樣,我們也在浪費。去年金融大海嘯發生時,我個人覺得這是人類從奢華回到簡僕的一個轉機,也是給人類意識到地球資源有限的機會。可惜,政府誤導了我們,發消費券鼓勵我們消費。我們都知道那些消費大多數是浪費。
我們要怎樣珍惜物的情緣呢?就是分辨自己的消費是用於「need」(需要)或「want」(想要)。「需要」就是沒有它,人就活不下去。「想要」就是沒有它,還是可以活下去。活下去,是上主賜給我們的特權也是他賦予的責任。因此,「需要」的東西是開銷第一優先。知識、技能可以改善自己將來的生活,社會關懷可以改善他人的生活,它們是介於「需要」和「想要」之間,是開銷的第二優先。「需要」可以增添生活的樂趣,排於開銷的末後,但要花在刀口上,能省則省。舊的能用就用,用不著趕流行。生意人為了要賺錢,會搞一些噱頭,在產品上加一些不是很必要的功能。不要為了那些不常用的功能,汰舊換新。買東西有點像結婚,買了,就喪失購買類似的東西的機會。
我們知道有些人買東西除了「想要」之外,還要「炫耀」。明明50塊的東西就可以滿足他的想要,他偏偏要花500或是5000塊更高級的東西,好證明自己買得起。有些人看見別人擁有他買不起的東西,會覺得自己很遜。其實「買不起」纔是上主更大的恩寵,因為買不起,你纔會珍惜你擁有的,專注地享受它。如果你中樂透五億,(我是不鼓勵你們買樂透),你就買得起各式各樣的跑車。買了這一部,開了没幾天,就想換另一部,因為你買得起。在尋覓和更換的過程中,你無法盡情享受開車的樂趣。但如果你買不起,就只能擁有一台破腳踏車,你就認命地騎腳踏車遊山玩水,反而享受到騎單車的樂趣。在現今的社會旅遊非常流行。如果買得起行程,你可能今天去這裡明年到那裡;但如果買不起,你就會花很多時間在家裡,經營你和家人的關係。
買不起,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你不會把你一生的保障建立在買得起東西的上面,而是建立在上主的上面。保羅曾指示提摩太要勸勉有錢人,說:「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 神。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提前6:17-19)
人的有限總會教人尋求無限的上主。
③有限-主的情緣
當你的孩子或父母生病,我相信,你會說如果我能夠的話,一定會讓他們早日康復;當你的愛人陷入困難,我相信,你會說如果我可以的話,我一定會救他脫離那困境。可是,我們就是不能,我們就是做不到。我們做不到,就會尋求做得到的人的幫忙。家人生病,我們會帶他去給醫生看,盼望藉著他的醫術,我們家人的病可以早點康復。愛人遇見困難,若不能幫他解決,就會去找能幫助他的人。如果連醫生也無法治好家人的病,如果找不到可以幫助我們所愛的人,那時,我們就會來找上主。死亡,就是表示人活著的能力有限。想要超越死亡,人就會尋求無限的上主。保羅在雅典傳道時,對聽眾介紹上主時,他說:「他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 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徒17:26-28)
想想你為什麼來這兒?你為什麼要信耶穌?在11月份的《中信月刊》有篇文章,裡面有一句話非常棒,和大家分享。那句話就是:「靠樹,樹會倒;靠人,人會跑;靠自己,自己會病會老;靠耶穌又棒又好。」當你發現自己的有限,當你發現人的有限,你就會尋求耶穌。
想想什麼時候,你跟上主最親近;想想什麼時候,你跟上主離得最遠?和上主離得最遠的時候,是不是一切都非常順利,順利到凡事都在你的掌控之中,順利到你把上主看成路邊的石頭?和上主離最近的時候,是不是在「呼天,天不應;喚地,地不靈」的時候?是不是在別人都不理你的時候?是不是在大家都幫不了忙的時候?
弟兄姊妹:
當一般人都在逃避死亡、匱乏和有限時,我們要記住那是上主給我們的恩寵,教我們要珍惜和人、和物、和上主的情緣。當它們來到時,不要排斥,也不要埋怨,因為那是上主給你的恩寵。
在信主之前,我們和一般人一樣排斥死亡、匱乏和有限。信主之後,上主讓我看見他藏在死亡、匱乏和有限的恩寵,也將珍惜情緣的能力賜給我們。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與人的情緣、與物的情緣,還有與人的情緣。

Monday, October 26, 2009

主後2009年10月25日國語禮拜講稿

講題:感同身受
經文:路加福音書10章25-37節
弟兄姊妹:平安!
●好的撒馬利亞人
耶穌的《好的撒馬利亞人》的比喻是被很多人喜歡的,也是一個常常被人引用的故事。不知我們用什麼方法讀這個比喻?在讀這個比喻時,最好能把自己想像成比喻中的人物,去體會他們的心情。譬如你把自己當成祭司或利未人,然後想像自己遇見一個人躺在地上呻吟,問自己:「要不要救他?」「該不該去救他?」
再想想自己是那位撒馬利亞人,看見一個猶太人躺在地上呻吟,想起猶太人非常瞧不起他們撒馬利亞人,那麼,要不要救那個猶太人?想想你為什麼要救那個猶太人?
或者把自己當作那被強盜搶走所有的財物,剝光衣服,又打得半死,躺在地上。那時會有什麼感受?又看見有人走過來,那時又是什麼感受?又看見那人走過去,那時又是什麼感受?當有人過來,做初步的急救、簡單的包紮時,那時又會是什麼感受?
讀完這個《好的撒馬利亞人》的比喻之後,你會期待自己是比喻中的哪一個人物?或許我們期待的就是那個猶太人,雖然我們不願意被搶又被打,但我們總期待萬一碰到不幸或需要救助的時候,有個好的撒馬利亞人懂我們的心,知道我們的需要,伸出援手來幫助。
其實我們也可以成為一個好的撒馬利亞人,懂別人的心,知道他們的需要,伸手援手救助他們。
有幾個方法可以讓我們成為好的撒馬利亞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假設你進到禮拜堂來,找到一個位置坐下,發現前排椅子後頭放聖經詩的地方有張衞生紙,顯然已經用過。你會有怎樣的感覺。或者搭火車,上了車,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發現前排椅子後頭的網袋裡有一個塑膠袋,裡面放滿果皮、果核或食物的碎碴兒,或是衞生紙,你的感覺會是怎樣?如果你的感覺不太好,那麼你自己不喜歡的事就不要做在別人的身上,有了垃圾就帶走。在遊覽區最煞風景的就是垃圾,隨處亂丟的垃圾若讓你心煩,就務必把自己的垃圾帶走或丟在垃圾筒裡。
從家裡到附近的運動場,會經過一個公園。從家裡到公園的路上,總會發現一、二坨痰;從公園到運動場的路上,總會發現一、二坨狗大便。如果他們不希望在家裡的地板上看見一、二坨的痰或是狗大便,就不應該留下那些東西。
每一個人都有令他討厭的東西或事情。你不要把那些你討厭的東西丟給人,不要做那些令你不快的事在別人身上。因為你討厭的,很可能也會引起別人的不快。
●己所欲施於人
二、己所欲施於人
「不做」,很難去讓人感受到自己的善意,因此要增進人際關係,就得做一些事或給一些東西,藉著這些事或東西釋放出你的善意,讓對方可以接收到。
譬如朋友生病,要不要去探視他?去或不去,都有正當的理由。不去,是因為讓他好好靜養、完全得到休息;可是病人可能會對你的不去解釋成不關心。所以比較妥當的選擇是,去但不要待很久。誠意到了,也顧慮到對方的需求。不過有些人生病,是非常不喜歡人探視,除非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所以如果是這樣,就不要硬闖。譬如加護病房是有時間限制的,住在裡頭的人很可能想和他的親人相處,或是他的親人很想把握機會跟病人相處,外人不要為了展現自己的誠意,佔用了人家的寶貴時間。
倒底要做哪些事或給哪些東西可以釋放出自己的善意?
①對方喜歡的事或東西:這就為什麼人說:「送對禮比送大禮更重要。」我相信有人會說送大禮比送對禮重要,因為可以把大禮變買,然後買自己喜歡的。不過,送對禮,對方心裡會有甜甜的感覺,說:「他懂得我的心!」
②自己喜歡的事或東西:如果不知道對方喜歡的是什麼,那麼就做或給自己喜歡的,除非對方已經很清楚表示他不喜歡。除了虐待狂,自己喜歡的一定是讓自己覺得舒服的或是快樂的或是滿懷希望的,所以做或給自己喜歡的,至少可能表達自己的善意-我想藉著這件事或這個東西讓你覺得愉快、舒適或滿懷希望。
●觀察人的反應,進入他的處境
要讓人知道我們關心他、懂得他的心的第三個方法是
三、觀察人的反應,進入他的處境
1.以自己的經驗判斷
你坐在那兒,頻頻看錶,東摸摸西摸摸,手中的週報看了又看。依我的經驗判斷,今天這篇信息不能吸引你。所以往後我會更用心準備把你整個注意力都吸住。
2.以別人的經驗判斷
你坐在那兒,頻頻看錶,東張西望,身體動來動去。依據我在電影或小說上所吸收的經驗判斷,待會兒你有約會或要緊的事待辦。所以我會期待你不要把約會訂於太早。
3.環境或情境是否有引起他反應的因素
你坐在那兒,頻頻縮著頭往上拉你衣服的拉鍊,或是搓揉你的手掌心。我知道你覺得冷。是什麼東西讓你覺得冷?應該是冷氣。如果大家都覺得冷,我會請人把冷氣開小一點;如果只有你覺得冷,禮拜後,我會勸你下次多穿一些衣服。
人體的結構大致相同,在相同的環境中,形成了共同的經驗。因此,我們可以就自己或他人的經驗去判斷某個人的反應是出自什麼需求。你若能陳述他的需求,他就知道你感他的心;你若能滿足他的需求,他就知道你關心他。在這個時刻,你就是那個人的好的撒馬利亞人。
●開口問:你要什麼?你感覺如何?
藉著觀察人的反應、進入人的處境之後,在表達關懷之前,最好再確定一下對方是否真的有那樣的需求。例如「你是不是覺得冷?要不要給你找件衣服披上?」
不過有些人的反應,我們實在難以推測,那時就要開口問,「你怎麼呢?」「是不是不舒服?」「能為你做些什麼?」譬如一個通常是嘻嘻哈哈、很搞笑的人突然沒聲沒息,或是平常笑容滿面的,卻眉頭緊鎖,應該是出了狀況。是什麼狀況?有很多可能。如果你想釋放你的善意,就問他說:「還好嗎?」「發生了什麼事?」
尼希米是波斯王亞達薛西王的酒政。有一天尼希米照往常一樣為王擺酒,調酒,把酒端給王,王對他說:「你既沒有病,為甚麼面帶愁容呢?這不是別的,必是你心中愁煩。」尼希米在王面前一向是沒有愁容,一有愁容,王就很容易發現,也推斷他心中有愁煩。可是為什麼愁煩,王不知道,所以他求證。尼希米回稟他說:「願王萬歲!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荒涼,城門被火焚燒,我豈能面無愁容嗎?」王不知要怎樣幫助他,就直接問:「你要求什麼?」尼希米又回稟他說:「僕人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喜歡,求王差遣我往猶大,到我列祖墳墓所在的那城去,我好重新建造。」
●體貼上主的心意
希望我們在成為人的好的撒馬利亞人時,也能成為體貼上主的心意的人。上主不需要我們的幫忙,但他讓我們與他同工;要與他同工,就是要體貼他的心意,讓他說:「你懂我的心!」
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來到什亭的地方紮營。有摩押的女子勾引以色列的男子去敬拜摩押的神明,又吃敬拜神明的祭品,又和那些女子發生肉體關係。(這件事,據外傳的說法,是巴蘭唆使摩押的女子這麼做的,為的是讓以色列人受到上主的唾棄。在這之前,這位巴蘭,被請去咒詛以色列人,那知上主卻要他祝福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參與外族的祭祀又發生邪淫的這二件事,引起上帝的大怒,降下瘟疫在以色列人當中。就在以色列各族大老集聚在會幕前求上主赦免時,有個以色列人竟然帶著摩押女子,大剌剌地在眾目睽睽之下進入一個亭子裡,打算做愛做的事。當眾人還在錯愕中,亞倫的孫子,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手裡拿著槍,跟著進入亭了裡,把他們剌死。因此,上主止息了瘟疫在以色列中傳播,也大大褒獎非尼哈說:「…祭司亞倫的孫子,以利亞撒的兒子非尼哈,使我向以色列人所發的怒消了;因他在他們中間,以我的忌邪為心,使我不在忌邪中把他們除滅。因此,你要說:『我將我平安的約賜給他。這約要給他和他的後裔,作為永遠當祭司職任的約;因他為 神有忌邪的心,為以色列人贖罪。』」(民數記25章11f)非尼哈體貼上主的心腸,以上主的忌邪為心,上主就賜福他和他的代代子孫。
要體貼上主的心,保羅給我們一個良心的建議,就在《羅馬書》12章1,2節。他說:「所以,弟兄們,我以 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 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 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當你願意獻上自己,不是照著世界標榜的去做,而是照著上主命令的去做,聖靈就會更新你的心意,你的心就愈來愈能體會上主的心意。
●把人的心意當作上主的心意
或許在你的認知中,體貼人的心意與體貼上主的心意是兩回事;但實際上,人常把體貼人的心意當作是體貼上主的心意。這個人,通常是自己或是自己所迷戀的人。想想看在過去,你的原則是不是常常因為遷就自己所迷戀的人而改來改去?想想看在讀聖經或聽講道時,你是不是常常只抓住上主的應許而忽略了上主的勸勉?
●耶穌都知道
我們應該藉由體貼上主的心意來體貼人的心意。
人家說,「心事若無講出來,有啥人會知?」如果人不肯將他的心事告訴你,你很難猜得著他在想什麼。人都知道這一點,但為了保護自己,通常會隱藏一些或很多東西在心裡。既使他說他是這麼想或是那麼感覺,也不表示那就是他的想法或感覺。可能他不想讓你知道他真正的感受和想法;可能連他自己也不清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啟示錄》說執掌權柄的耶穌,他的眼睛像火焰一樣。這不是說有火從他的眼睛裡噴出來,而是說他能看見你內心的最深處,那些地方常放著一些你不想讓其他的人知道的想法和感受。就因為耶穌知道你關心的人的一切,所以,當你能體貼上主的心,你就能藉著聖靈的引導,給那人他最需要的東西,或是將他最想要遇見的事情做在他身上。
弟兄姊妹:
●搔不著癢處
有對戀人到郊外野餐,俊男用魚子醬塗在一塊餅乾上,送到美女的嘴唇邊,美女遲疑一下,張開口把那餅乾吃進去。就在俊男轉身之際,美女露出反胃的表情,迅速地把口中的食物吐掉。毫無痕跡地處理掉。後來,美女發現自己愛的不是俊男,在分手之際,美女說出許多心底的話,其中之一就是「我不喜歡你餵食,我討厭魚子醬。」
我們如果無法感同深受的話,很可能就會鬧出像「餵魚子醬」的笑話來。雖然人體的結構大致相同,在相同的環境中,形成了共同的經驗;但是每個人又是獨一無二的,又加上特別的境遇,就會有不同的經驗形成。不同的經驗會讓我們鬧出像「餵魚子醬」的糗事來。因此,對別人在這方面的糗事要多寬待;不過,既然上主為我們開了一條瞭解人的心的路來-就是藉由體貼上主的心意去體貼人的心意,我們就不要放棄「獻為活祭」的權益,讓聖靈更新你的心意,你就能藉著這個四個方法: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②己所欲施於人;③觀察人的反應,進入他的處境;④開口問:你要什麼?你感覺如何?成為一個好的撒馬利亞人,教人覺得很窩心。因為你懂得他們的心。

主後2009年10月25日台語禮拜講稿(台語部份,請用台語閱讀)

講題:為主所用
經文:出埃及記4章10-12節
弟兄姊妹:平安!
台>上主的使用人,足奇妙。他不是照人所想的款式,是照他所要的款式。
國>上主使用人,非常奇妙。他不是按照人想要的方式,而是按照他自己決定的方式。
國>今天的戲劇-《第四個博士》就是一個例子。
國>第四個博士打算變賣所有的家產,換成寶石當作禮物,和三個博士去看耶穌。這是他送禮物給耶穌的方式。於是他照著他的計劃進行,把所有的家產都變賣了,然後買了三個寶石,一個是紅寶石,一個是藍寶石,一個是綠寶石。
國>原本他以為自己會很順利地到達會合的地點,然後和同伴一起出現去看耶穌,哪知「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他為了幫助人耽擱了行程,趕到會合地點時三個博士已經先走了,而且他也送出了二顆寶石。等他到了伯利恆,耶穌的爸爸媽媽已經帶著耶穌離開那兒,他撲個空。問啊問,找啊找,終於打聽到消息,知道耶穌去埃及了。於是他趕往埃及,要把最後一顆寶石送給耶穌。可是很不幸遇見強盜。當他知道那些強盜中很多人患了痲瘋病,本身是醫生的他就留下來,幫助他們。為了買藥和食物,他把第三顆寶石也變買了。
國>三十年過後,他聽到消息說耶穌在猶太地傳教,就趕緊跑來猶太地找耶穌。很不幸他耶穌已經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夢中,他夢見耶穌來找他,他看見耶穌覺得非常不好意思,因為沒有禮物可以送給耶穌。耶穌卻告訴他說,他已經收到他的禮物,因為「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太25:40)
台>按照第四位博士的計劃,他欲將他準備的三粒寶石親手送給耶穌;這是他的計劃。但是上主的計劃不是安爾,上主是要他用這三粒寶石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又用他的醫術去幫助痲瘋病人,藉著這款的方式,將禮物送給耶穌。因為上主在聖經內有安爾的啟示-既然行它於我的兄弟至微細的一個,就是行它於我。
台>這個故事的寶貴在於它教示咱一個非常要緊的道理,就是:咱做於人身上的好事,就是做於耶穌的身上。換句話講,咱所做的服事,就照咱目睭所看見的,是做於人的身上;但是也是做於耶穌的身上。
台>服事是要了時間、體力或是金錢,服事是會減少咱息睏的時間,會減少咱和厝內的人逗陣的機會,會減少咱賺錢的機會。但是咱要會記得,服事是做於耶穌的身上。想看嘜,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或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來到咱中間,你是不是會想欲為他╱她服務?無論是握一個手,或是替他╱她翻聖經詩,或是捧一杯滾水,或是導他╱她認識環境,是不是會給你感覺足光榮?如果你的囝仔有囝仔,當你的孫仔的黏你的囝仔,你是不是會將孫仔抱走,給你的囝仔有機會服務他╱她?咱的主耶穌是身為萬王的王、萬主的主的上主的獨生子,他滿滿有上主的榮光,他來到咱的中間,是不是比馬英九、蔡英文更較值得咱為他服務?彼個服務是不是會帶給你較大的光榮?若安爾,咱是不是又較要用心、用時間、用體力投入於教會的事奉?若安爾,咱是不是又較要鼓勵咱的是小,用心、用時間、用體力投入於教會的事奉?若安爾,咱是不是要替咱的是小照顧伊的是小,使伊有又較多的機會投入在服事的頂面?因為做在人身上的,就是做於耶穌的身上。如果馬英九或是蔡英文來到咱中間,咱是不是會抱咱的是小去和他╱她握手,然後介紹你的是小,講:「這是我的囝仔」抑是「這是我的孫仔」。主耶穌比馬英九、蔡英文又較偉大,因為他的天地的主上主的獨生子,咱是不是要導咱的是小來就近他?為著咱的是小好,咱一定要導伊來上主日學。
國>我們都很愛耶穌,想替耶穌做點事或送點東西給耶穌。可是我們看不見耶穌,也不知道去哪裡找耶穌。《第四個博士》的故事就是告訴我們耶穌在哪兒?耶穌就在我們的旁邊,我們替幫助人就等於做好事在耶穌身上,我們送東西給需要的人就等於送禮物給耶穌。
國>孫中山先生告訴當時的年輕人說,「不要立志做大官,要立志做大事。」在我們這個年齡,有一件大事可以做,就是「把福音傳出去,讓人認識耶穌。」你想想看,如果你的朋友認識了耶穌,耶穌會照顧他們,會引導他們做對的事情,還會供給他們一切生活所需。像這樣的事是不是很好?我們可以把「耶穌」當成禮物送給我們的好朋友。
國>要怎樣做纔能把福音傳出去?要怎樣做纔能讓人認識耶穌?其實不難。你可以把你在主日學聽到的故事跟你的朋友分享;你也可以把禱告的結果跟人分享。譬如說,明天學校要去旅遊,可是氣象報告說明天會下雨,你就為這件事情禱告。如果上主成就了你的禱告,後天你就可以告訴你的朋友說:前天我禱告上主求他給我們好天氣,上主聽了我的禱告,昨天一整天都沒下雨。哪天教會有活動,我們就可以邀請他們來參加。
台>咱也會得可用同款的方式將福音傳出去,將耶穌介紹給人認識。你會得可將聖經的故事,或是在屬靈書刊所讀著的故事,或是在講道中所聽著的故事,和你的朋友、親戚或是厝邊分享;你也會得可將祈禱的結果和人分享。你不免煩惱,上主未為著成就你的祈禱去損害別人的權益。親像有一個祈禱未鄙,是咱頂回欲去飛牛牧場野外禮拜的前幾日聽見-「在我落車跮踱的時,求你不可俾阮遇著雨;若上車,都無要緊。」豈採有人會質問咱是不是每一回祈禱攏得著成就,其實坦白加伊講無要緊。若祈禱無得著成就,就講:上主一定有他好的意思。當然叨一天教會有活動,咱也會得可邀請未信的朋友來參加。
國>很多時候,我們不敢傳福音,不敢帶領人來信耶穌,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要怎樣開口。摩西也碰到同樣的問題。摩西是一位很偉大的人,以色列人對他是非常尊敬,因為他把在埃及當奴隸的以色列人帶出來,而且他把上主的法律頒佈給以色列人。我們想,當領袖的人口才一定很好;但是摩西這樣說自己-「主啊,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可是上主怎樣對他說?上主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嗎?現在去吧,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只要我們有心去傳,上主就會把口才賜給我們;如果上主沒把口才賜給我們,也不必擔心害怕,因為保羅說,「因為 神的國不在乎言語,乃在乎權能。」(林前4:20)
台>真多時陣咱不敢傳福音、不敢導人來信主,是因為咱不知影欲安怎開口,欲安怎回答人的問題。摩西也有這款的驚惶,他對上主安爾講:「主啊,我平素不是會講話的人,從你加你的奴僕講話了後,也是安爾。我是嘴舌鈍的人。」上主安怎回答摩西?「創造人的嘴是是誰啊?俾人啞口、臭耳聾、目睭金、睛瞑的是是誰啊?豈不是我-耶和華嗎?昑你去啊,我欲賞賜你口才,教示你所應該講的。」
台>摩西也是一個例來說明上主的使用人,不是照人所想的款式,是照他所要的款式。
台>摩西四十歲的時,想欲用自己的方式來給主用,他為著欲救自己的同胞將一個埃及人打死,無打算他被自己的同胞出賣,為著欲閃避法老的追jip,他逃亡到曠野。他掠做上主無要用他,他掠做他的一生都是顧羊。無打算在他八十歲的時,上主呼召他,要他導以色列百姓離開埃及到應許的地。上主的使用人就是即爾奇妙,所以,咱不可限制上主的權能講:這個我未曉,彼個我未當。咱宜講:我試看嘜。
國>各位同學:
國>上主使用人就是這麼奇妙。他不是按照人想要的方式,而是按照他自己決定的方式。所以我們不要限制上主的作為,講:我不行!而是當上主的呼召來到的時候,說:「我在這兒,請差遣我。」要記得,我們做在別人身上的就是做在耶穌的身上,所以上主要我做什麼的時候,不要拒絕,要說:「我在這兒,請差遣我。」
國>有一次我們的王詩涵老師帶第二堂的敬拜讚美時,呼籲大家,當有人邀請你當同工時,就不要推辭,要說:「好啊!」這個建議非常好,所以當主日學老師邀請你做什麼事工時,盼望你說:「好啊!」當你的父母請你做什麼的時候,也盼望你說:「好啊!」如果那件事是你不曾做過或沒把握做好的,你就說:「好啊!我試試看。」

Monday, October 19, 2009

主後2009年11月18日國語禮拜講稿

講題:學習典範
經文:哥林多前書11章1節
弟兄姊妹:平安!
●能力的養成
有些能力,天生就會,譬如哭、笑、呼吸、腸胃的消化、血液的流通…我們稱這些為本能。除了本能之外,任何的能力都是後天養成的。要養成,就必須學習。
●不需要本事嗎?
能力愈多,存活的機率就愈大;能力愈強,就愈能實現自我,就愈能肯定自我,也愈能得到人的敬重。
不少基督徒沉醉在一個迷思中,就是:「我何必需要本事?天塌下來,有上主頂著。他必供應我所需的一切。」等到碰到困境時,他們又說:「若是出自於上主的旨意,我必順服。人要知足常樂。」或陷入危機時,他們又說:「沒關係,上主必救我脫離險境。」這種信靠有問題。
相信我們都知道大衛殺死歌利亞的故事。為什麼上主不直接取走歌利亞的生命?這樣不是省事多了麼?大衛必須到溪裡撿五顆石頭,然後拿甩石器上戰場去。那甩石的本事,大衛天生就會嗎?不,那是他平時在看守羊群時練的。為什麼大衛敢去單挑歌利亞?是憑著「戇膽」?是出自逞強好鬥的個性?不是,都不是。是因為他經歷過上主的恩典。我們來看他對掃羅王說的話-「34…你僕人為父親放羊,有時來了獅子,有時來了熊,從群中啣一隻羊羔去。 35 我就追趕牠,擊打牠,將羊羔從牠口中救出來。牠起來要害我,我就揪著牠的鬍子,將牠打死。 36 你僕人曾打死獅子和熊,這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向永生 神的軍隊罵陣,也必像獅子和熊一般。… 37 …耶和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撒上17)就因為他在看守羊群和野獸爭鬥時上主救他脫離野獸的攻擊,所以他相信上主必救他脫離歌利亞的手。
你看!如果大衛沒本事的話,他不但不能保護自己,也不但救別人。
再來,能力愈多,就能愈多的方面幫助人:如果你只有一個本事,你就只能用這一個本事幫助人;如果你有十個本事,你就能用這十個本事幫助人。而且能力愈強,幫助人的力道或程度就愈大:你生病,會不會隨便找醫生看?如果是小病,或許會;但若不幸罹患重症,那麼,你不會隨便找,你會期待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來為你看診。為什麼?
為了給自己的生命更有保障,為了實現自我,肯定自己的價值,也受到人的敬重,為了幫助更多的人,也給人更有效的幫助,我們必須盡心盡力培養自己的能力。要培養能力,就得學習。
要怎樣學習呢?
●研究典範
第一步要研究典範。有學習,就有傳授。傳授有三種方式,口語的、文字的和示範的。學校的上課是口語和文字的綜合傳授;實習是示範的傳授。書籍,就純粹是文字的傳授;不過現在不少書本是附光碟或DVD,那就是文字、口語和示範的綜合。在職場,口語的、文字的和示範的傳授都有。不管是哪一種方式的傳授,都是告訴我們一個典範,然後要求我們向典範學習。
在學習之前,一定有先有一個典範。而學習的第一步,就是研究典範可以給我什麼,或是研究典範在告訴我什麼。譬如你很欣賞教會的一位長者或學校的一位老師,你很期待能跟他一樣有那樣的風範。那麼,你就得花時間去觀察他,他怎樣說、怎樣做。或是你很欣賞公司的長官或同事,你很期待能跟他一樣有那樣的作為。那麼,你就得花時間去觀察他,他是怎樣處理公事、怎樣和人相處。
在聖經的記事裡,我們可以找到下列的師徒組合-摩西和約書亞、以利亞和以利沙、耶穌和十二個門徒,還有保羅和提摩太。這些當學生都跟隨著老師一段時間,在跟隨的期間,他們觀察,研究他們那身為典範的老師在說什麼、在做什麼。在課堂上,書本就是我們學習的典範;在職場上,作業程序、公司規章、先進同事和上司,都可以成為我們學習的典範,我們要學得能力,就得先觀察、研究。
●模仿典範
經驗告訴我們,「知道是一些事,做又是另一回事。」
上個禮拜到綜合運動場去參加晨間的讚美操。過去有不少機會看教會的弟兄姊妹跳,也跳過一兩次,覺得要學不難。可是上禮拜的那二天,特別是第二天的動作,對我而言,特別難。所以呢,打退堂鼓,回去騎腳踏車。光看,如果沒有實際去做,是學不到什麼東西的,特別是技術性的東西。
看電視新聞總會聽到一些術語或新名詞。在聽的當時,都以為自己懂那些東西的意思。可是每當師母在問我那是什麼意思的時候,我想解釋就解釋不來,愈解釋愈心虛。那時候纔知道自己不懂。很多時候我們是在做中學,因為你不做就不知自己哪兒不懂或不精。
聖經告訴我們要彼此相愛,在報章雜誌也看到許多關係愛的故事。在做之前,很多人覺得愛一個人有什麼困難。但是當真的用行動去愛一個人之後,你會發現愛人真的不容易做到,特別是去愛一個不可愛的人。這也是為什麼耶穌告訴我們要背起十字架跟隨他的緣故。你若真的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之後,你纔能明白耶穌的愛是多麼浩瀚。許多人在當了父母之後纔知道父母難為;許多父母在回鍋讀書、考試之後纔知道學生難為。
我們再回到讚美操的話題。如果我真的要養成讚美操的能力,成為種子老師的話,那我就得不斷地跟示範的老師學,甚至要買教學DVD在家裡學,藉著不斷地模仿示範的老師,把動作練得正確、純熟,纔可以成為種子老師。
以前學英文時,有位老師勸我們要背誦課文。那時候我非常討厭背誦,好在老師只是說說而已,並沒要求我們一定要做。那時候不明白為什麼要背誦課文,現在纔明白因為好的文章就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典範。背誦它就是在模仿典範。如果當時我有把老師的話聽進去的話,說不定現在我們教會就有第三場禮拜-英文崇拜。
●創新典範
耶穌曾教導說:「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路6:40)如果我們只一再模仿典範,或以模仿典範,那麼我們只不過是那典範的分身而已。耶穌跟他的學生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裏去。」(約14:12)為什麼信耶穌的人能夠做比耶穌所做的更大的事呢?因為在世的時候,耶穌的能力受到肉體的限制;但聖靈的能力,沒有可以限制他的,所以聖靈要在人身上做出更大的事。耶穌並沒有因為自己是上主的兒子,對學生說:「不准你們做比我所做的更大的事。」反而期待聖靈通過他們做出更大的事來。
而且上主是創新的上主,是不斷行新事的主。上主說:「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賽43:19)又說:「你已經聽見,現在要看見這一切;你不說明嗎?從今以後,我將新事,就是你所不知道的隱密事指示你。」(賽48:6)聖經也教導我們說:「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
我第一次聽到facebook這個名詞是在一年前。當時我認為那是外國人的玩藝兒。在今年開始聽到教會有人在玩facebook。對它,我不感興趣,因為我即有的網頁空間,也沒常使用;再多一個,只是給自己添麻煩。後來,應該是八月的時候,但以理團契在找一個聯絡平台時,我纔知不少人在玩facebook。聽說它可以用來傳福音,所以我設一個帳號。愈使用,覺得它很好用。我怕沉迷在網路裡,所以不敢玩裡面的遊戲。不少人很愛護我,不時給我邀約,除了登錄生日之外,我一概婉拒。希望愛護我的人,不要以為我大牌或臭屁。最近我在裡面成立了一個社團,也公告了二個活動。我覺得它是牧養和宣教的一個好工具。
十年前應該沒facebook吧!也沒聽過有哪間教會透過這個平台在運作,如果我們教會能藉由facebook這個平台,增進契友的聯結和加強事工的推動,就創造一個新的典範。我相信十年後,或是不到十年,會有一個比facebook更好用的平台出現;我也相信上主會要我們抓住時代潮流創造另一個牧養和宣教的方式。
有一句話這麼說:「青出於藍,勝於藍。」上主就是藉由這句話告訴我們和其他的人可以在自己的職場上、服事上創新,不要以目前的典範為滿足,為終極目標。還有一句話,「學無止境。」還有「活到老,學到老。」
接著我們以兩個例子來說明「學習」。
●牛頓站在巨人的肩頭上
牛頓是位很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位很虔誠的基督徒。當人家在讚揚他的成就時,他把自己的成就歸功於過去傑出的科學家,這些科學家他稱之為「巨人」。他說:「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後的科學家也站在他這位巨人的肩膀上看更遠的地方。
牛頓口中的「巨人」,就是我們說的「典範」。他研究典範,模仿典範,然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創新典範,看到比典範能看到的更遠的地方。
●約書亞站在摩西的肩頭上
摩西把以色列人帶出埃及,因以色列人悖逆,上主不准成年的男子進入迦南地,所以摩西又帶領在曠野繞40年。這40年,他栽培一位接班人,就是約書亞。約書亞用40年的時間觀察、研究。摩西死後,他就接續摩西的工作,要把以色列人帶進迦南地。他是摩西所栽培的,自然模仿摩西的作風來帶領以色列人。這就是模仿典範。他的學習比較特別,因為他一接任之後,就要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那是和曠野截然不同的境遇。他必須一面模仿典範,又要創新一個典範。所以上主應許他說:「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裏去,耶和華─你的 神必與你同在。」(書1:9)
●學習基督
世事的變化常是瞬間的。不少時候,我們會碰上約書亞的狀態,在一個能力還沒有學成時,狀況就衝上來,教我們措手不及。那時怎樣辦?就是要尋求上主的同在。要尋求上主的同在,就得以基督為典範,因為基督的另一個名字叫「以馬內利」-上主與我們同在。整本聖經都要把我們引向基督,所以我們要從聖經去研究耶穌,然後在日常生活中模仿耶穌,實踐聖經的道理在生活上。可是聖經給我們的是幾千年前的文字,要瞭解這些文字蘊藏的涵意是不太容易,所以上主就用另一種方式來引導我們認識基督,就是通過歷代的聖徒。這些聖徒活出創新的典範,讓我們來學習,正如保羅所說的-「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11:1)這創新的典範,不是有別於耶穌基督這個典範,而是立基於耶穌基督,符合當代環境需求而產生的典範。
因此在培養信仰時,你必須研讀聖經,如果能找到一位敬虔的信徒當作你的典範會更好。當然有朝一日,你也要成為別人的信仰典範,可以跟他說:「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
●培養學習的習慣
弟兄姊妹:
不管是要餵飽自己的肚子,或者是要實現自我,肯定自己,還是要成為上主的器皿,榮耀上主的名,我們都必須不斷地藉著學習得著能力。就因為上主不斷地在創新,所以我們必須培養出學習的習慣,讓我們跟得上時代的步伐。而學習的三個步驟就是①研究典範,②模仿典範,③創新典範。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藉著學習的三個步驟,讓自己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也能不斷地享受上主的創新所帶來的驚喜。

主後2009年10月18日台語禮拜講稿(讀用台語閱讀)

講題:使他走當行的路
經文:箴言22章6節
弟兄姊妹:平安!
●子不教,父之過
有一句安爾講:「子不教,父之過。」意思就是:囝仔若無受教,就是父母的過失。因為囝仔出世偌親像白紙,這張白紙頂面是什麼款的線條,是什麼的色緻,是咱作父母造成的或容許人在頂面留下的。所以《箴言》勸勉咱作父母的,「教養囝仔,著用合宜的法,就他到老也無歪斜。」一欉樹仔或是一個盆栽,在它尚細欉的時,咱若調俾它直,大欉了後,它就直直。
●合宜的法?
什麼是教養囝仔的合宜的法?
如果咱的囝仔的頭殼是電腦,安爾,都好辦;咱會得可去市面上選一些咱看做好的軟體,買轉來。然後將軟體一個一個灌入囝仔的頭殼裡;然後又設計一個自動程式,來控制諸個軟體,咱的囝仔都成作咱所意愛的款。安爾是足省事,咱也未操煩;但是咱的囝仔都不再是人,是電腦,是機器人。人的可愛就在於他的變化是在咱的意料之外,平平是笑容,一個是在咱的意料中來發生,一個是在咱的意料外來發生,帶給咱的感受都無同。
倒底什麼合宜的法?
在舊約有一段經文的加咱講這個合宜的法,就是《申命記》6章6-9節。
我今仔日所命令你諸個話著記於你的心,也著用這勤勤教示你的子兒。無論你坐於厝內,行於路裡,睏抑是起來,攏著講論。也著縛於你的手作記號,戴於你二蕊目睭的中央作紀念;閣寫於你的厝的門豎,以及你的門。
這段聖經節加咱講的合宜的法的第一個,就是教示。
●教導
摩西對以色列百姓安爾講:「我今仔日所命令你諸個話著記於你的心,也著用這勤勤教示你的子兒。無論你坐於厝內,行於路裡,睏抑是起來,攏著講論。」也就是講,咱著將咱所知的傳授給咱的囝仔。這個傳授,不是上課,不是說教。這個傳授是機會教育。你看摩西安爾講?「無論你坐於厝內,行於路裡,睏抑是起來,攏著講論。」「行於路裡」的時,譬如看見好人好事,你都要加囝仔講:「這個人是好人,我期待你會得可和他同款。」若看見壞人壞事,你都對囝仔講:「這款歹代,咱不可做。」又「睏」的時,以色列人古昔一家口仔睏作伙,囝仔難免受要求父母講故事,若親像咱現時的床邊故事。床邊故事講了,鼓勵囝仔親像故事中的主角一樣做對的代誌。橫直就是找機會向囝仔展示好的模範給他來學。囝仔上會得可接受的展示的方法,就是故事,或是人的經歷,或是尒的共同經歷。
想看嘜,過去你較常在什麼情況的教示囝仔?是不是在囝仔犯錯的時?彼時你的面chiung豈會好看?囝仔看見你的面chiung都嚇到破膽,豈有可能將你的話聽入心?
《申命記》6章6-9節加咱講的合宜的法的第二個,就是示範。
●示範
摩西勸勉以色列百姓講:「也著縛於你的手作記號,戴於你二蕊目睭的中央作紀念;閣寫於你的厝的門豎,以及你的門。」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要咱將經文抄於紙裡,縛於咱的手或是二蕊目睭的中間,也不是要咱將它寫在門豎邊或門楣,是講咱的做啥、的看啥的時,或是出門、入門的時,攏要將上主的誡命行出來,留落好的模樣給咱的囝仔看。我舉幾個例來說明。
有一回我去某一間病院探訪病人。了後,就坐電梯落樓,欲轉去。電梯溜到某一樓的時,停落來,門打開,有二位在病房服務的人入來。這是真正常的代誌。電梯門關起來,又繼續溜,又停落來,門打開,彼個人出去。彼時我的心情足無爽快,因為電梯只有溜一樓耳。我心內想,只有一樓,為什麼不行樓梯?尚未離開病院進前,想講怎著因為別人的錯誤來影響自己的心情?都無又為這件事受氣。後來在一個機會和教會的青年分享這件事。有一位青年加我講,「不過,我攏坐電梯到禮拜堂。」這句話摃醒我,我也三不五時也會坐電梯從一樓到禮拜堂,或是從禮拜堂至一樓。然後我想起古昔以前的一個廣告-要刮別人的鬍子,先刮自己的。
如果咱責備別人的歹所行,自己卻的行。你想咱的囝仔會安怎想?如果你教示囝仔講什麼歹代未使行,彼項歹代卻是你的做的,你想你的囝仔豈會心服?
在座有青少年。盼望你們聽見這個道理之後,遇見你的父母有類似的行為,你要感念他們對你的養育之恩,不可頂嘴說:「要刮別人的鬍子,先刮自己的。」你的父母是人,人總會犯錯。你只要將這種事放在心裡,勉勵自己:「以後我教養孩子一定是『要刮別人的鬍子,先刮自己的』。」
有一日欲坐車去辦代誌。在車牌仔附近等車的時,看見我欲坐彼路的車來,我都揮手。又看見後面又有同路線的一班車來。頭前彼班車,人較多,我都想欲坐後面彼班,都加它揮手。彼時我好親像變作隱形人,公車的司機無看見我的揮手,駛過去。
如果你遇著這款情形,你會安怎?你若為著這件事的受氣,四處tau乎人聽;另日,你的教示囝仔「萬項事相與來俾疼上帝的人得利益」,囝仔會安怎想?
彼日遇著這件代誌,坦白講,我不是聖人,彼一瞬間,我足想欲開講罵。但我忍落來,自我消遣講,「我若是美女,司機一定會停落來。」無偌久,一台別路線的車來,猶原會得可到我欲去的所在,我就坐起去。在車上,我的想:如果彼台車若停落來乎我坐,有可能我有另外一個人生,但是上主無要我遇著彼款的人生,就安排這這台車給我坐。換句話講,這項事是欲俾我得著利益。
我的準備這篇道理的時,我有一個相信,上主欲藉著我這個經歷俾你又較明白什麼是「萬項事相與來疼上主的人得著利益」。
前幾日讀著一篇文章,它講:囝仔這個時需要倚靠你,所以無論安怎無願意,到尾他會屈服你。但是當他的翅股硬,他都不睬你。又另天,你若要倚靠他的時,無論安怎無願意,到尾你都要聽他的。
這篇文章是的提起:咱所做的,囝仔看了就囥在心底,有樣學樣。伊不若用咱的方法對待伊的囝仔,當咱需要依伊的時,伊也會用咱的方法對待咱。
今天我會講這些,是希望提醒你不要在你翅膀硬的時候,對你父母恩斷情絕,不要在你父母要仰賴你時「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你父母是人,是人就不完全。上主讓你碰到不完全的父母,不是要懲罰你,而是要你對人更寬容;同時,也是要提醒你將來教養孩子時要小心,不然你會在你兒女的身上犯同樣的錯誤。
《申命記》6章6-9節向咱透露二個教養囝仔的合宜的法,一個是教示,一個是示範。但是這二個法欲發生功效,要又加一味,就是關心。
咱知咱的骨頭需要鈣質的補充,若無到老都有可能發生骨質疏鬆。欲得著鈣質,牛奶是一個真好的來源。但是咱人體欲吸收牛奶中的鈣,需要維生素D。咱的身體需要曬日頭,纔會製造維生素D。關心都偌親像陽光,教示和示範若親像牛奶的鈣。有關心,教示和示範,攏纔會發生效果。
●關心
我相信咱中間絕大部分的人的聽我的講道,是揀尒介意聽的來聽,若是尒無介意聽的,尒會囥在邊仔,心內想豈有影是安爾?但是若換尒的林傳道抑是張簡傳道來講這篇信息,尒的反應一定無同,尒不若揀介意聽的來聽,彼個尒無介意聽的,尒未囥在邊仔,尒會囥在心底,因為尒知尒的傳道疼尒,關心尒,一定未害尒。
同款的道理,囝仔若知咱的關心伊,伊的心門都打開。就算伊聽著伊無介意的,伊也會聽入去,因為他知咱未害他,咱未苦毒他,咱未利用他。如果囝仔若未得可體會著咱的疼,伊的心門都關的,他的耳仔也關的,你講千次萬次攏是白講,反轉乎他嫌嚕嗦,嘮叨。
咱攏關心咱的囝仔,為什麼咱的囝仔未得可感受著咱的關心?因為咱的關心不是伊所要的。想看嘜,咱是安怎的表示咱的關心?「功課做了抑否?」「不可又玩電腦,入去房間做功課。」「這個時是什麼時陣,你尚有時間看電視?」「後回你若又拿這款分數倒來,你的皮的pi較緊。」「你嘛較差不多le,一個月的通話費二、三千元?你不掠作我是的開銀行、印銀票的?」…
講到即,你心裡一定會不服講:「無你講看嘜,阮宜怎樣表示阮的關心?」
坦白加咱講,我嘛不知。但是我知,我要為著我的囝仔祈禱,我要為著我的教養祈禱主。盼望咱常常為著咱的囝仔、為著咱的教養祈禱。
在此也盼望咱在座的少年人,「如果你的父母不瞭解你的話,不要太苛責你的父母。你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人,在你來到這世界之前,他們從來沒有碰過跟你一模一樣的人,他們對怎樣扶養你一點經驗都沒有,他們對怎樣關心你一點概念都沒有,他們必須在沒有任何的資訊中摸索,從錯誤中去學習。希望你們對他們多寬容一點,對他們的不關心多擔待一些,因為至少他們很努力賺錢,沒讓你餓著、凍著。就因為他們是生手,所以你多少幫忙他們一點,用你能夠的方法去表達你的愛,用愛去打通你們之間的障礙。」
弟兄姊妹:
在《使徒行傳》有記載一位埃提阿伯的太監到耶路撒冷敬拜。敬拜息,就坐車轉去。在這進前,聖靈吩咐腓力去路裡等他。等彼張車進倚的時,聖靈要腓力依過去。腓力一倚過去,聽見他的讀以賽亞的冊,就問他:「你所讀的,你會明白嗎?」彼人應講:「無人指示我,豈可會?」
對,無人教養咱的囝仔,伊欲安怎會?今仔日,聖經已經教示咱安怎教養咱的囝仔二個方法,合宜的方法,就是①教示、②示範。但是要教示與示範發生功效,一定要有關心。如果你的關心囝仔體會未著,你一定要來到上主面前,求他的幫助。

Wednesday, October 14, 2009

主後2009年10月11日國語禮拜講章

講題:專注
經文:腓立比書3章12-14節
弟兄姊妹:平安!
●專注夠厲害
一根筷子和一根針有什麼不一樣?
為什麼用筷子去接觸氣球,氣球不會破,而用針輕輕的一碰,氣球就破了?
從這個經驗,我們就知道「專注」的厲害了。所以無論如何,我們要培養「專注」這個好習慣。
●什麼是專注?
什麼叫「專注」?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上,然後完成它。專注可以分成二個範疇:①在一段不長的時間,可能是10分鐘或是幾個小時,集中精神在某一件事情的處理上;②在一段不短的時間,可能是半年、1年或10年、20年,朝著固定的目標去達成它。
●集中精神
我們先來看「集中精神」在某一件事情的處理上。我很多時候在電腦寫文章或講稿,會放一些器樂,當背景音樂;我不會放人聲的音樂,因為只要有人聲,我的注意力就不會集中,會想要知道人在唱什麼。看書的時候,我就連器樂也不行,因為很多時候會分神。當一分神時,就無法很順利把所看過的東西放進腦袋裡。很多時候,看了一段之後卻沒有印象。
我們吃東西最容易分神,結果佳餚美食被我們糟踏了。我們很少安安靜靜地吃東西,品味它的美味;我們用了很多的注意力在人在說什麼和我要說什麼,我們用了很多的注意力在電視在播放演什麼,我們用了很多的注意力在思索、研究在工作上或在人際工作上所碰到的難題。於是我們只能用少少的注意力去品味嘴吧裡咀嚼的食物。真的是暴殄天物,糟踏上主賞賜的。我們有沒有辦法找個可以不說話的場合,拋棄一切的掛慮,用所有的注意力放在你嘴吧裡的東西上?
有人說:「覺得好吃最重要,只要覺得好吃,就不是浪費。如果吃得不開心,那纔浪費錢呢。」我不是說我們一定要花三、四千塊到頂級的餐廳去用餐;我是說我們一定要把食物的好滋味吃出來。如果沒有把它的好滋味吃出來,就是浪費。如果我們無法從吃的當中得到快樂或滿足的話,那麼那頓飯等於是糟踏了。我們要活在當下。吃的時候就專注在你的吃的東西,把它的滋味吃出來。即使天快要蹋下來,即使世界末日快要到來,你還是要活在當下,把一切的憂愁掛慮都交給耶穌,好好品嚐上主所賜的美味。
在工作的時候,在讀書的時候,就像享受佳餚美食一樣,活在當下。把心頭的煩悶放下,把人所說的閒言閒語放下,把人的心的奸詐、陰毒、醜陋…通通放下,只讀你手上的書,只做你手頭上的工作。
我們真的可以活在當下,把一切攪擾我們的心情的都交給耶穌。耶穌應許我們說:「28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29 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 30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11)上主也應許我們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賽30:15)
你知道嗎?為什麼耶穌在教導不要憂慮時,會引用天上飛鳥和山裡的百合、花草當例子呢?因為牠們在享受生命時,不會去擔心這個,不會去煩惱那個,更不會去悔恨這個那個的。雖然我們不是飛鳥,不是花草,我們不可能不為未來擔心這個那個的;但是我們可以在吃飯、睡覺、工作、讀書時活在當下,不要為將來擔心這個那個的,不要為過去悔恨這個那個的。不過,如果你覺得不擔心一下,不煩惱一下,不悔恨一下,就不像活著。那麼,我不反對你擔心、煩惱、悔恨一下;但你千萬不要挑你讀書、工作的時段,也不要挑你吃飯、睡覺的時段。
●鎖定目標
保羅對腓立比教會分享他的追求心態,說:「12 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 13 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 14 向著標竿直跑,要得 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我們都想得著上主的獎賞。我們若想要得著上主的獎賞,就得「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
想想如果一輛車沒有方向盤,發動之後會發生什麼?沒有目標的人生,就好像沒有方向盤的車子一樣。再想想看,如果你要旅遊,欲沒有計劃行程,沒有預定路線,會發生什麼事?非常可能敗興而歸。雖然你的人生有目標,目標卻一變再變,一日三變,最後的結果非常可能是一事無成。
有一個實驗,是用一顆小鐵珠去撞一個大鐵球。這個大鐵球是用鋼絲吊者,那小鐵珠用細繩吊著。起先撞的時候,這顆大鐵球紋風不動。可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撞擊之後,那顆大鐵球竟然動了起來,當然是小小的震動。
理想、抱負就像大鐵球一樣,而人像小鐵珠一樣,必須花心血,不斷地努力奮鬥,纔能實現。而且愈大的理想、愈大的抱負,需要更多的心血去實現。人的一生只不過是7、80歲,頂多120、130。你能用這麼短暫的人生去完成幾個理想,抱負呢?
有一次耶穌帶著門徒退到泰爾、西頓的邊境去,有位迦南婦人來找他,因為她的女兒被鬼附。這婦人大聲呼求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我!我女兒被鬼附得甚苦。」(路15:22)耶穌聽見卻不理會。門徒看了不忍心,就求耶穌說:「這婦人在我們後頭喊叫,請打發她走吧。」(路15:23)你知道耶穌怎麼說嗎?他說:「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路15:24)
即使神子耶穌也把自己的工作範圍限制在以色列迷失的羊,沒有打算到世界各地去宣教;保羅也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是向外邦人傳福音。所以我們要把把自己的夢想限制一個範圍內,最好是一個,全心全意投入某個夢想的實現上,等這個夢想實現後,還有餘力,再進行下一個夢想的實現。
因此,我們可以拿出一張紙,把你想要實現的夢想一件一件的寫上去。過一、二天,再把這張拿出來,再檢視一下看看上面所寫的夢想是不是你真的想要的,把不是真的想要的刪去。再過一、二天做同樣的事情,把不是最想要實現的夢想刪去。
等到最後一個出爐之後,你就開始設立你實現夢想的行程。第一步、第二步…到最後實現夢想。然後再估量一下自己的實力,看看這些步驟你能不能做到。如果鐵定不能的話,那麼這個夢想你只好放棄,把最後刪掉的那個夢想拿出來,設定實現夢想的行程。其實在檢核行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時,會有的誤差。可能會高估自己的能耐,也可能會低估自己的潛能。而且那些誤差可能會很大。
因此,與其自己來設定人生的目標,不如讓上主來設定。因為他最知道我們的狀況,最知道我們的個性,也最知道我們的潛能。而且如果那目標是由上主來設定,即使我們的能力不夠,即使我們的狀況不好,他會增添力量給我們。正如保羅說的,「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3)
弟兄姊妹:
●存活的目的
我們存活的目的就是要榮耀我們的上主。因此,讓上主來設立我們人生的目標是最合理的。當我們得著這目標之後,就必須設立行程,並按照這個行程全心全力去實現。唯有這樣纔不會浪費上主所賜的生命。
●創造的目的。
上主創造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和我們分享他的創造。因此,在享受他所賜的佳餚美食時,要活在當下,專注在嘴裡的食物,把食物的滋味吃出來;在享受他所賜的睡眠時,要活在當下,專心享受睡眠的甜美,不要擔心這個那個的;在享受上主所賜的知識時,在享受上主所賜的實現自我的時候,也都要活在當下,好好享受。唯有這樣,纔不會糟踏上主的賞賜。

主後2009年10月11日台語禮拜講章(請用台語閱讀)

講題:警醒
經文:啟示錄3章1-6節
弟兄姊妹:平安!
●你的靈命狀況如何?
你的靈命狀況安怎?
咱通常是通過自己的感覺或是別人的評價來評估自己的靈命狀況。
倒底咱的靈命的狀況安怎?咱來看聖經安怎講。
●虛有其名
主耶穌對撒狄教會自我紹介講:「有上帝的七個神與七粒星的,…」「有」就是持有。「七」,對以色列人來講,是圓滿的數字。所以耶穌「持有七個神」就是講他有無限的權柄和能力。耶穌「持有七粒星」就是講所有的天使攏在他的掌理之下。既然所有的天使攏降服於他,教會的守護天使當然也降服於他。
主耶穌在紹介了後,對撒狄教會講:「我知你的所做,…」主耶穌的目睭親像火焰,他鑑察人的內心,所以他非常清楚撒狄教會的所做。又繼續講:「你名是活,實是死。」在過去,撒狄教會因為好所行有真嫷的名聲,了後,她的靈命漸漸變質,所行的愈來愈偏離上主的心意,漸漸步入死亡的地步。但是存留在人的心中的,尚且是以前的印象。也因為漸漸偏離上主的心意,所以她雖莽有基督教會的名,卻無有活命在她當中。所以就名來看,她是基督的教會,是活的;但是實質上,她已經失去活命,漸漸踏入死亡。
●要警醒
就因為撒狄教會沉迷在往日的榮光,無看見自己的狀況,掠作自己尚且是活的,而且活得真好勢,所以耶穌勸勉伊要警醒。「你著警醒,堅固許個其餘的欲死的事;因為我看見你的行做,於我上帝的面前,無一項完全。」倒底撒狄教會的狀況是怎樣?就是「她的行做無一項完全」。「完全」是指符合上主的心意。「無一項完全」就是無一項行做是符合於上主的心意。這就是為什麼主耶穌講這個教會是「名是活,實是死」的緣故。
為什麼耶穌講「在上帝的面前」撒狄教會的行做無一項完全?因為她本身對自己的印象,或是別人對她的印象,尚停留在過去。在過去,這個教會是一個有好所行有真嫷的名聲的教會。但是在上帝的面前,在上帝的眼中卻已經是無有好所行的教會。為什麼耶穌欲強調「在“我”上帝的面前」,表明他的判斷就是上主的判斷。
主耶穌勸勉撒狄教會「你著警醒,堅固許個其餘的欲死的事」。撒狄教會並無完全的敗壞,尚且有一些些好的行為,伊的靈命偌親像欲熄的燈火一樣。耶穌勉勵伊「著警醒」,從的睏,或是的tu-ku的狀能,醒起來。看自己的狀況,趕緊將許個尚剩的好行為留的,顧給它無流失。這偌親咱的燒炭一樣,當炭的欲熄的時,咱著顧乎它不可熄去。若熄去,欲給它燃,都要又起火;若無熄,煽風它,都又me起來。
●回想過去,重新來過
主耶穌又勸勉撒狄教會「所以,你著記得你有怎樣受、怎樣聽,復執守,也著反悔。」因為撒狄教會一直停留在過去的記憶中,主耶穌就勸勉她講「你著記得」當年「你有怎樣受、怎樣聽」。在過去,她有好所行,是因為她對上主的教示有聽見,有領受;所以,現今她若欲有好所行,著在記憶中尋找她在過去所聽見的,並尋找她在過去領受上主的教示的經驗,然後照樣學樣,將所聽見、領受的行出來。「執守」除了遵行以外,尚且包含「從心底」將上主的教示活出來,就算遇著大的阻擋或困逐,也無改變。接續主耶穌勸勉講「也著反悔」。若照次序來講,勸勉應該是「你著反悔,著記得你有怎樣聽、怎樣受,復執守」;但耶穌將「反悔」囥在後面,是表明「反悔」是轉變的關鍵。若無「反悔」,就算講記得以前有怎樣受、怎樣聽,復執守,也真快又敗壞。這偌親像一個賊仔,若無反悔,在被關又出獄了後,他真緊都復去加入偷拿一樣。也偌親像一個人,無掠做自己有什麼錯,雖莽受人指正,也會一錯再錯。
●審判必如賊臨到
如果撒狄教會不警醒,猶原迷迷糊糊,繼續敗壞落去。當她的靈命無去,偌親火熄去的時,主耶穌的審判都欲臨到。彼時,撒狄教會尚沉迷於過去的榮光,她不打算審判會臨到,都偌像人無打算賊仔會來偷一樣。
●穿白衣
撒狄教會不是完全的敗壞,尚且有真少數的信徒執守上主的教示、照上主的心意的行做。當主耶穌來審判的時,許個離開真道無行上主的教示的受刑罰,諸個真少數無打拉墋自己的,主耶穌欲賞賜伊白衫穿。主耶穌用「衫」的表明一個人的靈命狀況。就算講人無打拉墋自己,在上主的眼中,猶原不是概清氣。但是在審判的日,主耶穌欲將一個完全新、完全清氣的靈命賞賜給許個無打拉墋自己的。主耶穌講:「總是於撒狄,你尚有幾若名未曾打拉墋伊的衫,伊欲穿白衫與我四處行,因為伊是會堪得的。」
「與耶穌四處行」是什麼意思?咱會得可想像,主耶穌帶著一陣天使從天降臨,萬民giau-giau泏伏在土跤,耶穌若行若找許個無打拉墋自己的,找著,就叫天使扶他起來,給他白衫穿,然後將他導入彼陣隊伍,然後又繼續尋找。上路尾,耶穌欲帶天使,導彼陣穿白衫的人,上天,進入上帝國。
耶穌講諸個人是「會堪得」穿白衫又與他四處行。這個「會堪得」是出於伊無打拉墋自己。就因為伊無打拉墋自己,所以上主獎賞伊,賜給伊白衫,又導伊加入前往天國的隊伍。
●悔改的人
穿白衫加入前往天國的隊伍的,不若許個無打拉墋自己的衫的,尚且有一些人,伊雖莽打拉墋自己的衫,但是聽主耶穌的勸勉,緊緊「記得以前他是怎樣受、怎樣聽,復執守,也反悔」。諸個人,主耶穌猶原賞賜給伊白衫穿,也導伊加入天國的隊伍。
照理來講,諸個人在伊打拉墋自己的時,上主都會從活命的冊將伊的名擦掉。這本「活命的冊」若親像咱選舉的時政府機關所造的名冊,有名在這個名冊內的纔有權領選票。主耶穌都是按這本「活命的冊」,在眾人的當中找許個有名在這本「活命的冊」的人,找著,就叫天使hiang白衫給他穿,又導他入隊伍。
但是當人打拉墋自己的時,上主攏寬容他,盼望他會悔改,無即時將他的名從活命的冊擦掉。但人若硬心,不肯悔改,超過期限,上主就將他的名擦掉。他都無機會穿白衫,也無機會進入耶穌的隊伍,當然都無機會進入天堂。但是許個悔改的人都無同,耶穌欲給伊有白衫穿,又導伊入隊伍,又導伊到上帝國。諸個人,耶穌稱伊作「得勝的人」。不過,諸個人在天堂會遇著天使的指責,講:這個人在地上做了什麼什麼的歹,他無資格來天堂。彼時耶穌都在上主與眾天使的面前講,這個人是我的人,我已經用血洗清他的罪,我已經從罪贖回他。
同款,主耶穌對撒狄教會的勸勉與警告,也適合於許個已經偏離上主的真道的教會,猶原對伊講,「著警醒!」
●二件重要的事
咱要常常省察自己的靈命狀態,是不是與撒狄教會一樣?咱是不是常常想起過去咱的榮光-「與上主相與同行,照他的話的行做,多多信徒謳樂咱講是虔誠的基督徒」?咱是不是掠作自己現時的狀況與以前相款?
在今仔日的經文中,聖靈的加咱提起一件非常要緊的是,「以前的好,不能彌補現時的歹。上主欲就咱現時的歹來刑罰咱。」雖然你以前是足虔誠的基督徒,如果現時你已經偏離上主的真道、違逆上主的心意,又不肯悔改。寬容的期限若過,主耶穌的審判就臨到。
聖靈也對咱提起另外一件也是非常要緊的代誌,就是:「以前的悖逆,未塞礙現時的好。上主欲就咱的悔改來獎賞咱。」就算講以前咱是罪惡不赦的大賊ko,如果現時咱肯認罪悔改,順從上主的心意,遵行上主的真道,主耶穌欲賜咱白衫穿,又欲導咱進入天堂。
所以咱「著警醒」。當聖神光照咱,俾咱看見自己的罪惡的時,趕緊悔改,回想過去咱所受、所聽的,然後誠心來遵守。上主的確會賞賜咱白衫穿。
●事不關己?
弟兄姊妹:
不可講今仔日的信息與你無關係。你無認自己有什麼歹所行,無表示你都真正無歹所行。
撒狄教會也認為自己是一個未鄙的教會,甚至是不至好的教會。在當代的人的眼中,她也是一個真正未鄙的教會,有主的榮光的教會。但是主耶穌對她講:「你名是活,實是死」,因為她的行做在上主的面前,無一項完全。
咱要常常謙卑在上主面前審核自己的行踏是不是合於上主的心意,是不是遵照他的教示。咱要常常誠心懇求聖神光照,並開咱的心目,俾咱看見自己靈命的狀況,並回憶過去所受、所聽,並執守,也悔改。

主後2009年10月4日國語禮拜講章

講題:挑戰新事物
經文:約書亞記3章1-6節
弟兄姊妹:平安!
●別讓自己後悔
在英國,有個牙醫師,名叫艾瑞克。他的太太名叫桃樂絲。有一天,他們決定要搬家,搬回桃樂絲的娘家-紐西蘭。因為桃樂絲想念家鄉。
其實,這不僅是搬家,而且也是移民。移民,對我們而言,或許有點特別,但絕對不是非常特別。只是最特別的地方是他們當時的年齡,艾瑞克102歲,桃樂絲87歲。當他們來到桃樂絲的家鄉,鄉親為他們舉行一場非常盛大的歡迎會。等安頓下來之後,艾瑞克就等著過103歲的生日。
來到一個新的地方,人總要許多地方要適應。適應,就是學習新的生活模式,接受不一樣的東西。而艾瑞克適應得非常好,當記者訪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時,他說:「我可不願意當我105歲、不能走路的時候,纔後悔自己沒有在102歲時,搬到地球的另一端去;如果你打算做一件事,那就趁自己還能做的時候,立刻行動吧!」(見10月號蒲公英)
●亞伯蘭面臨的挑戰
在將近四千年前,在中東也發生類似的事件。主角名叫亞伯蘭,75歲;他的太太撒萊,65歲。他們的搬遷更具挑戰性,因為上主必沒有告訴他們目的地在那兒,而且他們要離開自己本族,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去。或許亞伯蘭跟艾瑞克說同樣的話,「我可不願意當我80歲、失去上主祝福時,纔後悔自己沒有在75歲時,搬到上主所指示的地方去;如果你打算做一件事,那就趁自己還能做的時候,立刻行動吧!」
當人在做一件過去從未做過的事時,他必須面對新的事物的挑戰,他必須學習新的事物,他必須接受不一樣的東西。
●以色列人面臨的挑戰
在五、六個世紀之後,亞伯蘭的子孫以色列人,在摩西的領導之下,從為奴的埃及地來到約旦河東岸。摩西死後,約書亞接下領導權要帶領以色列人進入上主所應許的迦南美地。你想想看,他們進入迦南地之後,住在迦南地的原住民會乖乖地把土地拱手讓給以色列人嗎?勢必會遭受到他們的抵抗。戰爭,是以色列人必須面對的挑戰。在曠野,他們根本沒機會學習農耕,進入迦南地安定之後,他們要學習農事。在迦南地一定有許多他們在曠野所沒碰到的東西或事情,他們必須接受不一樣的東西。可是在面對這一些之前,他們碰到一個非常棘手的事,就是「渡約旦河」。那個時候,約旦河是滿水位。你想想看,要渡河的,不僅是大人,連老弱婦女都要;不僅是人要渡河,連家當、牲畜也要。那群人不是十個、二十個,也不是一、二百個,而是以百萬計。
這群以色列人怎樣渡約旦河?造船?造橋?挖隧道?都不是,上主命令他們跟著約櫃走,又命令扛約櫃的祭司,去站在河的中間。開玩笑,那不就是要他們投河自殺?如果當時的以色列人不肯面對新的挑戰,不肯學習完全信靠上主,不肯接受上主的命令,他們就無法過河,進入上主應許給他們的迦南美地。
●挑戰帶來的祝福
在十月號蒲公英雜誌裡有一篇文章,題目是「更棒的明天」。人生的旅程中,總有許多需要我們做抉擇的時候。有些抉擇是容易的,有些抉擇是困難的。在難以抉擇的時候,有些人猶豫、遲疑,就是不敢做決定。這篇文章鼓勵人「放手繼續往前行,勇敢地選擇一個方向前進」,說:在路上,你可能會碰上意想不到的冒險,裡面蘊藏著希望和夢想。下面的這段話,我非常喜歡。
「當你挑戰現狀:你將從新事物中發現朋友,了解到生命有許多面向,有很多方法可以成長!你將到達許多未曾想過的地方,見到未曾見過的事物,悠遊於未知的美好之地。」(見10月號蒲公英)
不過人傾向安逸,拒絕改變;然而挑戰總是帶來改變,大的改變或是徹底的改變。因此當挑戰來的時候,絕大多數的人的反應是逃閉,能閃就閃,能躲就躲。你知道逃閉挑戰的結果如何嗎?
想想看,如果約瑟拒絕接受挑戰,整天哎聲嘆氣,以淚洗面,他就一輩子當奴隸。怎麼可能成為埃及的宰相,救了他父親的全家?如果但以理拒絕接受挑戰,和其他的猶大少年人一樣吃王的膳食,那麼他頂多是巴比倫王朝的一個辦事而已。怎麼可能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下的總督?如果以斯帖拒絕接受挑戰,藏身在王宮裡。那麼她頂多救自己的性命。說不定改天她的猶大身份曝光,就見光死;或者像隻小狗趴在哈曼腳下求饒。怎麼可能救所有的猶大人的性命?
或許你說這跟我有什麼關係?那麼我們就來談談跟你有關係的。
●不要拒絕挑戰
在以色列南北國時,有一位先知名叫以利沙。有一天亞蘭國的元帥乃縵將軍求見,要求以利沙治好他的皮膚病。以利沙要他到約旦河洗澡七次。對乃縵而言,這帖藥是個戲弄。如果河水真的能治好他的病,那麼他何必千里迢迢來到那兒求醫。他的家鄉有二條河,河水比約旦清澈許多。如果他真的拒絕這個挑戰,他就一輩子與那皮膚病共存。幸好他有一位好僕人,開導他,他接受挑戰,皮膚病不見了。
在這之前,以利沙的一個門徒死了,生前欠了一屁股的債,債主就找上他的遺族,要把他兩個兒子賣為奴來償債。門徒的妻子就來找以利沙幫忙。以利沙問她家裡還有什麼,她說就剩下一瓶油。以利沙要她向左鄰右舍借容器,愈多愈好,然後把門關上,把油倒到容器裡。當這一家人把油往容器倒的時候,奇妙的事發生了,就是油倒不完。一直到所有容器都倒滿了,那兒子說:「再也沒有容器了」油就止住了。
當我們拒絕挑戰,就等於是跟上主說,「再也沒有容器了」福氣就止住了,恩典就止住了,神蹟就止住了。
「那是不可能的」或是「我不行了」這類的話少講。上主是全能的 神,在他沒有難成的事。耶穌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9:23)只要你相信你要做的事是上主要你做的,那麼那件事一定做得成;只要你相信你想要碰上的好事是出自於上主,那麼那件好事一定會發生在你身上。不要說「那是不可能的」。
前些日子,師母跟我說有一位殘障人士跟一位健全的人結婚。我心裡想,一個非常制式的想法,就是:一定旦那位殘障人士用他的殘障博取那位健全的人的同情,然後猛烈追求。那個健全的人出於同情,就和他結婚。這次野外禮拜,我看完了真情部落格-我的大寶貝-陳健孝和曹聖桃,纔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麼地制式。陳建孝是一位無法照顧自己的重殘人士,從不敢想會和一位健全的女孩子結婚。他們的相戀,是從曹聖桃跟一位同事說她對一個男生有好感開始,那同事把曹聖桃對他有好感的事告訴了陳建孝,陳建孝直覺是不可能,還親自向曹聖桃求證。雖然曹聖桃點頭承認,可是陳建孝一直說:「我們是不可能在一起的。」曹聖桃反駁他說:「沒有什麼可能或不可能,就看上主的心意。」於是他們向上主尋求三個印證。有一天他們在讀《荒漠甘泉》時,第一句話就是「上帝能將不可能的變為可能。」後來有一天,一位印度牧師到他們的辦公室帶領晨更,信息是「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那牧師告訴他們說,那信息是他踏入他們辦公室時聖靈給他的,要他放棄 準備好的題目。再過幾天,他們中心的牧師回國,他們把他們的事告訴了牧師,結果牧師沒有要他們好好考慮,卻說「為什麼不能?」
我們不要把「這是不可能的」掛在嘴吧上,在上主沒有難成的,只要是出自於他,即使是不可能的也將變成可能。
●雅比斯的禱告
相信在場有許多人知道雅比斯的禱告。那個禱告記載在《歷代志上》4章10節,說: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 神說:「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難,不受艱苦。」 神就應允他所求的。
上主是在沙漠開江河、在曠野開道路的 神。他要擴張我們的境界。我們若不拒絕他的賜福,我們的境界就不斷地擴張,教眾人因我們的擴張而蒙福。
●值得挑戰的
新的事物,不全都是好的,也不全都是來自上主。所以當我們願意挑戰新事物時,一定得選擇。
什麼樣的新事物纔值得我們挑戰呢?在接受挑戰之前,要問自己:
①那事物能榮耀上主嗎?
上主在《以賽亞書》說道:「凡稱為我名下的人,是我為自己的榮耀創造的,是我所做成,所造作的。」(43:7)既然上主是為他自己的榮耀而創造了我們,我們當然要在各樣的事上榮耀他的聖名。
既然我們是為榮耀上主而活,所以不論做什麼都要榮耀上主。因此,在挑戰新的事物上,要問自己:這件事可以榮耀上主的名嗎?
②那事物能讓你自己樂在其中嗎?
上主要擴張我們的境界,這個擴張可能要花半年、一年或十年、二十年;而且要付上許多的心血。如果沒有持續,就等於是半途而廢,或功虧一簣。而要持續做一件事,就必須有一個持久的動力,而樂在其中可以促使人從上主那兒領受這持久的動力。
我們都知道笛卡兒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釋彩虹現象。你知道他為什麼要研究彩虹呢?依據諾貝爾物理獎的得獎者費曼的看法是「因為彩虹很美麗」。
唯有你樂在其中,纔能持續地接受挑戰,把事情做完成。
但你千萬不要聽了這篇信息之後,回頭跟你老爸老媽說,做什麼事都要樂在其中,所以我可以不可以不要讀書,不要做家事,不要…。在這兒我要澄清一下,接受挑戰與展履行責任是兩碼子的事。不管你願意或不願意,不管你喜歡或不喜歡,你要履行你的責任或義務。
③那事物能教人得益處嗎?
在呼召亞伯蘭離開吾珥時,上主對亞伯蘭說:「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亞伯蘭就是亞伯拉罕,而亞伯拉罕是我們的信心之父。所以我們做的事也要讓周遭的人得到上主的賜福。
●獻上活祭
弟兄姊妹:
依我個人的看法,不用刻意去尋求新的事物和挑戰,倒要和上主保持親密的關係,讓上主來引導我們前面的道路。他是創造我們的主,他最知道怎樣成就他的計劃在我們生命中;他是全知的主,他最知道什麼時候把我們帶入挑戰。
不過,我們要敞開心胸,不要限定自己的人生怎麼走,讓上主來帶領。還有,在陷入困境,遇見艱難時,我們要勇敢接受上主的安排,去接受境遇的挑戰,即使那挑戰是全新的經歷。但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當作聖潔的活祭獻上。你一獻上,你的生命就不再是自己的,而是上主的,他必為他的負責,他必為我們的一生負責。所以他必定會給你足夠的勇氣去面對,足夠的智慧去判斷斷,足夠的才能去解決,足夠的毅力去克服。

主後2009年10月4日台語禮拜講章(請用台語閱讀)

講題:總要持守
經文:啟示錄2章18-29節
弟兄姊妹:平安!
●多多的誘惑
在咱現時的生活中,充滿多多的誘惑,要咱離開信仰、離開上主。面對諸個誘惑,上好的策略就是「持守咱的信仰,無放棄,無妥協,無改換」。因為主耶穌總有一日會又再來。
●上帝之子
在寫給推雅推喇教會的批的起頭,《啟示錄》的作者約翰長老介紹耶穌基督安爾講,「上帝的子目睭親像火焰、腳親像光亮的銅的」。
推雅推喇城的守護神是阿波羅,阿波羅是宇宙的主宰宙斯的子。約翰介紹主耶穌是「上帝的子」就是向推雅推喇教會澄清一項事,就是耶穌是宇宙的主宰耶和華上帝的子,阿波羅不是。阿波羅是太陽神,人總是用戰士的形像打扮他。所以主耶穌用「火焰」的形像來顯明他是照於人內心的光,用「銅」的形像來顯明他是和歹相交戰的勇士。主耶穌的目睭親像火焰,就是講他會得可看到咱的心上隱密的所在,咱掠作許暗暗,無人看會著;但是主耶穌是光,他照到咱的心底,咱藏於心底的念頭,他攏知。主耶穌的腳親像光亮的銅,就是指他和歹相交戰的決心,絕對無妥協,而且一定戰到將歹消滅。
●謳樂推雅推喇教會
主耶穌講:「我知你的所行、你的疼,與信,與服事,與吞忍,復你路尾的所行,比起頭的較多。」
這是主耶穌對推雅推喇教會的肯定,肯定她的行踏,也肯定她的品格。「所行」就是行出的好;「疼」就是追求對方的利益;「信」就是全心信靠上主,就算遇著困逐也無改變;「服事」就是盡心照顧別人的生活;「吞忍」就是在患難中保持對上主的忠心,也保持對人的寬容。而且推雅推喇教會是順服的教會,知錯必改的教會,將來會行出又較多的好所行。
●容忍耶洗別假先知
肯定推雅推喇教會了後,主耶穌責備這個教會的過失。主耶穌講:「若是我有所責備你的,就是你容允彼個婦仁人耶洗別自己稱作先知的,她教示又迷惑我諸個奴僕行姦淫,又食祭偶像的物。」
這個被稱作耶洗別的婦仁人,咱無辦法查考出她的名字與身份。在古早以色列南北兩國的時代,有一個名稱作耶洗別的婦仁人,她是北國以色列亞哈王的王后。她將巴力宗教帶進北國以色列。主耶穌會稱彼個婦仁人作耶洗別,足可能是因為她將教會的一些會友帶入當地阿波羅神廟參與於其中的祭祀、宴樂。
推雅推喇教會內有一些信徒是生意人。生意人為著搶生意,往往會邀請客戶到神廟參加祭祀,又參加祭祀後的筵席,未免得又招待伊粉味的。諸個信徒信主了後,原本和神廟的活動切斷關係,也拒絕接觸粉味;但是看見對手藉著諸個招待將生意搶過去,心內都躊躇。在這種兩難的情境下,這個初世紀的耶洗別順勢傳揚一些道理,替諸個生意人開活路。有可能是類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或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教導,也就是:為了拯救許個失喪的靈魂,伊都要進入虎穴、進入地獄,和許個失喪的靈魂做同款的事,得著伊的認同,然後慢慢將許個失喪的靈魂從罪當中救出來。若有人指責她或反對她的時,耶洗別就講她所傳的是來自上主深奧的事;真可能她接續會安爾講:人保羅也講過,「向猶太人,我就親像猶太人,欲得著猶太人;向法下的人,我雖然本身無於法下,就親像法下的人,欲得著法下的人。向法外的人,我就親像法外的人,欲得著法外的人;其實我不是於上帝的法外,就是於基督的法內。」(林前9:20f)咱若將保羅所講這段經文的前後文詳細讀,就知這個耶洗別的硬拗。但她敢自稱作先知,一定有她的本事。在後面咱會解釋這點。
●報應
主耶穌責備推雅推喇教會容允這個耶洗別「教示又迷惑我諸個奴僕行姦淫」。這個行姦淫有雙層的意思,第一層是指參與在阿波羅神廟的祭祀中,第二層是指隨許個客戶去沾粉味。因為行肉體姦淫通常發生於眠床,所以主耶穌欲將這個耶洗別拋於眠床。也就是講:這個耶洗別迷惑一些信徒“在眠床”和鬼神行姦淫,所以主耶穌欲這個耶洗別拋於魔鬼的眠床,在許和魔鬼同受地獄的刑罰。不過在刑罰的進前,主耶穌寬容她一段時期,盼望她會悔改,離開歹代。但是她無反悔,無欲離開她的歹所行,繼續迷惑信徒去行姦淫。
許個受這個耶洗別迷惑去參與阿波羅神廟的祭祀的,或是和客戶逗陣去吃粉味的,或是參與於廟中的筵席的,主耶穌欲將伊拋入大患難中,受刑罰。許個作彼個耶洗別的徒弟徒孫的,主耶穌也欲將伊拋落地獄,受地獄的刑罰。
有的是暗中作彼個耶洗別的徒弟徒孫的,主耶穌講他「是鑑察人的心腸的」,他「也欲照各人所行來報應」許個人。在較早的時,咱有看見耶穌的目睭親像火焰,照光人心底上深沉的所在,人一切的心思意念攏無辦法隱瞞於他。而且他的腳「親像光亮的銅的」,他一定徹底執行他公義的審判。
●賞罰分明
對於其他的信徒,主耶穌安爾講:「若是尒在推雅推喇其餘的人,凡若無承受這號教示、也不識伊所講撒但深奧的事,我加尒講,我無用別號的擔互尒擔。」諸個容允彼個耶洗別在教會內興風作浪的信徒,若反悔,主耶穌也無欲追究。但是主耶穌特別交待講:「獨獨尒所有的,著持守它到我來。」
在古早的彼位耶洗別,靠著她是王后,運用朝庭的武力來對付上主的先知,強迫伊向巴力跪拜。主耶穌會將初世紀的這個假的女先知比併作早時的耶洗別,又交待推雅推喇教會講「尒所有的,著持守它」,顯明初世紀的這個耶洗別通過阿波羅神廟的祭司,和羅馬地方政府勾結,來困逐教會內許個對敵她的。莫怪信徒不敢講啥,出在這個耶洗別在教會內耀武揚威。
面對這個耶洗別的陷害和地方政府的壓迫。主耶穌勉勵許個信徒「尒所有的,著持守它到我來」,主耶穌若來,就欲攻破一切的勢力和邪惡的權勢。
●對咱講啥?
在批信的最後,主耶穌講:「有耳孔的,著聽聖神給諸個教會所講的。」所以這張批,不若寫給推雅推喇,也寫給其他遇著和推雅推喇教會同境遇的教會,包括現代眾教會。
安爾,通過這張批,主耶穌的加咱講啥?
●不可和世俗妥協
一、不可和世俗妥協
在職場,咱常常會受引誘去做不對的代誌。昨在路中,看見類似門聯的紙,頂面有二行的字,第一行寫:做對的代誌,是智慧;第二行寫,做不對的代誌,是愚戇。看見同事用無正當的手段搶著生意,或是製造高的業蹟,或是加薪、升官。咱的心頭總會癢癢,想講:他敢安爾做,我怎不敢。咱是基督徒,歹代不是敢做抑是不敢做,根本是未使做。
在咱拒絕的時,魔鬼或是許個做歹的人會煽動咱講,「信仰歸信仰,業績歸業績」或是「馬無野草不肥」或是「做了纔懺悔認罪」或是「你一定要和伊同款,若無你欲安怎去救伊的靈魂」…不管安怎,不對都是不對,上主講未使都是未使。不可掠作自己是特殊,會特別得著上主的寬容。做歹的人總盼望會得可將人「拖下水」,安爾做,至少許個人不敢將他做歹代的事暴露出去。所以伊叫咱做歹,無論理由是偌好聽,歹代絕對不可做。
●不可因為人在做而做
二、不可因為人在做而做
「除罪化」的代誌不斷在咱的社會發生,只有較多人的做,不對的、違法的,漸漸被接受、承認。譬如「通姦」,在咱的國家尚且是告訴乃論的罪,但是在一些國家已經不再是罪。但是加加減減有一些人的推動「通姦」的除罪化。在民主國家,就是不可避免的代誌;因為在民主國家,多數人的意見就會形成國家的政策。但是上主的誡命,未照人的心意來改變,就算講所有的人攏的做的歹,在上主來看,都是違背他的誡命;上主無因為所有的人攏的做,都改換他的誡命。
●你是兄姊的守望者
三、你是兄姊的守望者
推雅推喇教會容允彼個假先知耶洗別在教會引誘兄姊去與異教的神明交湊,行姦淫。伊會安爾做,是因為彼位耶洗別勾結地方政府困逐許個反對她的。就算安爾,推雅推喇教會猶原受到耶穌的責備。如果咱容允假的道理、歪泏的教示在教會引誘會眾跋倒,犯罪,咱都比推雅推喇教會較害。因為咱現時無受著宗教或政治的壓迫。咱每一個人攏是其他的兄姊,包括長執,包括牧者,的守望者。如果伊有什麼違背聖經的行做或傳講,咱著用溫柔勸勉伊。伊若聽,咱都得著咱的兄姊;伊若不聽,就用禱告將伊交給上主。
●做對的事
弟兄姊妹:
主耶穌一定再來,早慢耳。無論是早抑慢,咱攏要面對上主的審判。咱要知耶穌的目睭親像火焰,他看透咱的內心,看入咱內心上深沉的所在。咱的心思,咱的動機,他攏詳細知。他講他是鑑察人心腸的,也欲照咱各人所行的來報應。咱要知耶穌親像光亮的銅的,他一定會徹底執行他的審判。所以無論環境如何,無論其他的人安怎做,你我攏只有會得可做對的代誌,親像耶穌所講的,獨獨咱所有的,著持守它到主耶穌來。

主後2009年9月27日野外禮拜(請用台語閱讀)

講題:祢真偉大
經文:羅馬書1章19-20節
弟兄姊妹:平安!
這幾天比較卡注意氣象報告,真驚今仔日的天氣落雨。落雨,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需要雨水的人,總是歡迎天落雨;無需要雨水的人,抑是欲跮踱的人,總無盼望落雨。不過,雨是上主的恩典。
咱每天排放多多的拉撒水,洗腳手面的拉撒水,洗衣的拉撒水,洗碗筷的拉撒水,洗菜、洗魚肉的拉撒水,流土跤的拉撒水,排洩體內廢棄物的拉撒水…諸個拉撒水流於水溝,流到河川,流到大海。咱無煩惱咱排放偌多的拉撒水,因為水道頭一轉,清氣水都來。水道頭的清氣水從自來水廠來,自來水廠的水是從水庫來,水庫的水是從山裡的溪溝來的,溪溝的水是從雨水來的。
上主的創造非常奇妙,他在地球設立一個水的淨化系統。炎熱的日頭照於海面上,海水蒸發成作水氣,將內面的雜質攏除掉。水氣沖高,遇著冷空氣變成細細的水滴成作雲,有的變成黑雲,然後落雨。雨水聚集於溪溝,流到水庫。有的變成雪,落於山頂。天氣一熱,就融掉,成作水,聚集於溪溝,流到水庫。
雨水落在土頂,土將它吸收。它將土裡面有機肥溶在它裡面,植物藉著根通過毛細作用,將含有營養份的水送到體內的各所在。毛細作用,對植物來講,是一個真奇妙的功能。你若站在二樓的陽台,用一支長長的吸管吸囥在樓跤的飲料。可能你「用盡吃奶的力量」,吸無半滴。但是一樓高的樹仔滿滿是,在原始森林,四、五樓高,五、六樓高的樹仔也滿滿是,它竟然有辦法從土跤吸收水分,就是通過毛細作用。
雖莽在八月初八,大水重創台灣的東部、南部,造成多多的死傷,多多家園的毀壞;但是咱猶原需要水。咱的生活未得可離開水,咱的身體也需要水來送氧氣、營養份和排洩物。水在咱的體內的運作又是另外一個奇妙。自然現象非常奇妙,水只不過是其中的一項。諸個奇妙攏的加咱證明,這個天地一定是一位超權能的神所創造的。奇妙的自然現象的向咱證明:宇宙中有一位神。
每一個宗教攏有它的創造故事。咱加減會遇著這款的挑戰,都是:彼位宇宙的神豈是尒基督教的上主?
有一種松樹,它的果子叫毬果,殼非常硬,就算用鐵鎚去摃,它也未開。全年通天偌親像石頭掛在樹上頂,有可能十年、二十年攏無動靜。咱會想,這款果子有啥路用。但是萬不一發生森林大火,經過火一燒,它就小許打開。等候大火將大一片樹林燒掉,周圍的溫度降底了後,果子完全打開,裡面的籽掉落來,因為有二片若翼的物件,就隨風飛。經過一段時間,就有新的生命在彼片被火燒兮臭火乾的土地又出現。
咱基督教的信仰和一般正統的宗教一樣,攏是的勸咱作好。咱基督徒也和一般人同款,有病痛,有艱難,有死失;但咱基督教有一個非常特殊的所在,就是在疼痛、艱難或死失…諸個逆境中,上主欲將勇氣和氣力賞賜給咱,俾咱藉著這個勇氣,站在彼個氣力,去面對逆境,在逆境中展現咱的生命力。
有一個人信主半年。有一日住於他的隔壁的問他,講:「老李,老李,自從你去教會了後,我都一直的加你chin-chio。我看你去教會了後,與以前同款,無較好額,也無較順事,與阮同款,嘛是會遇著破病;但是我發現你比以前較快樂。為什麼?」
老李都加他的厝邊小林講:「信主了後,我對代誌看法無同。以前,遇著無順事,就怨天怨地怨自己命歹;若遇著破病,就掠作自己得罪什麼神明。但是這嘛無同,我相信諸個代誌是上主的磨練我,加添我的價值。」
小林聽了霧煞煞,問:「我聽嘸,你是不是解釋一下?」
「比喻講,有人將一塊大石頭放在尒兜的門邊。你的感覺是安怎?是不是嫌thin-the?如果有一個藝術家將這塊大石頭做成一組桌仔椅仔,又送倒轉來,放在尒兜門邊。你的感覺又是安怎?你豈會嫌thin-the?是不是找一個所在來下這組石頭桌仔椅仔?如果彼位藝術家是朱銘,他將彼塊大石頭做成一個藝術品,又送倒轉來。你的感覺又是安怎?豈會嫌thin-the?豈會請裁找一個所在來下彼個藝術品?為什麼你欲安怎做?豈不是因為價值無同款?平平是一塊石,經過大師的摃、鋸、刻、磨,價值都加添千倍、萬倍。上主是超級大師,他用各種的境遇的加我雕刻,的加添我生命的價值。」
就偌親像毬果一樣,上主將多多潛在的能力囥在咱的生命內。諸個潛在的能力,偌親像毬果裡面的子一樣,平常時它沕於咱的體內,未走出來;等候遇著逆境、艱難,一部分的潛在能力就走出來,幫助咱面對逆境、艱難,也加添咱生命的價值。
就因為上主通過環境的捏造,加添咱生命的價值。所以咱知彼個創造天地的主宰就是耶和華上主。
弟兄姊妹:
在大自然的奇妙,咱可看見有一位神;在咱生命的改變,咱可講彼位神就是耶和華上主。願咱常常謳樂他,敬拜他。大衞曾安爾對上主講過,「你是我的主;你以外我無福氣。」(詩16:2)既然在上主以外,咱無福氣,安爾咱是不是要常常謳樂他,敬拜他?

Monday, September 14, 2009

20090913台語禮拜講道講章(請用台語讀)

講題:為主所用
經文:路加福音書19章28-38節
弟兄姊妹:平安!
主耶穌是主人,咱是他的奴僕,凡他所講的,凡他所要的,咱攏著去行、去做。當咱告白「耶穌是主,是主人」的時,就是的講,「你叫我做啥,我就做啥;你要我安怎,我就安怎」。
●亞伯蘭離開吾珥
亞伯蘭在兩河流域的吾珥住好好。吾珥,在彼當時算是大都市,是商業和政治中心。上主卻要亞伯蘭離開故鄉,而且沒加他講要他去叨位,不過應許他說:「你著離開本地、本族、老父的家,去我所欲指示你的地。我欲乎你成作大國。我欲賜福你,乎你的名作大;你也欲乎人得著福氣。祝福你的,我欲賜福給伊;咒詛你的,我欲責罰伊。地上萬族欲因為你得著福氣。」(創12:1f)亞伯蘭就照上主吩咐的話離開故鄉。凡上主要他做的,亞伯蘭就照祂所要的去做。
●亞伯拉罕獻以撒
亞伯蘭得著上主所賞賜的新的名,叫亞伯拉罕。有一日上主叫他將他在100歲的時所得著的子-以撒獻作燒祭。以撒是他獨生的子,也是他所疼的,上主叫他將以撒獻作燒祭。在冥時上主要他將子獻作祭,在透早他準備好勢,就都帶以撒與奴僕去摩利亞山去。到山頂,他和以撒起祭壇,又將柴舖在壇頂,然後就將以撒綁起來,囥在壇頂。在欲下手殺他的子的時,天使出面阻擋。亞伯拉罕照上主的命令將他的子以撒獻作燒祭,凡上主要他做的,他都照祂的意思去做。
●約伯在患難中無離開上主
咱知約伯是義人,上主謳樂他講:「地上無人親像他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離開諸個歹。」(伯1:8)但是他卻遇著患難,他失去他的子、查某子與所有的財產。為著失去子兒、查某子,他非常傷悲,但尚且敬拜上主講:「我褪裼出老母的胎,也欲褪裼倒去許;耶和華賞賜,耶和華拿去。著謳樂耶和華的名。」(伯1:21)凡上主所要的,約伯都俾祂拿去。
了後,上主又容許撒但攻擊,致到全身軀攏生毒瘡。他的某看見安爾,對他講:「你尚且執守你的純全嗎?著棄絕上帝,來死!」(伯2:9)約伯對她講:「…咱從上帝受福氣,豈無從祂受災禍嗎?」(伯2:10)凡上主所欲加在他身上的,無論是福氣抑是災禍,他攏全盤接受。
多多人掠作先知是足好康的代誌。有影,會得可成作上主的代言人,真正有榮光;但是上主要先知傳報的消息,無抵抵是好消息,有多多時陣是警告、責備、攻擊或是好親像在咒詛人的壞消息。明理的人知他所講的是出於上主,無明理的或是背悖上主的,都掠作他是在「妖言惑眾」,就攻擊他、陷害他、苦毒他。盡忠的先知,親像以賽亞、耶利米,吃好膽藥仔,「明知山中有虎,偏向虎山行」。
●以賽亞看見上主的榮光
以賽亞是先知也是祭司。有一日,上主在聖殿中向他顯現。他看見上主的榮光,也看見自己的污穢,就講:「我有災禍啊!我滅無啦!因為我是嘴唇無清氣的人,又待於嘴唇無清氣的百姓中,因為我目睭有看見王-萬軍的耶和華。」(賽6:5)上主就差西拉兵,用火鉗從壇頂拿熱熱的炭,沾以賽亞的嘴唇,宣佈他的罪已經除去,他已經得著赦免,他成作清氣的人。接續他聽見上主的聲講:「我可差是誰啊?是誰欲為阮去?」以賽亞就應講:「我在此,可差我!」(賽6:8)凡上主所要的,雖莽不知實際的內容是安怎,以賽亞勇敢應講:「可差我!」
●耶利米的驚惶
耶利米在尚未被呼召成作先知的時,就知在背悖的時代作先知一定不是什麼好康的代誌。有一日上主的話臨到他,呼召他成作先知,他就推辭講:「嗐啊!主耶和華啊,你看,我未曉講,因為我是囝仔。」但是上主對他講:「你不可講我是囝仔,因為我既有差你,你著去;我既有吩咐你,你著講。」接續的話都不至恐怖,「你莫得驚伊,因為我與你在的,欲救你。」上主無隱瞞耶利米在將來會遇著人的大對敵。接續,上主伸手摸耶利米的嘴唇,又吩咐他講:「你看,我有將我的話下於你的嘴。看啊,今仔日我設立你於列邦列國的頂面,是為著欲拔出、欲拆毀、欲敗壞、欲捙倒,欲建立、欲栽培。」(耶1:6,7,9f)上主坦白對耶利米講他的任務是非常艱難;甭講啥,連咱聽見上主所聽的也不敢引這個頭路。俾耶利米看見二個異象後,上主吩咐他講:「你著縖腰,起來,將我所吩咐你一切的話加伊講;莫得因為伊來驚惶。看啊,因為我今仔日俾你成作堅固的城、作鐵柱、作銅牆,來抵擋全地以及猶大的列王、貴族、祭司,與這所在的眾百姓。」(耶1:17f)你看,上主要耶利米作先知來成作「人民的公敵」。若是你,你欲接先知這個職份否?耶利米接落這個任務,而且用他的性命去完成這個使命。凡上主所吩咐的,就算犧牲性命,耶利米也無推辭。
●驢子的主人
最後一次到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主耶穌,在第一日,騎驢仔進入耶路撒冷城。這隻驢仔是他叫他的學生進入附近的一個莊頭牽來的。這隻驢仔不是他的,也不是他12個學生中的一個的。當他的學生的解這隻驢仔的索仔的時,按照《路加福音書》的記載驢仔的主人問講:「解驢仔欲啥事?」學生都講:「主欠用它。」彼人都俾伊牽去。凡上主所欲用的,驢仔的主人都俾祂拿去。
●保羅的勇敢面對
在第三次傳道旅行結束後,保羅、同工和地方教會的幾位代表,帶著各教會為耶路撒冷教會捐獻的款項到耶路撒冷去。在旅途中,有好幾位先知預言保羅在耶路撒冷會被掠,送交官府。他的同工,還有沿路經過的教會的弟兄姊妹,攏勸他不可去耶路撒冷;但他決意要去。他講:「尒啥事啼哭,來cho-chak我的心啊?我為著主耶穌的名,呣若受綁,就死於耶路撒冷也已經便啦。」(徒21:13)就算上主要他死,保羅也甘願為主犧牲他的性命。
●耶穌的推辭
面對死亡,耶穌的表現和保羅的絕然無同。保羅給人的感覺是足有勇氣面對死亡,但是耶穌卻「憂悶、chhan-chhoeh」,又加學生講:「我的心真憂悶,到欲死。」(太26:38)為什麼上主的子會有這款的驚惶?①在十字架頂,他不若要承受肉體的苦痛,又要承擔世上所有信他的人的罪債。你想看嘜,古今將來有偌多人信他?諸個人的罪攏加於他的身上,那是何等的恐怖?②對他來講,頂面所講的許個苦痛尚不是他未得承擔的,他上驚的就是,當他被上主掩面不看的時,彼個苦痛絕對不是咱想會到的。
雖莽他的心憂悶,耶穌猶原順服上主的安排,他對上主講:「我的父啊,若會做得,著乎這個杯離開我。總是,呣是照我所愛,是照你所愛。」(太26:39)凡上主所加於他身上的,耶穌就順服來承受。
●撒母耳聽見上主的呼喚
撒母耳在斷奶了後就被父母送到示羅,奉獻給上主來差用。後來漸漸大漢,就成作祭司以利的助手。有一日上主叫撒母耳,撒母耳掠作是以利在叫,就走去找以利。連續三次了後,以利纔明白是上主在叫他,就教他安怎回應。第四次又聽見上主在叫,撒母耳就應講:「請講,你的奴僕在聽。」要照上主的意思去行做,都要明白上主的心意,都要聽見他的聲,他的指示。如果咱未得可聽見他的聲,都無可能照他的意思去行去做。
欲聽見上主的聲,著要知他是安怎對你發聲。①通過這本聖經,祂對你出聲;②通過每一回的講道,祂對你出聲;③通過靈修書刊,祂對你出聲;④通過人、通過事件、通過大自然,祂對你出聲。
為著牧養祂的羊群,上主設立牧者與長老;為著幫助牧者、長老專務於祈禱與傳福音,上主設立執事。咱長老教會是相信通過會員大會顯明他的旨意,給他定著的人出來牧養、事奉兄弟姊妹。既然咱是安爾相信,盼望咱在會員大會被選出的人勇敢,無推辭來接落受交託的使命。
有一句話流行於教會界,就是「殷勤作工,無空空」。
這句話不是不對,因為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章10節有安爾的教示:「我所疼的兄弟啊,尒著堅固,無搖泏,常常盡力於主的工;因為知尒著磨於主的呣是空空。」
不對的是一些人運用這句話的心態。伊期待通過他所著磨的,來向上主換取他所意愛的福氣,譬如好額、權勢、名聲、幸福、愛情…等等。
服事上主只有一個動機,就是「回報他的疼」。上主許爾疼你,俾你活著,將多多好物賞賜給你享受,又赦免你所有的罪過;耶穌許爾疼你,為著你的罪死於十字架頂;聖靈許爾疼你,保守你離開一切的災害,也指點你做對的代誌。他即爾疼你,你欲安怎回報他?他也無欠缺什麼,需要你提供。咱只有通過服事咱的兄弟姊妹來回報他的疼,他欲在這服事中得著大的榮光。《彼得前書》4章11節後半節講:「有相服事的,著親像用上帝所賞賜的力,俾上帝從耶穌基督於萬事會得著榮光。」
從《彼得前書》4章11節後半節,咱也知服事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俾上主得著榮光」。
咱來看耶穌所坐的彼隻驢仔。牠服事耶穌,載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在服事中,牠無得著人的謳樂;在服事後,牠又恢復以前的生活。無人因為牠載過耶穌,加牠立一個碑,或是接牠轉去,好款待牠,俾牠穿好吃好。這個使命結束了後,牠都和其他的驢仔一樣,在各日的載物件、載人或是拖車中來過了牠的一生。
主耶穌曾對他的學生講:「奴僕行所命令的,豈有加伊說謝嗎?安爾,尒已經一盡行所命令尒的,就著講:『阮是無利益的奴僕,行所應該行的若定。』」(路17:9)咱的主耶穌用他的寶血贖回咱的性命,咱是他的奴僕。咱行他所命令他,他實在呣免加咱說謝。
不過上主的賞賜是超出咱所求所想所期待的,雖然他呣免加咱說謝,但是他總會獎賞咱,親像他會提高咱在他心中的地位,將更較重要的使命交託給咱。在《馬太福音書》25章21節有安爾的記載:「好啊,好又盡忠的奴僕,你於少的已經盡忠,我欲設立你來管多的;可入你的主人的快樂。」又親像他為咱備辦榮光的冕旒等候欲賞賜給咱。保羅在寫給提摩太的信中有安爾講:「我已經爭戰好的爭戰,已經盡跑走的路站,已經守所信的道理。昑了後,有義的冕旒加我備辦下的,…」(提後4:7)上主照他的意思獎賞,咱無應該對他講,我欲持這持那。
弟兄姊妹:
服事主是應該的,因為這是咱對上主的回報。祂疼咱,差他的聖子耶穌為咱死,贖回咱賣給罪的性命,咱成作他的奴僕。既然他是上主,既然耶穌是主,咱是他的奴僕女婢,咱要照他的話去做。今仔日上主欲通過眾兄弟姊妹選出長老與執事,你若被選出,盼望你憑著感恩的心來領受,也憑著回報的心來服事。服事只有一個動機就是回報上主的疼,服事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俾上主得著榮光。咱盡忠去做,上主會獎賞咱,但是他照他的意思獎賞咱,咱無應該加他講,我欲持這持那。

Monday, September 7, 2009

主後2009年9月6日國語禮拜講道講章

講題:培養好的習慣-正向思考
經文:腓立比書1章12-20節
前言:
弟兄姊妹:平安!
●杞人憂天
相信我們都知道「杞人憂天」是在講什麼。從前春秋時代有個杞國人因為擔心天會塌下來,地會塌陷,每天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後代的人就引用「杞人憂天」來形容「不必要的瞎擔心」或是「沒有根據的瞎操煩」。
在信主之前,許多人養成「凡事往壞處想」的習慣。或許經歷過太多負面的經歷,或許太在意那些負面經歷所帶來的痛苦,所以藉由「凡事往壞處想」,在事情發生時,好跟自己說,「你看,我早就料到會這樣。」好讓自己心理好過一些。
信主之後,我們的生命徹底改變。上主成為我們的牧人,他要帶領我們走過死蔭的幽谷,他要在我們敵人面前擺設筵席。他要帶領我們到可安歇的水邊,他要使我們躺臥在青草地上。耶穌,是好牧人,他認得我們的聲音,他來是要帶領我們進入豐盛。可是實際上信主之後,我們仍然遇見大大小小的不如意,因此懷疑自己的生命是否真的有改變。保羅為我們解答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 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8:28)所以我們應該藉著不斷地練習,除了壞的習性,凡事都往好處想-一切都會變得更好。
●約瑟的故事
約瑟被賣,被誣告,被遺忘,他很有理由容許苦毒、報復在他心中沸騰;但他沒有。為什麼?
在他父親雅各歸天家、喪事辦妥之後,那些兄長害怕約瑟報復。他們以為父親在世時,約瑟顧及父親,怕惹父親傷心,一直隱忍;如今,父親死了,他沒有什麼顧慮了,就會起來跟他們算帳。於是他們請人轉告約瑟說:「你父親未死以先吩咐說:『你們要對約瑟這樣說:從前你哥哥們惡待你,求你饒恕他們的過犯和罪惡。』如今求你饒恕你父親 神之僕人的過犯。」約瑟回覆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 神呢?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50:16,19f)
從這句話「  神的意原是好的」,我們可以明白為什麼他在過去沒有活在苦毒和怨恨中,因為他相信「事情將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一切都會變得更好」。
●保羅的故事-被囚之旅
在第三次傳道旅行之後,他帶著各地教會的捐贈款項到耶路撒冷去。在耶路撒冷,他被誣告、被抓,然後他提出到羅馬受審的要求。因為他具有羅馬公民的身份,所以他的申請得到批准,就被押送去羅馬。就這樣他開始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傳道旅行。到了羅馬,在等候審判的二年期間被容許在外租屋。於是他利用人來拜訪時跟人傳福音。在監牢的那段時間他也跟營中的軍人傳福音。這些都應證他對提摩太的勸勉-「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4:2)
當他在被關或被監管期間,有些傳道人,為了搶奪羊,或固守羊,就在保羅被囚這件事上大作文章。任何人碰到這種「落井下石」的攻擊,自然會不爽而反擊;但保羅不一樣,他對腓立比教會說:「那一等傳基督是出於結黨,並不誠實,意思要加增我捆鎖的苦楚。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無論怎樣,基督究竟被傳開了。為此,我就歡喜,並且還要歡喜。」(腓1:18)他深信「事情將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一切都會變得更好」,所以雖然個人受到攻擊,他還是歡喜快樂。
●保羅的故事-馬其頓的呼聲
在第二次傳道旅行時,保羅和他的佈道團遇見怪事,就是他們要在亞細亞傳福音,聖靈竟然禁止他們。他沒有責問聖靈為什麼,他選擇順服,因為他相信「事情將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一切都會變得更好」。於是他們經過弗呂家、加拉太,來到每西亞,想往庇推尼的地方去,在那兒傳福音;可是聖靈又不許。保羅沒有責問聖靈為什麼,他還是選擇順服,因為他相信「事情將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一切都會變得更好」。果真保羅在特羅亞的地方,在異像中聽見馬其頓的呼聲。歐洲的宣教大門就此而打開。
●保羅的故事-牢獄之災
保羅和他的佈道團在歐洲的第一站,就是腓立比。在那兒,他遇見一件麻煩事,就是有個被鬼附身的女子跟在他們後頭,大聲喊:「這些人是至高 神的僕人,對你們傳說救人的道。」(徒16:17)保羅原本不想理會她,可是她一連好幾天都是這樣,保羅心裡厭煩,就對附在她身上的鬼說:「我奉耶穌基督的名,吩咐你從她身上出來!」(徒16:18)鬼立即就離開那個女子。這原本是好事,但女子是人家的婢女,她的主人們從那鬼得著大利。那些主人看見得利的指望沒了,就抓住保羅和西拉,送交官府。官府也不分青紅皂白,就把他們打了一頓,然後關入大牢裡。
對一般人來說,這是非常倒霉的事,也是莫名其妙的災禍。但是保羅和西拉相信一件事,就是:「事情將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一切都會變得更好」,於是他們靜候上主的作為,在夜半時分,他們禱告、唱詩讚美  神。在那一夜,上主果然行了神奇的事,叫獄卒全家受洗得救,又叫官府釋放他們。
●被出賣、背叛或中傷時
在大衞《詩篇》41篇說:「我的仇敵用惡言議論我說:他幾時死,他的名才滅亡呢?他來看我就說假話;他心存奸惡,走到外邊才說出來。一切恨我的,都交頭接耳地議論我;他們設計要害我。他們說:有怪病貼在他身上;他已躺臥,必不能再起來。連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過我飯的也用腳踢我。」(5-9節)
他的景況可以用「屋漏偏逢連夜雨」來形容。我相信我們多多少少都經歷過他所經歷過的;特別是被自己的最好朋友背叛,那種痛真的教人說,「活著還有什麼意義?」羅馬凱撒大帝有個非常要好朋友叫布魯斯,竟然和元老院其他議員連手刺殺他。在被刺時,凱撒大帝極力反抗,但當他看見布魯斯也參與在其中時,他用衣袖蓋住頭,不再反抗,任由元老們刺。
過去的我們或許會這樣,想放棄生命,想放棄一切的理想、盼望,想放棄這個那個,過去很有理由,因為「哀莫大於心死」;可能現在我們還是會這樣,但我們可以不這樣,因為在上主的權能中,「事情將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一切都會變得更好」。約瑟的被賣、被誣陷的例子,保羅被關監、被落井下石的例子,都告訴我們這個。
●事情不照自己所期望的進行
有些時候,我們很誠心地想為社會、為公司、為教會、為上主做一些事;可是卻殺出程咬金:或是扯你的後腿,或是有人見不你好處處找你麻煩,又散播一些不實的小道消息;或是把你的企劃案全盤端過去,換他執行;或是找藉口推辭,就是不肯幫忙;或是出了意外的狀況,打斷你的計劃,讓你的計劃胎死腹中;或是案子、事工愈做愈不順…等等諸類的事情接二連三發生。
在過去,遇見這種事,鐵定是心煩氣躁,睡也睡不了,吃了吃不下,甚至心裡怨這個怨那個,問上主說:倒底你的意思是什麼?為什麼不說個明白?可能現在我們還是會這樣,但可以不這樣。因為上主的旨意高過一切,他可能要給你馬其頓的呼聲,所以處處擋你的路;他可能藉著失敗,讓你學習謙卑或順服;他可能在一個關鍵時刻,扭轉整個局勢,讓你得著更大的榮耀。約瑟一生的計劃很可能就是牧羊,但是上主擋他的路,要他成為埃及的宰相。
我很期待大家都能成為像亞伯拉蘭一樣成為別人的祝福。但就像我們古書所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上主在使用我們之前,必須先磨練我們成為合用的器皿。
●遇見扮豬吃老虎的人
有些時候你會遇見「扮豬吃老虎」的人,你明明知道他存心不良,只是他善於人際關係見縫插針,適時把自己定位於可憐蟲或是受害者;你明明知道他在搞鬼,只是他善於游走法律邊緣,叫你抓不到他的把柄;你明明知道他在設計你,只是別人不知道還以為他支持你,硬要把你和他湊在一塊兒。
那些時候你都只能自認倒霉、忍氣吞聲、強顏歡笑、暗自鬱卒、能閃就閃、能躲就躲。可能現在我們還是這樣;但我們可以不這樣,因為上主已經將新的生命賜給我們了。因為上主曾應許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12:19)上主決不容許祂的聖名被祂的仇敵褻瀆,所以他不能讓他的子民受冤曲而不報應。俗語說,「夜路走多了,總會碰到鬼。」上主常常不藉著我們的手去懲治惡人,免得我們陷入罪中;但他總會讓那些惡人受到懲治。我們倒要向保羅學習,雖然被人設計、利用,但是他仍然會福音的廣傳而歡喜、快樂。縱使被設計、陷害,我們也要存有這樣的心態-事情將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一切都會變得更好。不然上主是當假的嗎?
●真的可以不必憂愁掛慮嗎?
如果真的「事情將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一切都會變得更好」,我們是不是不應該掛慮?
●憂慮的好處-盡力準備之後就交託給上主
耶穌說:「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太6:25)又說:「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6:34)保羅說:「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 神。 」(腓4:6)《彼得前書》說:「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 神,因為他顧念你們。」(彼前5:7)可是碰麻煩事,我們自然會憂慮起來。我們的經驗卻是「沒有近慮,必有遠憂。」
倒底誰對?
這二個都對,它們都是要告訴我們:要盡力準備,勇敢面對麻煩,但深信在上主的眷顧下,事情將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一切都會變得更好。只是聖經的教導強調後半,而生活的經驗強調前半。
在一次的讀書會中,不少人分享他的最大弱點在於把事情往壞處想,而擔心這擔心那。人會擔心,就是因為他不知自己是否能夠處理那些境遇,當他們面對那些境遇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多做幾分的準備,憂慮就減少幾分;如果我們能培養出足夠的能力,那麼,我們就能「水來土淹,兵來將擋」,我們的憂慮自然會減少。當然有些事情是我們料想不到的,就因為是料想不到的,煩惱掛慮也不能解決,我們就把它交託給上主,讓他來指引和排解。
我們的人生可以用一趟的旅遊來比喻。譬如你要開車帶家人到墾丁去旅遊。在出發之前,你必須為車子做個保養,避免半途拋錨或出狀況。你必須把路線事先規劃好,什麼地方休息,什麼地方吃用餐,順道到哪個地方去遊覽。你必須把晚上住宿的地點先訂好。你不能說,我有上主作我的倚靠,「什麼攏不驚」,什麼都不用準備。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做法,上主不會喜悅。
人家說:「準備愈多,玩得愈盡興。」同樣的,「準備愈齊全,你的人生就愈豐富。」所以「事情將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一切都會變得更好」建立在二個基礎上,一個是上主權能的眷顧,一個是人的準備。為什麼要建立在二個基礎上?難道上主權能的眷顧不足以撐起這個信念嗎?不,你自己的人生你自己要負責,上主用不著替你負責。
結論:
● 創造屬於自己的幸運
弟兄姊妹:
有一本書-《當幸運來臨時》,英文的書名是Good luck。很久以前我就看過,昨天我再拿起來看。在讀完之後,突然有一個感動,就是:「創造屬於自己的幸運」是上主賜給每一個人的恩賜之一。當你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幸運之後,「事情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一切都將會變得更好。」在信主之前,我們忽略這個恩賜,總想不勞而獲,得著「運氣」;信主之後,我們還是想不勞而獲,但我們可以不這麼想,我們可以為自己創造幸運,好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好讓一切都變得更好。

主後2009年9月6日台語禮拜講道講章(請用台語閱讀)

講題:羨慕善工-執事
經文:提摩太前書3章8-13節
前言:
弟兄姊妹:平安!
教會在下主日欲舉行下一屆的長執改選,請大家踴躍出席。下禮拜只有一場禮拜,又有備辦中晝頓,大家不免趕轉去煮中晝頓。倒底咱欲選啥咪人成作教會下一屆的長執?頂禮拜咱有領受關係作長老的條件的教示,今仔日咱欲來領受關係作執事的條件的教示。
咱先來看教會執事的由來。
五旬節了後,十二個使徒就在耶路撒冷建立初代教會,教會的事務都由伊來發落。後來因為聖靈的帶領,又因為教會「所有的物公家用」,加入教會的人愈來愈多,教會的庶務也愈來愈多、愈來愈雜。有一回,外地的猶太人向本地的猶太人發怨言,講伊的寡婦在各日的供給頂面受疏忽。在進前十二個使徒已經發現教會的庶務佔去伊多多的時間,致到伊不時要將傳道、靈修的代誌放下。這回的怨言,乎伊下決心將教會的庶務交給其他的兄弟來辦理。所以伊就招集信徒,對伊講:「阮將上帝的道理放下的來辦理喫食,呣合宜。所以兄弟啊,著從尒中間揀有名聲、受神與智慧充滿的七人,阮就設立伊管理這個事。阮欲專務祈禱、傳道。」
從這段歷史,咱知執事的存在就是為著乎長老專務於祈禱、傳道,來管理教會的庶務與其他的行政。
倒底作執事的有什麼條件?
①端莊:就是無歪行,做代志照規矩來。辦理代誌的人總會遇著試探,就是:用不法的手段或是非人性的方法,將代誌快快完成。人若陷落這個試探,教會和上主的名聲都會受損害。因為教會外的人目睭金金的看,找看有什麼可攻擊教會、褻瀆上主的空隙。若給伊找著,報紙一登,成作人笑譚的話柄。
②無二樣話:什麼叫「二樣話」?就是在人的面前是一款話,在人的背後又是一款話譬如,在你的面前講你是好人,在你的背後講是你是壞人。咱知真相只有一個,對他來講,你不是好人,就是壞人。為什麼他欲講無同款的話?就是欲從這個差別得著什麼好處。咱知無影跡的話總會引起紛爭、誤解。《雅各書》1章26節安爾講:「若有人掠自己作敬虔,也無約束他的舌,就是騙他自己的心,這號人的敬虔是空空。」咱不可被講二樣話的人的敬虔騙去,伊的敬虔是假的。
③無要飲多多酒:酒精會減慢人的反應,酒精會錯亂人的思考、判斷,酒精會御去人的提防…諸個攏會妨害人對代誌的處理。咱只要問自己是不是會得可信任一個帶有臭酒味的人,就知為什麼聖經會將「無要飲多多酒」列於執事的條件之一。
④無貪不義的錢:執事辦理庶務、執行事工的時,接觸著金錢的機率真大;咱也知人若想欲歪的時,總是會當想著方法歪。為著避免教會損失,也避免人犯罪,所以許個貪不義錢財的,不可選他作執事。
⑤著存清氣的良心:初代教會有一項真要緊的事工就是賙濟宋鄉人。到底要用偌多的錢銀或是物件來賙濟,就是靠執行的人的自由心證。自由心證會受著人與人的關係的影響,譬如這家對我較好、較親切,我都加給他一些;這家曾找我的麻煩,或是平常時無和我相照問,我都給他較少些。執行的人,不是代表他個人,是代表教會做這個事工,所以不能受著個人的情緒影響。教會雖莽有法規、章程、規則,但是所規定的事項無可能包括所有的事項,所以辦理的人有許多時候要靠自由心證,彼時都需要靠他的良心來約束他。
欲安怎知一個人是不是有「存清氣的良心」?
就是看他「看人是不是大細目」?看他「看代誌是不是有雙層標準」?若有,這個人的良心尚無夠額的氣力約束他。
⑥固守信道的奧妙:在《彼得前書》3章15節有安爾的教示:「既若有人問尒所盼望的因由,就著不時便便,用溫柔與驚畏來分訴…」執事在辦理庶務的時,常常會接觸著未信的,豈採對方知影他是教會的人,會問:「為什麼你欲信基督教?」或是「信基督教與信佛教有什麼無款?」,親像最近有可能是「你對達賴喇嘛來台主持祈福法會有什麼看法?」諸個,咱若事先想乎它便,都不免加他講:「另日,我介紹你來認識阮牧師。」足多時陣,他只不過是生理上的招呼耳,不是實在欲知。所以另日你加招,他也未來。不如當場講乎他聽,豈採他會聽入幾分。
但也有可能彼個人是誠心想欲瞭解基督教信仰,也有可能彼時是一生中唯一打開心門的時陣,若無把握彼個時,豈採他的心門永遠關的或是他永遠無再有機會聽見福音。咱若不把握機會導他認識主,這錯失救他靈魂的機會。
當然在辦理庶務的時,有可能會遇著世俗人的引誘,行歪行的路,用無正當的方法去完成庶務。
欲安怎知一個人是不是有「固守信道的奧妙」?
就是看他對上主的信靠安怎?一個人若常常為著小許事的和人計較,都是他對上主的信靠無夠,他無明白保羅所講的「萬項事來乎疼上主的人得著利益」,也也無明白上主所講的「我的念頭不是尒的念頭;尒的路不是我的路。因為天怎樣較高地,安爾,我的路較高尒的路;我的念頭較高尒的念頭。」(賽55:8,9)
⑦作一個婦仁人的丈夫:對配偶的忠貞是「固守信道的奧妙」的記號之一。有婚外情,是對配偶不忠。在以前有一個足有名的作家,自從他和他的太太離婚,又和他的祕書結婚了後,在冊局都罕得看見他的冊,在報紙也罕得看見他的消息。一個對配偶不忠的人,對教會、對上主豈會忠心?豈採有人講,這個時我也無配偶,所以與異性有肉體的關係與忠心無干涉。話不是安爾講,任何不是在婚姻內與異性有肉體關係的,攏是對配偶的不忠。現時若無配偶,是對將來的配偶不忠。
有婚外情是對上主的不義。在《希伯來書》13章有安爾的記載:「婚姻,人人尊重,床無拉墋;因為私通行淫的人,上帝欲審判他。」已經結婚的人要對自己婚姻尊重,尚未結婚的人要對自己將來的婚姻尊重。無論結婚無結婚,攏要對別人現時或是將來的婚姻尊重。上主既然安爾命令,人若呣遵守,就是對上主不義。
保羅對獨身的人有安爾的教示,「我對未嫁娶的與守寡的講,伊若長長親像我是好。設使自己未禁得,就著嫁娶。因為嫁娶是較好於慾火的燃。」(林前7:8f)如果已經成年又有經濟能力,若自己未禁得,就著嫁娶。不可「騎牛找牛」,也不可貪圖較富裕奢華的生活,硬擋自己不結婚,卻打拉墋眠床。雖莽人無看見,未得可講啥咪,但是上主看顯現。
在《創世記》咱看見,流便是雅各的大子,但是因為打拉撒老爸的床,失去大子的名份;在《士師記》咱看見,參孫貪戀美色,將他的秘密加他的情婦講,結果被非利士人掠去,雙眼被剜掉;在大衞的身上咱看見,他貪戀美色,霸佔人的某,結果是刀劍無離開他的家庭。反轉咱看見約瑟因為拒絕婚外情,一步一步完成上主的計劃。
對人不忠、對上主不義的人真正無適合於教會當職。
執事的太太(執事娘)對於執事的服事有足大的關係,所以保羅也將上主對執事娘的要求放在執事的條件內。在漢文的聖經將「執事的太太」譯作女執事,但是原文是「婦仁人」。我較傾向將「婦仁人」解釋作執事的太太,因為在頂面所講執事的條件,無性別的分別;如果「婦仁人」是指女執事,安爾下面的「作一個婦仁人的丈夫」的後面,應該要加「作一個乾甫人的某」。
在初世紀尚且非常保守,男女授受不親。但是教會的事工有未少是與婦女有關係,啥咪人欲與教會婦女接觸,就是平平是女性的執事娘。就因為執事娘代表她的翁婿和教會婦女接觸,所以聖神對她也要有求。
不過你豈採會講:現時已經無親像以前許爾保守,而且現時女權意識抬頭,她們的自主愈來愈受重視。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屬品,是獨立的個體。
但是「孤男寡女」、單獨作伙,總會惹起人的閒仔話。人講「瓜田李下」,難免受懷疑;而且在「瓜田李下」也容易受引誘。
聖神對執事娘的要求有:
①端莊:無歪行,做代志照規矩來,免得陷落試探,用無正當或不法的方法去處理代誌。也免得因為行為無檢點,成作會外的人褻瀆上主、攻擊教會的空縫。
②無誹謗:講無影跡或是無根據的話去傷害其他的人。
③無好酒:被酒綁得的人,誤事的機會會足大;人對酒醉的印象總是負面的。
④凡事忠信:將教會所交託的事做乎它好勢,也將會眾拜託的代誌盡量做乎它到。人的秘密,無洩漏出去;人的家內事,無四處宣揚。
豈採咱會掠作做執事真簡單,只不過是舉奉獻袋仔。為什麼聖經要規定這規定那?因為咱較常看見的就是伊在禮拜中奉獻的時舉奉獻袋仔。
其實不是,伊有認領教會的事工,伊的呈現的時,乎咱看見的可能是短短的時間,但是在呈現進行的籌備需要多多的時間和心神,諸個是咱通常看未著的。
通常作執事的,年紀較少年,所以伊要承受三方面的壓力。①伊的事業抵仔的起步,伊必須用多多的心神與氣力於伊的頭路頂面;②伊的囝仔細漢,父母也有歲仔,攏需要伊的照顧,所以伊必須用多多的心神與氣力於伊厝內的人頂面;③一旦被選著執事,伊又要擔起教會事工的籌備、推動或執行。所以會得可講伊是蠟燭三頭燒。
為著體諒伊的壓力與無閒,所以教會的事工無勉強伊來做,伊看自己的情況來抽替。在未來的四年,盼望咱也得可體諒伊,畢竟伊會作執事,不是伊競選得來的,是咱選伊出來的。萬一有什麼事工無做,盼望咱不可責怪伊;也盼望咱不可看見別間教會有叨一款的事工,就要求教會一定要有;或是以前教會有啥咪事工,就要求現時教會一定要有,若無就怪罪執事;也盼望咱主動問諸個執事講:「有什麼是阮會得可逗相共的?」或是當執事的邀請咱參與在他所認領的事工,如果咱都合抵好,就不可推辭。因為教會不是諸個執事的,是咱眾兄弟姊妹的。
也盼望將來被選出作執事的,無推辭。保羅他有安爾講:
因為善作執事的,自己得著好的地位,復於基督耶穌的道理有大大好膽。
怎樣纔是善作執事?
保羅曾對哥林多教會安爾講:「人著掠阮作基督的差用,作上帝諸個奧妙的管家。復所盼望於管家的,是要得伊盡忠。」(林前4:1f)所以「善作執事」就是盡忠於他作執事的本分,盡他的氣力將受交託的事工辦理好勢。一個善作執事的,欲有什麼獎賞?就是「好的地位」。這個地位有二種,①是在人心中的地位;②是在上主心中的地位。地位提高,相對的,上主所交託的職務都愈高、愈重。又職務若愈高、愈重,上主會將相對的恩賜、才能賞賜給他。恩賜、才能愈多,他做的工愈會得利益於人,人都愈尊重他。在漢文聖經,有一節聖經節安爾講:「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所以上主會將更較大的職務交託給他。他也欲因為他所做的乎上主的名得著更較大的榮光。
不若安爾,人愈甘奉獻自己給上主來差用,上主就將他的權能賞賜給他,乎他在傳講福音的時無忍餒,反轉大大好膽,引導多多人來歸向上主。不若安爾,上主因為他盡忠的事奉,大大賜福他的家庭,賜福他厝內的人。所以也盼望執事的另外一半,幫助你翁婿抑是你的太太作好執事的工作。因為這是關係你自己與囝仔的幸福。
弟兄姊妹:
除了《提摩太前書》所寫、關係執事的資格以外,咱也要注意在上起頭設立執事的時,使徒所要求的條件,就是:「有名聲、受神與智慧充滿」。有名聲,就是《提摩太前書》所寫、關係執事的資格;受神與智慧充滿是指什麼?咱知《箴言》9章10節講:「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根本;識彼位聖者就是聰明。」所以「愛智慧充滿」是的講,咱要選出敬畏上主的人來作執事。受神充滿,是的加咱講,咱要照聖神所指示的,來選出執事,不是照自己的介意。
所以咱尚且有一禮拜的時間來禱告,求聖靈對咱指示啥咪人纔是他定著的人。

Monday, August 31, 2009

主後2009年8月30日國語禮拜講道講章

講題:培養好的習慣-愛
經文:路加福音書十章38-42
弟兄姊妹:平安!
你或許碰到這樣的難題,就是:你受洗了。照著聖經的教導,你已經是新造的人。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說:「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可是你發現你還是和以前一樣,只改進一些而已。倒底是怎麼一回事?是洗禮沒效?還是你沒有誠心悔改?或者是你已經被上主命定為沉淪之子?
有一個寓言故事說:
有一個人到山裡從老鷹的窩裡拿走一顆蛋。回到家裡,跟家裡的母雞開玩笑,把鷹蛋放進雞蛋裡,讓母雞孵。當小鷹破殼而出時,就認定眼前的母雞是牠的親生母雞,牠周圍的小雞就是牠的兄弟姊妹。小鷹漸漸長大,還一直認定自己是雞,常常抬頭看在天上翱翔的老鷹,用羨慕的口吻說,我真希望能跟牠們一樣在天空中遨遊。
有一天有一隻老鷹發現牠,就飛下來,問牠:「老弟,你在這兒幹什麼?怎麼不飛上來啊?」牠回答說:「飛?我是雞啊,我怎麼飛?」那老鷹驚訝萬分說,「誰說你是雞?你是鷹啊,你可以跟我們一樣飛。」牠試著鼓動翅膀,就真的飛起來,從此以為牠脫離雞的生活,和老鷹同伴在天空飛翔。
這是個寓言故事,所以我們就沒去追究這故事的合理性。這故事至少有一個不合理的地方,就是:相信大部份的人都知道老鷹怎樣訓練小鷹飛翔的方法。小鷹不是到了一個年歲,就自動會飛;牠們要經過老鷹的訓練。這隻從小就自認是雞的鷹,怎麼可能鼓動翅膀就能夠飛起來?
有一句成語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在維基百科找到它的典故。
中國春秋時代,楚國國君莊王於主前613年 登基。登基後,沉迷於聲色,疏忽政事,並下令不得進諫,凡進諫者「殺無赦」。有一天大臣伍舉請教他說,楚國境內高地有一隻大鳥,棲息在木頭上三年,不飛也不鳴。不知是什麼鳥。莊王知道伍舉在說他,就回答說,這隻大鳥三年不飛,一飛則沖天;三年不鳴,一鳴則驚人。說完,莊王依舊耽於宴樂,不理國政。經過了好 幾個月,蘇從冒死進諫,莊王聽進去了,勤奮治國,任用賢能。楚國的國勢日漸強盛。
在主前611年,就是莊王憤發圖強的那一年,先後討代庸、麋、宋、舒、陳、鄭等國;主前606年,討代陸渾的外族,兵進入洛水旁,在洛陽向周王陳兵示威;主前597年擊敗強國晉國。主前594年,就是莊王在位20年,列國會師於楚,擁立楚莊王為霸主。
從在位第三年到在位20年成為中原霸主的,楚莊王費了17年的心血纔達成他人生的最大的事業。
所以呢?從受洗到生命有顯著的改變需要一段長的期間。至於多長,則因人而異。從楚莊王的故事,我們在楚莊王的身上看見自己的影子。楚莊王回答伍舉說那隻大鳥「三年不飛,一飛則沖天;三年不鳴,一鳴則驚人」之後還沉迷了好幾個月。我們在受洗之後,還有一段期間沉迷在過去的壞習慣裡,被壞的習性控制著。大部份的基督徒到現在還被壞的習性控制著。這一系列的講道,就是要和大家一起來探討怎樣斬斷壞習性的捆綁。而斬斷壞習性的捆綁,除了強迫自己遠離壞習性之外,還得養成相對的好習性來替代。
首先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些關於愛的不好習性,當中有:沒有界限的愛、有條件的愛、恨、冷漠…
●沒有界限的愛
什麼叫「沒有界限的愛」呢?就是:不問是非的犧牲。愛一個人可以愛到不問是非,只要讓他高興,縱使上刀山下油鍋,縱使傷害社會大眾,也在所不辭。那種愛,就是「不問是非的愛」。
我們給自己的愛,通常是這種愛。明明知道暴飲暴食不好;但體貼自己的嘴吧。明明知道要多運動;但體貼自己的身體。明明知道機車排放廢氣污染空氣;但體貼自己的方便,就是不把機車牽去給人調整。這種「明明知道」卻「偏去做」或「偏不做」,就是「沒有界限的愛」。
不少父母給孩子的愛,是這種愛,通稱溺愛。明明知道打人不對;但為了讓孩子可以避免受罰,硬說別人不對。明明知道不能再給他錢揮霍;但怕孩子吃苦,就一給再給,連棺材本都給他。明明知道孩子不用功,卻說老師不會教。
不少人給情人的愛,也是這種愛,通稱迷戀。有人為了讓男朋友創業,不惜把積蓄借給他;等他把錢揮霍掉,又想東山再起,就不惜挪用公款。有人為了滿足女朋友的虛榮心,時常出入精品店、百貨公司、高級餐廳,把信用卡刷爆。明明期未考已經近了,好幾科有可能會被當,還替男朋友準備申請學校的資料。…
前幾天纔在一本書上讀到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一直夢想到某個遙遠的地方去發展,可惜沒有足夠的旅費。有一天,他接到一封信,裡面有一張船票,上面標明的地點就是他要去的地方。因為住的地方離港口有一段路程,那人就趕緊收拾就出發。趕啊趕啊,他來到一座橋。過橋時,迎面有一個人走過來,身上捆著麻繩。他覺得很奇怪,正想問為什麼的時候,那人把繩子的一頭交給他,說:「拿著!」他就伸手去拿,又看見那人往橋下跳。他緊緊握住繩子,免得繩子脫落。他大聲喊,「你在幹什麼?趕快上來,我要搭船,快來不及了。」橋下那人說:「你不能放手,你一放手,我就掉下去,穩死的。」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船就快要開了,如果沒搭上那艘船,他以後就沒機會到那地方發展,想到這兒,他趕緊對橋下的人說:「拜託!拜託!我的船快要開了。麻煩你爬起來,好不好?」橋下那人說:「你不能放手,你一放手,我就掉下去,穩死的。你不會見死不救吧?」怎麼這樣,他就看看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讓他把繩子綁上的,沒有;再看看有沒有人從那兒經過,也沒有。怎麼辦?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他確定自己已經趕不上那艘船,可是他也不能一輩子待在那兒啊。於是他跟橋下那人說,「你自己要做決定,是要爬上來,或是掉下去?」橋下那人哀求說:「你不能放手,你一放手,我就掉下去,穩死的。你不會見死不救吧。」他等了一會兒,看那人沒有爬上來的跡象,就說:「那我尊重你的決定。」手一放,橋下那人就掉下去。他掉頭就走,回自己住的地方去。
我們可以愛到不求回報,但絕不能愛到沒有界限,絕不能愛到不問是非。
●有條件的愛
有條件的愛,是交易的愛,是買賣的愛。你要給我什麼,我就愛你;如果你不能給我那樣或那些我想要的,我就不能再愛你了。在我們周遭有太多這樣的愛。親子之間、情人之間、夫婦之間、朋友之間、同事之間、同學之間…這樣的愛處處可見。所以為了得到人的愛,我們就把自己弄成可以愛的樣子,好得著別人的愛。雖然得到了愛,但我們心底知道哪天條件不見了,愛也就不見了,那些愛我們的人就會離開,不再愛了。因此我們學會一定要擁有被愛的條件,哪怕失去了那些條件,也要 假裝擁有那些條件。
其實我們自己心知肚明,有條件的愛根本不是愛,而是交易,而是買賣。今天我用我的條件去換取你的愛,明天我用我的愛去換取我要的東西。只要條件沒有了,愛也沒有了。真正的愛是沒有條件,不求回報的。真正的愛,只是因為我有你缺少又需要的東西,又因為我可以給,所以我就把那東西給你。
●錯愛
什麼叫錯愛?我有你缺少又需要的東西,我誤以為可以給,所以我就把那東西給你。無論在職場或在學校,帥哥美女總是可以得到特別的寬容或優惠。這種寬容、優惠就是錯愛。剛才討論的沒有界限的愛,就是屬於錯愛。
另外一種錯愛,就是:我誤以為我有你缺少又需要的東西,因為我可以給你,所以我就那東西給你。馬大很愛耶穌,她想讓耶穌吃一頓豐盛的晚餐,所以她忙進忙出的。她萬萬沒想到耶穌最想要的,不是吃大餐,而是心靈的交流。也就是說,馬大很愛耶穌,可是卻用錯的方式表達她的愛。我們常在教會的服事上扮演馬大的角色,誤以為多做一些事工就可以讓上主高興。其實上主更想要的是你把心放進他的心裡,也讓上主把他的心放進你的心裡。或許你會很高興說,讚!以後我可以放掉許多累人的服事,每天都在上主面前讀經、禱告、默想。
不是這樣子的。當你的心和上主的心連結在一塊兒之後,你就更知道他要你做什麼,你就會更心甘情願、不求回報地為上主多做一些。那時你決不會因為別人不幫你什麼而埋怨,像馬大埋怨馬利亞一樣。
●恨
恨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而那個愛是交易,是買賣。我愛你,就是想要從你那兒得著什麼;我以為我愛你更多,你應該給我更多;可是,你卻不肯給我,我的心受到傷害;你既然這樣傷害我,我要報復,讓你也嚐嚐受傷的滋味是什麼。情殺,就是這樣發生的。曾經有個凶手在人家問他說,你為什麼殺她?他說:因為我太愛她了。
恨不是沒有愛,沒有愛不會恨。
●沒有愛叫冷漠,事不關己
古人說:「哀莫大於心死。」心一死,什麼感覺都沒有。有不少戀愛中的人喜歡耍些手段讓愛人吃醋,激起他更多的愛意。不少教人談戀愛的專家或書本也是這麼說的。但我勸你不要,讓愛人吃醋,就像搖晃一杯裝著水的杯子。因為杯子不是透明的,你不知道裡面有沒有水,所以就搖晃它,看有沒有水溢出來。但你要知道,水溢出來,杯子裡的水就少了。就因為水少了,下次你就得用更激烈的搖晃纔能證明裡面有水。你一而再,再而三玩這把戲,等把杯子裡的水都溢光了之後,你無論用多大的力氣搖晃杯子,你都看不見任何的水了。讓愛人吃醋就是這樣子,起先只要做出程度很輕微的背叛或嫌棄,就會引起對方強烈的反應;下一次,就得做出更強烈一些的背叛或嫌棄,纔可以引起同等強度的反應;再下一次,就得做出更更強烈的剌激;到最後,他會說,「我為什麼要忍受你這般的虐待,不要總可以吧。」
同樣的道理,不少人因為不斷地受到傷害,心中的愛就不見了。即使看見有人受傷、有人家破人亡,心也不會痛,因為他的心已經死了,愛不見了。
信耶穌、受洗之後,那不見的愛又回來了。只是他習慣對任何事、對任何人都漠不關心,不理不睬。所以他還是沒辦法愛。或者他還習慣愛是要求代價的,愛是有條件的,所以當他要付出愛的時候,他會想我能得到什麼好處?如果愛到極深處,對方卻不願意支付代價,於是我們還是會恨。
要除掉壞習慣的最好是養成好的習慣來取代之。我們要怎樣養成沒有條件地去愛一個人人呢?
●欣賞
人是情緒的動物,對一位有好感的人就會有愛。要對一個人產生好感,有一個方式,就是:找出他的優點、善行。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即使很少;每一個人都有做好事,即使罕見。憑著這個信念,在接觸時多留意;總會讓你發現優點,看見善行。記得和他分享你的觀察,他會讓你看見更多的善行,他會讓你發現更多的優點。於是你對這個人的好感指數愈來愈高,你對這個人的關心程度就愈來愈強。有了關心,愛就出來了。
●感恩
如果我們把別人做在我們身上的善行視為理所當然的話,你會對他有更多的要求、更多的期待,如果他達不到你的要求,如果他無法滿足你的要求,你就會覺得受傷。受了傷,你就不可能無條件地愛他。求上主讓我們看見別人做在我們身上的善行是他給我們的恩惠,教我們從心底感謝他;這感謝自然會引發好感。有了感謝,一定要找機會向那人表達,他會讓你看見更多的恩惠。一樣地,你對這個人的好感指數愈來愈高,你對這個的關心程度就愈來愈強。有了關心,愛就出來了。
●調整
在關心一個人之前,因著習性,我們會和以前一樣,問自己:「他能給我什麼好處?」或「這可以帶給我什麼好處?」發現自己這樣問的時候,就告訴自己說,不是他能給我什麼好處,我纔關心他,而是因為我正好有,他又有需要,我又能給他,所以我就可以給他。藉著這樣的調整,我們就漸漸地不會再去考慮到對方的條件,而是問自己有沒有可以幫助那人的?是不是適合去幫助那人?
當我們在意別人沒有給出我們所期待的東西或反應時,就問自己,當時我幫助他,是毫無條件,為什麼我期待他給我這些東西?或問自己:如果我的愛是無條件的話,現在他拒絕有什麼不對呢?或問自己:我期待他有這樣的反應或那樣的行動合理嗎?
●練習
人家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你要讓冰山融解,也非一天就可以達到。同樣地,一個已經有二十年、三十年或四、五十年歷史的習慣,怎麼可能在一夕之間,喊改就改,喊不見就不見。因此我們要一再地調整,不斷地練習,養成不求回報、有界限的愛。
弟兄姊妹:
有一個方法可以使我們更容易去愛人,就是在耶穌基督裡找到喜樂和滿足。想想看,如有你有一水庫的水,你會不捨得把一瓶水送給人嗎?在耶穌基督裡找到喜樂和滿足之後,還會計較別人對你怎樣嗎?想想看什麼樣的人比較不容易計較?熱戀中的情人是其中的一個。中了樂透的人也是。當耶穌成了你最愛慕的,他就會除去你的計較、私心,並賜給你智慧,教你如何地愛人,不會迷戀,不會溺愛,也不會失去自由。
願主耶穌成為你最愛慕的,願你在主耶穌裡找到喜樂和滿足。

主後2009年8月30日台語講章(請用台語讀)

講題:羨慕善工-長老
經文:提摩太前書31-7
弟兄姊妹:平安!
教會預定於九月13日 主日禮拜中舉行下一次的長執改選。在選舉的時,總有一些人會問這個問題-我欲選什麼人?關係長執候選人的資格,法規有規定;但滿足這個規定的兄姊未少,所 以咱會問選什麼人較好?在《使徒行傳》有記載,初代教會的選一個人來遞補加略人猶大放棄的職位,咱有看見使徒先設一個界限(門檻),然後大家推選二個人,又用拈鬮的方法選出其中的一個。這個拈鬮,就是乎上主的旨意顯於在這個選舉的頂面。
照法規,咱用投票的方法來尋求上主的心意,乎上主所定著的兄姊成作咱的長老、執事。但在投票的進前一、二禮拜,咱需要安靜於上主的面前,求祂乎咱看見許個他定著的人。今仔日講道的目的,就是欲乎咱明白成作長執候選人有什麼資格。通過諸個資格,咱尋找的範圍就會縮小。
倒底長老有什麼資格?
咱來看保羅安怎指導提摩太?
保羅在《提摩太前書》31節 安爾講:「『人若欣慕監督的職,他是益著好的工。』這句話是真實。」監督是指長老的職務的稱呼,長老是監督的身份。一個人若欣慕得著監督這個職份,是的追求更較多的服事。這句話-「人若欣慕監督的職,他是益著好的工」在當時教會界的流傳,保羅加提摩太講是句話是真實,也就是「真的」、「對的」。
保羅接續安爾講:「所以做監督的,應該著無可嫌。」勸勉眾兄姊是長老的職份,如果他若無行於正,許個受指正的一定會反問他講:「你有什麼資格責備我,要刮別人的鬍子,先把自己的鬍子刮乾淨。」
倒底作長老要安怎無可嫌?
作一個婦仁人的丈夫:基督徒的婚姻是一夫一婦。第一對的夫婦是亞當與夏娃,一男一女。人的肋骨有足多支,為什麼上主單單拿一支耳?在性開放的世代,這個條件就特別重要。信徒若搞外遇、劈腳都未當有好的見證,何況是長老?
呣可好酒:基督徒豈未得可飲酒?在加拿的婚筵,咱看見耶穌用水變作酒。如果上主禁止人飲酒,耶穌用水變酒就是害人犯罪。保羅不是講未得可飲酒,是講,呣可好酒,就是不可給酒綁的。現時政府提倡-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警察不時會在路旁臨檢,測酒精指數,超過標準的,就用「公共危險罪」送法辦。既然有這條交通罰則,即使很想喝酒,就是約束自己不是開車不喝酒,就是喝酒不開車。《傳道書》講:「天下萬般攏有他的期,萬項事攏有它的時。」在未使飲酒的場合或時機,就約束自己不可飲。長老要做會友的模範,呣可好酒。
守 己:守自己的本分。在生活中,咱有一些身份,親像囝仔的爸爸、媽媽,親像太太的翁婿抑是翁婿的太太,親像公司的頭家、主管或是員工,親像教會的長執或信徒…等等。有一個身份攏帶來或是大或是小的責任,作人上根本的道理,就是做啥親像啥,作老父的要有老父的款,作太太的要將太太角色扮演乎它好勢,作頭家的要有頭家的款,作員工的要將他的工作做乎它好勢…。如果一個人在家庭或是在職場不能將自己的角色扮演好勢,將來作長老,也無可能將他的角色做乎它好勢。
端正:無歪行,照規矩來。教會外的人目睛金金的找空隙來褻瀆上主、攻擊教會,信徒的歹行為都會許個人大做文章,何況是作長老的。
好款待出外人:創世記有記載亞伯拉罕招待三個出外人。這三個中間有一位是至高上主。他來就是欲滅罪惡的城所多瑪與蛾摩拉,就因為亞伯拉罕的代求,上主派天使將羅得,就是亞伯拉罕的孫子,的全家,從所多瑪城救出來。這個傳統留傳到初代教會。而且初世紀巴勒斯坦的客館呣若無多,又窄小,又衞生不是概好,而且有未 少是黑店。所以招待 出外人成作嫷的記號。作長老的要留落好的模樣乎信徒學,所以「好款待出外人」成作長老的一個條件。現時的旅社、飯店非常發達,出外人住旅社、飯店有時會比住於人家較方便。但是出外人到一個生疏的所在,總有他不知影的代誌。咱應該找機會問伊有什麼需要逗相共的否。若是咱做會到,就盡所會的加他逗相共。
善教示:長老有牧養的職責。牧養不若關心他肉體的欠缺,也著關心他心靈的需要。上主話命的話是人腳前的燈、路上的光。當兄姊失迷,行於歪行的時,作長老的著要用上主的話指出他的不對,並指示他去行對的路;當兄姊苦痛、失志的時,作長老的著要用上主的話安慰他,激勵他。
善教示,無抵抵要去讀神學院;但一定要每日讀聖經、一定要常常祈禱,一定要殷勤參加聚會。人若無和上主親近,就呣知持時纔是妥當的時陣,哪一段經文纔是合用的。又教示不是卸人的面子,是用疼講誠實話,有疼都會顧著別人的面子;若呣是必要,都未四處宣揚人的過失。疼的教示,不是出於我比你較四正、比你較善、較好的心態,是出於憐憫-你我攏是人,今仔日我無犯錯,干若是因為我無遇著。
無因為酒起事:為什麼飲酒未使駛車?因為酒精的關係,人的反應會變較慢,容易發生事故。因為酒精的關係,人較未顧前顧後,平常時不敢做的,飲酒了後都敢做;平常時不敢講的,飲酒了後攏傾傾出來。新聞曾報導講一對好朋友的飲酒,了後都大細聲,接續其中一個走去灶跤拿菜刀,將好朋友pub死。
無打人:若用現代人的話語來講,都是無暴力傾向的人。有一些人,khah未著都欲和人車拚;有一些人,他未起腳動手,但是他所講的話偌親像利刀一樣的刮你的心,殺你的肉;又有一些人,他不曾和人車併,但是他都是有辦法引起別人的車拚。這款製造混亂、製造紛爭、製造傷害的,在什麼所在,彼所在就成作戰場。這種人實在無適合作教會的領導者。
著溫柔
什麼叫做溫柔?會得可用泡泡糖來比併。泡泡糖是安怎吃法?你會使嚼,但是未使吞過去。溫柔,都是用寬容、吞忍對待傷害他的人;但是若超過限度,就起來拒絕繼續受害。在查某人的身上常常看見「溫柔」的特質,她的乾甫人安怎對待她,她攏忍受,期待他會變好;但是她的乾甫人若太超過,親像外面吃查某,或是侮辱她的後頭厝,她就絕然放棄婚姻。不過她的乾甫人若傷著伊的囝仔,她就加他大車拼。耶穌是世上上溫柔的人,他對待許個弱勢的非常寬容,親像以賽亞書所講的,「受傷的蘆葦,他無揭折;欲熄的燈火,他無打熄」(賽42:3)但是對於宗教領袖和聖殿當局就非常嚴厲抵敵伊,在清氣聖殿的過程中,咱可看見這個。
作長老的,應該有耶穌的款式,該然吞忍、寬容的時,就顯現溫柔;該然受氣的時,就要顯現勇氣和正義。
無相爭
《詩篇》133篇安爾講:看啊,兄弟和好相與企起,是何等的好,何等的安樂。…因為在許耶和華有定著賜福,就是永遠的活命。登山寶訓有記載耶穌關係八福的教示,其中一個是「乎人和平的人有福氣!因為伊欲稱作上主的子。」(太5:9)耶穌的新的誡命安爾講:「你宜相疼…尒若相疼,眾人欲從安爾知尒是我的學生。」(約13:34f
相爭的人未得可活出嫷的見證,未得可留落好的模樣。當然無適合作長老。
11無貪財
關係貪財,保羅曾安爾教示提摩太講:「若是敬虔兼知足就是大利路…獨獨許個想欲多多發財的,就陷落迷惑與羅網以及多多戇戇有損害的私慾。因為貪財是萬惡的根源。有人戀慕它,就受迷惑來離開道理,用多多艱苦自己剌鑿。」(提前6:6f)不若貪財是萬惡的根源,既若貪攏是萬惡的根源。有人貪財,有人貪色,有人貪名,有人貪權,有人沈迷於跮踱物仔,諸個攏會乎人受迷惑來離開道理。
12善整齊自己的家,用端莊乎子兒順服:
作長老的應該留落好的模樣來學,若無,他欲安怎在教會留落好的模樣給信徒來學?自古以來,人總是安爾講:「養不教,父之過。」父母若不肯教養自己的囝仔,實在無好的見證。但是「歹竹會出好筍,好竹也會出歹筍」。有些時候,咱未使用一個人的兒女來論斷一個人的信仰。不過咱要查驗,他是不是有在厝裡留落好的模樣?初世紀,老父對囝仔有極大的權柄,所以老父信耶穌,囝仔就隨他來信耶穌。囝仔若不信,就是表示老父無盡到作老父的責任來給囝仔降服。但是這時陣無同,強調個人,每一個人對自己的信仰有自主權,老父信耶穌,囝仔不抵抵要信。以前有要求長老的資格是要全家信主,但是現時咱不能用這個來解釋保羅所講的「善整齊自己的家」。如果有人的家庭出不信的囝仔或是歹德行的囝仔,咱要詳細去瞭解,他的囝仔的不信是出自囝仔的硬心抑是父母無見證?他的囝仔的歹德行是出自囝仔的不受教抑是父母留落歹的模樣給他有樣看樣?
在這12個條件以外,保羅講初入教的不可乎他作長老。教會法規有規定必須要作執事二任(八年)了後纔會得可受選。為什麼初入教的無適合作長老?
人的信仰總是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纔知是真的抑是假的,總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纔會得可知他的本性、個性與行踏,親像俗語所講的:「日久見人心」。若無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和觀察,就選他作長老,日後若有什麼壞所行在教會或社會,就成作未信者攻擊教會、褻漬上主的藉口。
初入教會就被選作長老,容易有驕傲的心,講:就因為我善,我敬虔,我有恩膏,纔會被選作長老。到尾不但看輕兄弟姊妹,也悔慢上主。
看諸個條件,我相信有未少人心內會想,「條件許爾多,標準許爾高,我怎有資格作長老。」
講實在,我也不敢講我有資格。不過咱要知,上主給咱的標準總是超高的標準,要咱每一個人不斷追求靈命的更新,向這個超高的標準來努力。
豈採你會問:「安爾,我欲安怎選?」
我有一個建議,就是將長老候選人排名。彼個,你感覺,上符合聖經所記載的,將他排於第一;彼個第二符合的排於第二。親像安爾排七名。然後問上主講:「我欲選這七個,你有什麼意見?」然後等候上主的指示,看他安怎講。他若講安爾都好,就安爾都好;如果你講要調整,就是乎你想起某一個候選人也未鄙,比前七名中的幾個較好。你都做調整。然後再為著這代誌來來禱告。
我相信這次長老候選人中間也有人泏得等:我若被人選著下一屆長老欲安怎?你著要相信:你被選到是上主藉著兄姊的投票來表明他的揀選。既然他揀選你,你若甘願給他來差用,他的確會將夠額用的恩賜與才能賞賜給你。如果你感覺自己未堪得,就要又較要和上主相親近,相交陪。藉著讀經、祈禱和默想,和主交陪,他都欲更 新你的靈命。
兄弟姊妹:
保羅講:「人若欣慕監督的職,他是益著好的工。」這句話是真實的,是千真萬確的。咱若有心回報上主的恩惠,作長老是一條不至好的方法。

Follo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