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13, 2010

主後2010年12月5日台語主日禮拜

講題:你全然棄掉我們嗎?
經文:耶利米書14章19-22節
信息:(請用台語閱讀)
前言:
弟兄姊妹:平安!
  今仔日是待降節的第二主日,教會所訂的主題是求告。
啟:
  因為天時地利人和,大衛王朝是以色列民族在宗教上、政治上上強盛的朝代。在大衛做王的時代,彌賽亞的觀念漸漸形成。大衛有心欲為上主起殿,上主不准他,但是應許他的後裔欲做王到萬世代。自從這個國家分做南北兩國了後,國家漸漸衰微,無論在政治上和在宗教上。彌賽亞救世主的期待愈來愈浮現在以色列民眾的心中,特別是受著外族的欺負的時,這個期待特別強烈,這個期待會催迫人迫切向上主求討,求上主差遣彌賽亞救世主來地面上,拯救伊脫離外族強暴的手。
承:
  「求就得著」的心理就在咱人的心中。受著凌虐的以色列人,因為是上主從萬國萬族中間揀選的,就會認為上主會因為伊的關係特別照顧伊,只要伊求,上主就欲給伊。或是因為伊已經真心懺悔認罪,上主應該收回他攻擊的手,將伊從許個凌辱中拉出來。但是伊所遇的經歷通常不是安爾。上主好親像不睬伊,導致在許個求叫的人的心有這款的聲,「你一盡棄捨阮嗎?」
  《耶利米書》14章19-22節是一個典型的例。
  這段是一篇的祈禱文,它的背景是:猶大人悖逆上主,放蕩作歹。上主決意欲刑罰伊,並命令耶利米不可為他代禱。上主通過耶利米對伊猶大人講起將來欲發生的代誌,一開始猶大人欲遇著飢荒,續接都是刀劍與瘟疫。從諸個災難,猶大人意識到上主的受氣和自己的罪,就離開彼個歹;但是因為上主決意欲刑罰伊,所以災難並無因為伊的離開歹來停止。就因為災難好親像無停止的一日,所以猶大人埋怨上主講:
  「你一盡棄捨猶大嗎?你的心厭惡錫安嗎?」-諸個災難一個續接一個,到路尾猶大人會死到無半個。所以伊問上主,你欲刑罰到持時?若又繼續落去,阮一定會死到無半個。豈講你欲剿滅阮所有的猶大人?你豈厭惡阮到這個程度?
  「啥事打阮,亦無可得著醫治?阮向望平安,亦無有福氣;向望醫治的機會,無打算遇著驚惶。」-人受傷總向望得到治療,卻得著驚惶;人遇著災難總向望有平安,卻無福氣脫離災難。人總向望「心想事成」-心有安怎的向望,無偌久,彼個向望就實現。但是彼當時的猶大人卻是「心想事不成」。
  「耶和華啊,阮認自己的罪惡,與阮的列祖的罪過,因為阮得罪你。」-起頭猶大人意識著刑罰是伊的罪惡所引起的,就承認伊有罪;但是看見災難並沒因為伊的認罪就停止,伊就認為刑罰的發生,不若是伊的罪惡所引起的,伊的列祖犯罪是另外一個原因,所以伊也替伊的列祖承認自己有罪。可惜,諸個災難猶原繼續啲進行。
  「求你因為你的名的緣故,莫得厭惡阮,莫得凌辱你榮光的寶座。」
  「榮光的寶座」就是耶路撒冷城。如果承認自己有罪,又替自己列祖承認有罪,尚不得可使上主滿意來停止刑罰,猶大人意識著一定尚有什麼伊不知的原因,使上主不肯停止刑罰猶大人。伊就求上主為著自己的名受著外邦人的凌辱,不可厭惡伊,也不可凌辱聖殿的所在-耶路撒冷城。一旦外族攻入耶路撒冷城,一定會衝入聖殿搶奪裡面的金銀財寶,這就是伊所講的-「凌辱你榮光的寶座」;攻入耶路撒冷城的外族也一定會凌辱住於城內的猶大人,人就欲講上主無才調保護猶大人,安爾上主的聖名都受到凌辱。
  猶大人又驚萬不一上主因為厭惡猶大人,無顧他的聖名和他的聖殿受著外族的褻瀆,繼續刑罰猶大人,只好求上主追念他和伊所立的約-「求你追念,莫得背你與阮所立的約。」可惜,上主無因為安爾來停止刑罰。到這時,猶大人纔發現自己已經積聚偌爾深的罪惡,惹上主偌爾多的受氣,都認份,祈禱講:
  外邦無影跡的神明,有一個會落雨嗎?天會自己落大雨嗎?耶和華-阮的上帝啊,會安爾的豈不是你嗎?所以阮猶原欲等候你,因為這攏是你所做的。
  猶大人承認伊所有的福份攏是從上主來的,所以伊甘願承受刑罰,也欲等候上主的憐憫,縮回他的手,停止他的攻擊。
轉:
  今仔日的經文對咱有什麼款的教示?
和:
  豈採在這個時,咱自己正在承受真大的苦難,豈採是病痛一直無得著醫治,豈採是家庭的經濟發生問題,豈採是人際關係出了問題,受著極大的委屈。咱承認咱的罪,也離開許個歹,但是咱的苦難猶原在著;咱下願,盼望上主救咱脫離苦難,但是上主好親像不睬咱。魔鬼定定在咱的耳孔邊的勸咱,講:「這款的上主,你豈欲又信?不曾遇見親像你即爾how呆的。」
  在這個時,咱千萬不可放棄咱的信仰,千萬不可離開咱的上主,因為咱一切的福份攏是從上主許來的。咱千萬要會記得,基督教信仰不是交易的信仰-「上主您答應將來給我這個那個,此時,我就尊你做主,聽從你的話;如果將來你無照約定的給我這個那個,我就欲離開你,找另外一個會得可給我這個彼個的」。基督教信仰是感恩的信仰-「上主你過去即爾疼我,給我這個彼個,所以此時,我欲尊你做主,順從你的旨意;就算將來你無給我什麼,我猶原尊你做主」。
  咱千萬要會記得基督教的信仰,不是交易的信仰,是感恩的信仰。
  哈巴谷先知與耶利米先知是同時代的人。起頭哈巴谷埋怨上主,為著猶大人無因為罪孽的緣故受刑罰。後來哈巴谷埋怨上主,為著猶大人受著巴比倫人過份的凌辱。在他祈禱的路尾,咱又可發現基督教信仰的另一個本質,就是盼望的信仰。
  他安爾祈禱:(哈3:17f, 1039)
  我聽見我的心腸攪絞,為著彼個聲(都是對敵戰馬、戰車闖來闖去的聲與敵軍大聲喊喝的聲),我的嘴唇kheh-kheh-tio(喀喀抖),骨骸朽壞(都是人驚兮欲un落去);我於我的所在愕愕惙。我只有恬恬等候災難的日到,侵犯境內的百姓(都是巴比倫軍隊)上來。
  諸個話是在描寫他驚惶的心情。然後他又安爾講:
  雖然無花果樹無發樣,葡萄樹無結果子,橄欖樹也無收成,田園無出五穀,廄內無並隻羊,牛廄也無牛;
  諸個話是在講彼當時猶大人物質生活的欠缺。然後他又安爾祈禱講:
  我尚且欲因為耶和華來歡喜,因為救我的上帝來快樂。主耶和華是我的氣力;他使我的腳親像鹿母,復使我行於我高的所在。
  鹿母欲倒轉去照顧它的鹿仔子的時,它的腳是偌爾有力,它的速度是偌爾快。哈巴谷先知在猶大人所面臨的苦境中有這個盼望,都是伊有夠額的勇氣去面對這個苦境,伊有夠額的氣力去承受這個苦難。
  親像保羅所傳授的,咱在盼望的,不是看會著,是彼個看未著的。他安爾講:「所以,阮無餒志。阮的外體雖然敗壞,若是阮的內心日日換新。因為阮目眨久輕輕的艱苦,是共阮成上等上、永遠的大榮光。因為阮呣是看於所會看見的,是看於所未看見的;因為所會看見的是暫時,所未看見的是永遠。」(林後4:16f, 205)
結論:
弟兄姊妹:
  咱的信仰不是交易的信仰-你答應給我啥咪,我就信你;你若無照約定行,我就欲離開你,去信別的神。
  咱的信仰應該是感恩的信仰-過去你即爾疼我,所以我信你,尊你做大;就算以後,你無給我啥咪,我猶原信你。
  咱的信仰也是感恩的信仰-無論現時我所遇著的是什麼款的境遇,我攏欲信你,依靠你。

No comments:

Followers